至今乡土尽风流
——从央视纪录片《天下第一团》看稀有剧种与时代的共振
当用后嗓演唱的“嗨嗨腔”,在斑驳沧桑的长城下唱响,“雁北耍孩儿”这个戏曲的剧种“活化石”,绵延着金元北曲的声韵曲律,一改长期以来驻足晋北的苦寒印象,让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塞外风骨,增加了浓烈炽热的时尚气质。
这段时长20分钟的纪录片,是中央电视台稀有剧种纪录片《天下第一团》的第一集。纪录片致力于在生长稀有剧种的乡土中,寻找它的文化根脉,并将其与时代的共振,呈现在观众面前。
今天所谓的“稀有”,对于戏曲而言,包括着两层含义。
一则是“珍稀”之“稀”。中国戏曲剧种在2017年完成全国普查,至今保存着348个活态剧种和木偶、皮影两种传统戏剧形态,每个剧种有其独立的文化个性和艺术特征,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稀世之珍,都是戏曲艺术宝库中的至重之宝。因此,每一个剧种之于中华文明的整体结构,都具有剧种唯一的文化基因,都具有“一个都不能少”的珍贵属性。
一则是“稀少”之“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格局中,整体上偏于弱势,特别是在多元娱乐审美空间中,传统戏曲的生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除了四五十种活力尚存的剧种仍然保持着比较旺盛的传承发展态势外,大多数戏曲剧种驻足乡土社区,发展局限于基层一隅,甚至更多的剧种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在全国戏曲剧种普查统计中,在241个拥有国有院团的剧种中,有121个剧种仅有一个国有院团,号称“天下第一团”;此外有107个剧种仅有民营院团和民间班社,其中70个剧种仅有民间班社。这种最多仅靠一个国有院团传承的剧种面临最大的困境,即是艺术遗产随时都可能流散,其生存空间随时都在边缘化中走向衰微。
《天下第一团》聚焦在中国稀有戏曲剧种,既将镜头视角折向了中国戏曲不可替代的珍稀品质,也折向了承载这些剧种的地方文化,让散布在中国基层社会的这些剧种,在中国地理文化图谱中,标识出戏曲文化与地方社会相互依存的空间结构。纪录片从“声腔”“乡土”和“情感”三个维度,深度展现珍稀剧种至今鲜活的生命姿态。
声腔,是中国戏曲在音乐、唱腔上形成的腔调类别。戏曲从宋元之际因中国地理上的南北,而有南戏、北剧,南曲、北曲之别;因民族文化、地方语言、民间音乐和审美传统而有地域声腔之别,亦因社会群体、个体的创造而出现艺术流派之别。因此,戏曲声腔从宏观层面有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道情、秧歌、采茶、花鼓、花灯、滩簧等等,而从具体流传衍变的层面,声腔与不同的民族、族群,不同的地方曲调、地方审美相结合,在诗、乐、歌、舞的表达上形成各不相同的发展趋向,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声腔剧种。
应该说,每一个剧种都有其代表性的艺术经典,也最集中地反映在经典作品的代表性唱段。剧种的所有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实际上都凝结在具体的视听艺术片段中。《天下第一团》在每集的最后,选择剧种最具代表性的行当唱做片段,用声腔之美、表演之美、行当形象之美,凸显出剧种艺术的精粹之美,让观众以最直接的视听形式来了解认识剧种的本体艺术。
乡土,是中国戏曲剧种所依托的文化空间。戏曲是存在于观演关系中的艺术形态,是发展在社会群体互动中的文化形态。社会群体所构成的社区、聚落和文化生态,构成了戏曲传播发展的空间依凭。剧种因此而呈现出浓郁的乡土个性,展现着自然地理与人文理想彼此交织的文化印象,成为文化乡愁的渊薮,从而与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天下第一团》的主创敏锐地关注到稀有剧种及其传承群体广泛散布在中国基层社会,让镜头视角从大的自然地理,延伸到城镇乡村,延伸到特定的社区环境和生活环境,完整地突显出戏曲的外部空间。
特别是面对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图景,拍摄团队有意识地将秀美山川、风景名胜、传统聚落,乃至节日庆典、民俗风趣、社会礼仪,甚至社会群体、人物访谈、生活场面等等,与剧院团体和个人的戏曲活动结合起来,让观众清晰地感触到剧种的地方个性,在乡音乡韵中凸显剧种在今天的生存形式、发展现状和理想憧憬。
情感,是中国戏曲剧种传承创新的人文立场。戏曲的发展关键在人,尤其是稀有剧种依托着基层院团及其传续群体,往往是一个团、一批人决定着一个剧种的存亡继绝。他们对剧种的坚守与创造,标定了剧种在乡土空间、在艺术格局的情感温度、思想深度和人文厚度。《天下第一团》的主创者立足在“守护者视角”,通过具体的个人及其情感故事,或以情动人,或以趣悦人,或以事示人,用极具个性化的人和他的行动,让稀有剧种的守护者在具体特定的生活中,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思欢怨愁,让他们的情感直接联通在剧种在基层的生存境遇,真实地展示稀有剧种在边缘化的社会结构中,是如何靠着个人和群体的努力,如何靠着艺术与生活的彼此联通,真正张扬它最珍贵的艺术贡献和文化价值。
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故事,纪录片最终完成了对乡土文化、稀有剧种、地方风情、戏曲传统的礼赞,也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带着它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走进今天的时代和受众中。
作为首部聚焦稀有剧种的纪录片,《天下第一团》通过具体剧种的视角开掘,努力完成对剧种生态空间的完整呈现。而纪录片一部部地推动,构建成为中国戏曲兼顾南北、跨越东西的戏曲文化地理图谱,真正用影像呈现出中国戏曲剧种大观,张扬起中国戏曲历时既久的创造谱系、艺术传统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命脉,生动地展示今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的创作团队在推动这项戏曲剧种工程时,大量地巡游在基层田野,借助节目的制作、宣发、传播,充分地沟通各地政府企业、文化团体、社会团体,推动文旅、农贸、文创等工作的落地,既将戏曲文化在行走中推向普及,同时也和广泛的社会群体一起,真正融入到中国戏曲生生不息的发展进程中,真正地让从来不曾离开我们的乡土艺术尽显时代风流。这是中国戏曲的希望所在,当然更是民族文化的希望所在。
(作者: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