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观潮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
  • 《紫云英合唱团》:以诗意呵护乡村儿童成长(周建福 詹艾斌)

    《紫云英合唱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儿童的精神面貌,亦是积极书写乡村振兴、践行乡村美育的一次有意义的叙事探索。

    2023-11-27详情
  • 好的细节可以点亮全篇(颜同林)

    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细节上定乾坤,印证的恰恰是小说通过细节无限贴近生活和再现生活的姿态。

    2023-11-23详情
  • 《酷热的夏天》:为孩子们写就一部生命之书(汪政)

    李有干以他富于前瞻性的人文情怀、长期的文学积累和创新精神、周密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艺术表现,为孩子们写就了一部生命之书。

    2023-11-23详情
  • 基层写作当为文学攀高峰夯基垒台(姚祥)

    对基层作家来说,应该扬体验之长,写生活之变,铸文学之魂,以踩稳攀登文学高峰的每一个台阶。

    2023-11-20详情
  • 《地坤》的新乡土叙事:“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焦阳)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长篇小说《地坤》的新乡土叙事2023年第4期《十月·长篇小说》刊登了四川作家邹瑾的长篇小说《地坤》,小说以田野调查式的细微洞察,从高校青年学者程子寒下派风城县挂职徐徐展开,数十位形形色色的政、商、农、工人物悉数登场,展现了古南方丝绸之路与川藏茶马古道交汇处的昔日商贾重镇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生态。作品鲜活立体又性格迥异的人物塑造、危机四伏却峰回路转的情节铺排,呈现出复杂立体而多元

    2023-11-20详情
  • 写作的过程就是投入雪山大地的怀抱

    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有力笔触书写几代草原建设者接续奋斗的历程,以雄浑厚重的笔墨描绘了雪域草原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新时代,由传统走向现代之沧桑巨变的恢宏画卷,是青藏高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2023-11-16详情
  • 写出“象征一个时代”的诗(杨立元)

    新时代诗歌要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宣扬真善美,成为时代最强音、时代进行曲。

    2023-11-13详情
  • 推进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传承(黄晓娟)

    在民族文学研究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有助于汇聚民族智慧、彰显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各民族的磅礴伟力。

    2023-11-13详情
  • 《水调歌头》:记忆、虚构与无尽的讲述(汪政)

    从诗人理解的大运河的人文精神着眼,从这次主题性作品的书写性出发,确立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而在外观上又显得随性的诗性结构。

    2023-11-09详情
  • 基层写作的破圈之“道”(张慧瑜)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和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基层作家、基层文学的兴起本身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以文学为媒介、参与到文学的精神生产中。

    2023-11-09详情
  • 文学批评需保持独立的品格(杜李)

    作为文学批评者,我们的使命是保持严谨的学术精神,同时珍视人性与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让批评回归理性同时不失感性,让文学批评体现出专业化的素养,同时也收获职业化的尊严。

    2023-11-06详情
  • 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上的文学书写(岳凯华)

    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承担新的历史使命的新时代文学,需要以整体性视野广泛、深刻、有力地书写、呈现和体认基于基本国情所概括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

    2023-11-06详情
  • 散文集《月白如纸》:与山水人间共情(申霞艳)

    经由阅读,个体渺小的生命与大千世界勾连,与万物相通。纵使我们都被现实所困,心灵依然能乘想象的翅膀抵达远方,回眸历史,眺望未来。这也是《月白如纸》的意义所在。

    2023-11-02详情
  • 历史散文与历史随笔:带着温情与敬意,重寻文化之根(刘军)

    他们深入历史的细部,试图在裂痕、乱码、阴影、层层累积之下观照个人的际遇,并以此照见民族精神、人文气息的基本纹路。

    2023-10-30详情
  • 讲真话,更要讲道理(张燕玲)

    有效的批评是今天有难度的uedbet全球体育批评,成为批评家是否有艺术良知与担当精神的一个标识。

    2023-10-26详情
  • 故乡如明月照亮文学路

    故乡是人的心灵家园,那是确立你的人生基因的地方,是滋养你心灵成长的地方,它不仅是个地理标志,更是文化的认同、情感的所系和个人精神的标识。

    2023-10-26详情
  • 近年来文学批评的困境(洪治纲)

    绝大多数的文学批评,都是满足于对作品的文化阐释,文学批评本身的作用、影响,以及对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建构的能力,都越来越弱。

    2023-10-23详情
  • 读奚美娟散文集《独坐》有感:揭示演员“三度创作”的奥妙

    表演和写作都是一种抵达,抵达她自己的灵魂,经历一次次内心的对话,寻找美和有价值的人生,当奚美娟把自己40多年的创作经验,通过一种自由、随性、散漫的表达方式书写出来时,带给读者和专业工作者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独一份的!

    2023-10-23详情
  • 长篇小说《天地扬尘》:唯有真挚不可替代(卓今)

    《天地扬尘》跳出了把技术当艺术的窠臼,真挚地讲故事,真诚地对待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

    2023-10-19详情
  • “原浆散文”重视一手生活经验(何平)

    “原浆散文”倡导类似复活传统酿酒工艺,是文学事件,更是身体力行的文学行动。

    2023-10-16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