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靖:寻找美育抓手,以课程实施美育_理论前沿_政策理论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夏燕靖:寻找美育抓手,以课程实施美育

2020-12-24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夏燕靖 收藏

  (点击网页如上“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查看网络报道,链接为:http://art.cssn.cn/ysx/ysx_ysxll/202012/t20201221_5235062.shtml

 

  引言

  时下,美育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学界热议的话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随着世人对教育根本目的认知度的不断提升,教育以培养全面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的宗旨被广泛接受,进而清楚地表明,美育是实现教育宗旨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由之,便引出践行教育社会功能价值观的诚若,即“有美而文而诚若”,这是美育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与完善人格的真实体现。诚如我国古代教育典籍《学记》所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中华传播审美文化、启迪学生情智、帮助学生形成完善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的重任。可见,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缺一不可,更不能割裂。质言之,美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有机整体,需要全面准确地认识美育,努力寻求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2019年盛夏,教育部在北京举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会上对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规划做出具体部署,提出应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要求各个地方、各个院校都要因地制宜,推行的美育改革发展规划和政策细则,要符合各自的资源与特色,更加科学、系统地推动当地美育改革。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明确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重点是落实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曾特别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并且明确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培养合格公民多面性意识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对美育相关性的哲学思考也日益活跃起来。比如,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课堂,以美育的形式突出艺术情感的教育,以美化生活,以诗化人生,尤其是通过中外古今纵观比较,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性表现——礼乐文化,融入当代艺术审美教育之中,传承创新“礼乐精神”,进而凝练成中华民族情感情操的文明熏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育工作的推进在客观现实中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正面价值及意义,是逾越普通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而达至一种美好精神境界,真正体现美育养成的审美意识,是陶冶人的性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美育的这一重要功能作用,在中西方教育理念中均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可以说有许多与之不谋而合的思想和论述。诸如,孔子曰“君子不器”,即是强调通才培养。在元明清广泛推动的“社学”设教中,也积极主张“明理致用”“治学论世”等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比如,朱熹的“格物之论”到王夫之的“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惟质测为得之”。事实上,从东西方教育发展史来看,“全人教育”思想源自古希腊,可谓历史漫长,无论是教育思想内涵,还是教育教学的举措主张,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注重由此形成的博雅教育。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这“通识”与“博雅”教育之中培养身心和谐的“全人”,并依照教育学理论的阐释来贯彻其教育教学理念。进言之,“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主张借由教学过程来知晓每位学生的基本条件,同样关心其个人的性格志趣培养。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因材施教,达到激发其学习愿望,调动其钻研兴趣的目的。换言之,“全人教育”重点考察,或者说施教对象是“学生这群人”,施教内容包含“知、情、意、行”四层面,这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孔子明确提出的教育宗旨,即主张培养“君子”之道,乃是“全人教育”的具体实践。具体言之,要求多种技能与才艺合于一身,拥有理想人格的教育,教育的重心体现在“文、行、忠、信”诸方面,落实到教育课程上,则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可谓以课程教育的方式来塑造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人才。可见,“全人教育”理念的萌生,在中外教育史上均突出教育功能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并且注重考虑培养对象在心智、才能及体魄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是自古至今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更是中外教育家注重践行的教育理念的追求。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而在此之前,即1912年4月蔡元培还发表过《对于教育方针之我见》一文,在文中他竭力主张“五项教育”并举,强调“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即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体现出完整人格的教育。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之精粹,对我国近代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突出特点在于,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强调将公民道德教育作为中心,且德智体美诸分项和谐发展,这一教育体系是对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所做的根本性改革。从教育的长远视角来看,更是对人类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正确预判。在此基础上,蔡元培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以此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甚至将美育与宗教说教进行比较,归纳差异,认为“美育自由,宗教强制”,“美育进步,宗教保守”,“美育普及,宗教因其范围有限而具有狭隘性”,直至评判宗教与现代社会核心价值中的自由、民主、博爱、平等、人权等之间存有矛盾。相信蔡元培的这一教育思想理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和理解美育是有真切作用的,因为美育与德育、智育相统一,彼此相互促进。同时,德育也需要通过美育培育人的高尚的情感,“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美育可以激发人的精神活力,培养和调动人的想象力,对引发人的灵感、创造力有莫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古今中外教育历史长河中,“全人教育”思想始终居于教育的主流地位,针对这一教育思想的探索,能够为推动美育积累丰富的思想源泉。在当今形势下,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对于塑造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学校美育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得到推进,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如是而言,学校美育工作需要寻找抓手,以课程实施美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值得深思的问题

  确如上述,美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予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这一点大家耳熟能详。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的殷切期望,成为美育工作的指南。一年来,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院校在“加强新时代美育体系研究,打造集国内外顶尖人才于一体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力求把美的种子播撒在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中,使他们成为具有审美素养、高尚情操、美好心灵和创造活力的一代新人”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自然,在全面推动和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此,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解释说,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目前还存在着以艺术教育代替美育、以知识性和技能性的指标考核代替以美育人的陶冶过程等功利化、简单化倾向”。我国当下学校教育中美育师资尚有较大缺口,不仅因为新时代美育发展的形势所需,同样因为已有的师资数量不足。换言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程阶段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及其师资状况分析来看,都显示出美育师资从数量到结构上的短板。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上,借助美育加以弘扬是其必要措施,更是关键举措,这对于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展现我国现阶段美育工作特有的贡献与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样离不开美育师资的支撑。

  关于“美育学”学科设置与建设问题的讨论,本文暂且搁置,这里仅就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问题提出探讨。如专题报道《范迪安委员:加强“美育学”学科建设》中提及:“在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新形势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美育专业教师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已有的美育教师也急需美育专题培训,才能补齐学科知识短板,提升美育专业素养。”这道明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质——课程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离不开课程,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体现教育教学方针和实现教育教学意图的根本。那么,作为美育教学的场所,如何贯彻美育思想及实施美育课程呢?这就涉及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对这方面的举措,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明确提出,要切实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强调学校美育的五个“要”,其中就强调要改进美育教学,探索构建基本人文素养为基础、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并重的美育课程体系及培养机制。同时,要健全评价体系,对标新时代对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标准。应该说,这是至今关于学校美育工作最为明确且具权威性的阐述,表明学校美育的课程问题业已成为教育界、艺术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关注的重心,并逐步形成共识。况且,面对学校教育核心环节的这种认识,还将有助于美育课程建设。进言之,要落实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工作重点,非有相应的课程设置不可。这是因为课程是学生学习科目及学习进程安排的制度规约,课程更是实现教育目标最为关键的环节和渠道,课程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估等,作为课程设置规划,需要明确和落实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和辅导材料等诸多方面的实施规程,以此来完成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主张。然而,在过往较长时间里,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实施环节上,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也就是说,在教育方针层面上,美育作为“四育”内容之一被广泛提倡,可谓呼声极高,但在学校课程编制中,具体到学程学制上,则没有美育课程相应的组织形式存在。这就显现出问题,学校美育实施如果没有一个有计划的学程安排,或者说于美育没有相应的课程配套,那么,其教育教学活动如何进行?直接反映出的主要矛盾,便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以至教师、教材、教法如何选择等一系列教育教学问题都被搁置。再有一个认识问题,在讨论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时,从师资方面考虑的较多,而从学生角度考虑得较少,过往工作推进中只是一味强调教师在美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希望教学达到何种目的。相对来说,现在则需要同时考虑学生有可能接受的效应与目标。故而,美育课程设计,或者说美育课程大纲的编制,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目的性。比如,课程的知识起点及覆盖面的设计就需要深入探讨,这在当代教育理念目标预设中,也同样是突出针对接受者的考虑,即教育行为主体变了,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考虑,均离不开以课程为前提的思考。试想,如果学校美育工作中没有课程的位置,哪怕是隐性课程的真实存在,是难以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的。由之,问题便凸显出来。目前,学校教育中真正将美育作为课程列入的为数不多,即便是从事艺术教育的专业院校也很少有相应的专题课程配套开设,更不要说普通高校和中小学校,这多少带来推进美育教学的难处。质言之,如若没有课程作支撑,也就没有教育教学真正价值的体现,美育教学便是被悬置的空想问题。

  事实上,美育并非“不教而教”,而是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关涉养成教育的过程,其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大到“德知行”合一,小到趣味及思维习惯的养成。因而,就美育而言其实也是养成教育的一部分,这里有两项任务十分明确:一是从内心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以美育来健全人格,建立自我意识,培养和善和平的心理状态;二是通过养成教育促使自身美育修养的不断更新与提升,实现美育的终极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观。由此,学校美育工作不可能漫无目的,必定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以及美育自身的逻辑系统来设置课程,并按照课程要求实施培养,使学生得到真正的美育熏陶,最终完成美育各个阶段性的教学与培养工作。进言之,为保证美育课程系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其课程目标和具体课程内容都应当有具体的分类层级,即按照学程阶段来考虑,而作为学校美育更应该强调有一个比较适用的教学规程,并制定比较明确的美育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以及针对课程实施的评估标准等。与此同时,美育课程的教学还必须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当中,作为学校教育整体课程建设和教学评估的重要环节,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务求,也是对教育科学性进行保障的必要措施。诸如,要求教师的讲授内容要符合美育的科学性论断,切忌我行我素地随意发挥,而应由课程设计入手,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从认知美的情操、美的素养、美的品格、美的理想等诸方面开始,通过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作出阐释,最终完成关于如何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完整引导。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中应立足于本土,完整而充分地体现出中华美育思想的品行与特性,传导经典,讲授精要,提倡以中国哲学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和审美的养心境界,通过教育涵养出美育的人文性。如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极力主张的那样,“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自然,学校美育还有育人环境的考量,这也是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的关键,即以美育“显性”与“隐性”课程交互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将美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铺路。具体来说,校园环境本身就具有相对集中性,是培育良好人格的重要环境因素,不仅提供学生更多接受美育的机会,而且能推动学生情感活动的自由扩展,使之在审美感受中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具体教学教程中很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而双向交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校园环境中获得实现。换言之,校园环境能够帮助课堂之外的教育教学修正,因为一个真实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计划与设计进行,它有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情境性、突发性。再者,学生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角,如何有效地推动课程计划的实施,也绝不是教师一味地单方面输出,学生全盘接收即可实现的,而是根据课堂当下的现实情境彼此互动,相互调整,不断调适,而达到理想效应。故而,只有互动才能使师生双方都获得最大的交流效能,并激发彼此的创造性,这也是“课程创生”取向的一种尝试。有研究者归纳总结:这类课程有别于“按图索骥”照本宣科的教育教学方式,而突出“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进而显示出鲜明的课程创生取向的价值。诚如,教育学家钟启泉以生动比喻来解释此类课程之于创生过程的重要性:“教师的知识创生主要是在学校现场中通过复杂的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正如医生律师从病例和判例的案例中得到学习一样,教师也必须借助课程与教学、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从案例中学习。”

  据此,美育课程问题便被呈现出来,即我们倡导美育的重要性,其实也正是突出“全人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美育课程正是落实这样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试想一个没有课程的教育教学,其目标何以堪任!这就是美育在当下学校教育中仍然落此短板的缘由。况且,美育课程实施久拖不决,从不同的侧面也反映出美育工作在推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然,在倡导学校美育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而应该成为一种以审美能力为基础,展现出个人综合质素,并且关联着精神世界丰富性的教养培育,此等言论可以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美育”并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教育中一项基本的“育人”目标,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获得审美以及提升个人素养。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美育”看作是一个范围更加广阔的学科架构,这其中有融合德智体等其他学科的契机,也有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的发展趋势,甚至包含着科研和社会发展实践彼此影响的可能性。由之,可以看作是审美的开放教育,以形成全社会关注,并对学校美育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然而,这样的说法,听上去很有道理,却经不起深入推敲,其根本问题就在于抽掉了一项教育的根本——没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如何真正实施?也就是说,美育失去了一个关键的教育抓手。

  综上所述,学校是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场所,没有课程的美育如何实施?这样的设问并不奇怪,毕竟学校教育要通过课程来完成其教育的根本目标,更需要有实施的途径,即通过学科教学,或辅助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美育。诚如,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发挥教育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下大力气改进美育教育教学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环节。坚持以培根铸魂、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强化美育育人实效为导向,以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为重点,将美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实现以美育德,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导向性的要求,可以看作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美育德”的生动阐释。文章进一步论述道:“科学定位各级各类美育课程目标和内容,既开设好音乐、美术、书法、戏剧、戏曲、舞蹈、影视等各类美育艺术课程,又注重充分挖掘不同课程所蕴涵的美育价值,更广泛、更深层实现美育的教化作用。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学校美育教学方式,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和平台建设,扩大优质美育资源的覆盖面。”关于美育课程实施方略或推进计划,文章给出的参考建议是:“以特色工作和品牌提升学校美育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统筹组织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项目和活动,充分发挥这些项目和活动的辐射带动功能,使其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厚植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同时,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造具有区域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可以运用戏曲、书法、篆刻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载体,形成本地本校的美育特色,构建丰富多彩的美育格局。”一个时期以来,探讨学校美育工作的各类文章集中面世,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好事,为打开认识问题的思路提供了积极而有效的途径,值得深入研习,从中获得可资参考、参证和参议的合理化建议。

  以课程实施美育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学校课程理念下推动的美育工作,其实施的主要途径自然是依据美育的内涵建构起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美育课程目标,进而合理地规划并以多维度的视角来开发美育课程,行之有效地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以此改变长期以来学校美育停留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边缘位置的状况,让其回归到美育工作应有的位置上来。

  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宗旨,其实早在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就已明确,其中强调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然而,这样的科学教育理念,要让教育界、艺术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取得共识仍然需要有一个接受与认识的过程,需要从美育的根本特性上先解决认知问题,再提升认识。这就需要美育工作者以及更大范围的教育工作者“要有做好美育工作的教育定力,敢于和善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不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观念流俗所左右”。由之,笔者以为在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进程中,可以考虑针对美育课程实施提出有所作为的教改尝试。也就是说,以艺术学理论学科为基点,突出其“综合性”“跨界性”和“通识性”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的特点,来建构学校美育课程。进而形成美育课程多样性的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乃至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课程结构体系。这是推动美育课程实施,使之成为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我们探索美育工作,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特色思路。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应当予以重视并开发的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教育教学“课程创生”的科目。若从长远学科规划目标来讲,这也应该是为“美育学”学科所作的奠基性工作尝试。

  进而言之,以课程实施美育这项提议或方略是合理的,其理由是美育工作的实施在学校教育中仍以课程为主体是比较适合的。因为在学校环境中开展美育,抑或是审美教育都与课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以课程形式,遵循相应的课程标准来培养人的情感和素质。一般说来,学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究竟属于哪一类课程,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实事求是,依据学校层级、性质,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对象的特殊性而定。相对来说,落实到课程实施则是跟进步骤,按照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学校美育则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融入新文科理念重塑教育教学新思维,以此实施美育课程的建设,即体现“新导向”“新融合”“新课标”及联系学生实际,架构出涵盖知识、方法及情感的三维立体教育目标系统。这不仅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还体现出学校依据自身教育教学属性、特色和条件,以优势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意图。换言之,以时代审美观念为依据,以时代审美导向为指针,以时代审美对象为选择,以时代情感为基点,强化新时代美育以培育人的全面素质,提升人的审美气质为其主旨,不断深化和落实到美育课程教学之中。况且,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美育也有着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形成保证。正因为“审美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养,可以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和生活,以情感升华道德操守和行为,以艺术想象拓展心智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美育工作不能脱离实际,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例如,在中小学校美育课程内容设计上,就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大背景(包括文学、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和电影等),应该组织学生观摩和欣赏艺术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丰富美,以至带领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创作活动,体验艺术的活跃性、丰富性及内涵性。诚如美国现代教育学家杜威在其经验自然主义美学理论代表作《艺术即体验》(Art as Experience)中所讨论的审美教育思想,以“活的生物”为基础建立一元论的美学体系,力图恢复艺术与非艺术间的连续性,以及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间的连续性,最终试图建立一种美的艺术与实用技术与艺术间的连续性。杜威真诚地希望艺术应为所有人接受,艺术的审美教育要建立一种回到日常生活的艺术理论。以此,激发学生艺术实践的才能和兴趣,尤其是发现、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这些都与美育课程教学不可分割。而在高校设置美育课程则有更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诸如,是通识性美育课程还是研究性美育课程,二者有着不同的讲究,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的设计,还涉及师资层次及团队以及课程结构等综合因素。

  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既然美育不是纯粹的艺术教育课程科目,而有着审美体验的情感教育诸多跨界域学识,需要将“美的哲学”与各学科互相渗透融合成一个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这项课程计划应该说以艺术学理论学科为基础开发,有其有利的条件:一方面艺术学理论学科已经具备史论评基础理论的扎根奠定,并且在交叉理论与应用理论上开枝散叶,拓展得非常之快;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强化的跨门类和跨学科的意识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且学科既有人员的学识及学术背景构成,都具备大文科及艺科的广泛性,以此拓展美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其有利因素。综上所言,学校美育课程的开发主旨,即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做到与美育之中融合更多的艺术素质的养成教育,这是极为重要的课程宗旨。寓美育于教学引导之中,重点在于体现对审美综合能力的提升,概括来说应予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构建美育交流互通的平台,以审美与艺术教育为主要问题导向,通过跨学科教学交流,以及相关研究项目,尤其是课程设计为等主线,整合美育课程需要的多学科资源;二是优化与提升美育课程教学与课程管理方法,注重实效,明晰美育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具有丰厚的记忆深度,这是美育感受力之所在,故而由具体向多面体转变,扩大美育课程教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三是认识美育课程的定位,基础在于艺术哲学,而对其施行教育则离不开艺术学所属各门类的广泛艺术领域,以及文学、uedbet全球体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乃至当今的技术科学等,因此将美育课程列到文科大类之中,以体现开放、创新和包容,这样对其课程评价及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将带来便利。如此可言,依照艺术学理论学科为基础来增设美育通识类课程,既有条件,又有必要。如艺术学理论学科在课程结构的序列中有上位课程,如艺术哲学(或美学)、艺术原理和艺术史论与艺术批评等“元”理论性课程;中位课程列有各个艺术门类的专门化史论研究专题,以及为丰富的艺术实践作支撑的交叉理论课程和技艺性实践类课程;下位课程列有极其庞大的艺术学应用理论拓展类课程,如艺术管理、艺术文化与创意产业、艺术考古与非遗保护,以及艺术鉴赏、艺术市场和艺术经济等应用性课程。这些领域的相互融通,一方面可以是构成美育课程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对改进美育工作,促进艺术教育由技能技艺型为主转而发展成为具有审美感知力的教育教学新定位和新目标有重要作用。借此而论,提议美育通识类课程的建构与建设非常必要。

  与之相应,借鉴国外通识教育主张与方略来认识美育课程的设计又有极其契合的针对性。有学者认为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亦译‘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在19 世纪以前一般指中小学教育的总称。……19世纪以前的美国学院课程几乎全部都是规定必修的,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基本相同”。而通识教育之于整体教育而言,突出特点就在于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融合贯穿,这种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全面与均衡发展,并主张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逐步熏陶,塑造其思想观念,继而影响其行为方式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审美规约,这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是一种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认知。相应说来,这类课程设计有一项基本原则,就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它突出了教育教学的广泛性和适用性。事实上,美育本身包括的范围就非常广泛,如审美形态、美感认知和审美情操等教育。设想美育通识类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如诗词、小说、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文学与艺术门类的实践活动,可谓比比皆是。此外,鉴赏性的科目还有许多。目前,在普通高校开设的类似课程有:文学鉴赏与创作、电视电影赏析、当代美学思潮等,且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吸引有兴趣的同学学习与研究。而针对美育通识类课程的探讨,不仅应该研究其设置的问题,还应将其列为校本课程体系结构当中,成为整个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尤其是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相关美育课程,这能够促进“全人教育”的发展,因为美育基本目标就是对于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及审美情操的陶冶。当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美育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阶段、各类型教育组织的关注,为此,应该将审美渗透至美育通识课程的设计理念当中,使其更好地为塑造学生人格、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质言之,从教育科学构建美育体系进程来看,提及美育课程的说法,应该是有道理的,因为没有课程的美育是空谈。设立一个完整的新美育工作系统,前提就是要明确课程的科学定位,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探讨可能性的组织实施,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这些都离不开实施的抓手——美育课程。那么,如何形成真正有效的抓手呢?显然,过往带有局限性的认识,只是将音乐、美术、戏剧、电影与舞蹈等艺术课程作为主体,装进建设美育课程体系的“大筐子”中,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破解了学校既有的艺术课程体系,而且对于推动美育也是加剧了其局限性。所以说,以综合艺术的情感提升与“艺术哲学”知识的灌输,加之对艺术体验的认知是必要的条件选择。总之,具有一揽子解决学校美育没有“着落”、可有可无的窘境,应该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同样,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与此前教育部制订印发的文件都是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区别于此次是关于美育工作的文件。对此,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释,认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这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则是:“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途径,要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要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靠艺术教育还不够……”事实上,无论是美学、美育,还是艺术教育,其实都涵盖大的教育与艺术哲学的问题,更属于公民精神世界的塑造范畴,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的关键。我们应该重视、把握好这些资源,真正发掘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精神财富,善用基于民族共鸣的艺术伦理以及文化艺术智慧,这样才能在新时代中继承和发扬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内涵之美,对于美育工作的开展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已经明确推动美育教育的课程实施方案。《通知》指导思想明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和审美人文素养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为中小学体育美育均衡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引导高校师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以公益之心哺人育人”。针对课程实施提出的具体意见是“坚持特色发展。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加强分类指导,依托高校和中小学校自身资源优势,鼓励内涵发展,因地因校制宜,打造特色体育美育课程和实践品牌,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新局面”。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改革培养目标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已经出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这给学生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方式、更新的课程内容,直接关联着学生经验多样化的发展。况且,特别强调“艺术、人文、科技”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论,如今已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尽管还没有系统性的美育教材或是专门的课程设置,但美育课程设想表现出的学科综合性,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力都值得关注,这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更是把守着素质教育阵地的门户。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对生活、工作和对社会、人、事、物的看法自然也会发生转变,这其中必然包含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提升学生的美育,其课程教育是特别需要重视的一件大事。

  结语

  如今,无论是从认识观念还是推动实施诸方面来看,美育工作可以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美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表明开展美育工作由多方面的通力合作非常必要,而坚守学校美育的主阵地,依然是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之拓展艺术学理论学科在美育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正是艺术教育作为“辅德、启智、怡情”价值的集中体现。比如,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强调以“读书养心、劳作上手”,“像哲人一样思考,如匠人般劳作”的理念和精神,引导学生立定志向、明确发展规划,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做美育工作的践行者。特别强化将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融入美育工作当中,让艺术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阐明这是艺术院校责无旁贷的时代担当。又如,山东潍坊高新双语学校提出“全天生活皆教育”的理念,树立起人人、时时、处处、事事皆美育的“大美育”观,构建起更加人性化、广普性的美育一体化课程体系,以“一纵四横”为主要课程呈现形式,纵向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基准,目标指向对美的发现到艺术创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横向创设音乐美育课程、艺术美育课程、学科美育课程、生活美育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板块。这两例将美育定位于建构“美的认知”,培育“审美意识”,以艺术课程与各科课程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缝合性美育课程的举措,乃是强化学校美育的主体地位,值得关注和肯定。由之可言,实现学校美育工作的普及与提升,乃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育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美育的育人工作尤显重要,让学生于美育中养成身心和谐;让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比翼齐飞;让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萌芽发育,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实事求是地说,美育工作如若没有艺术教育做必要的支撑,就不可能有整个美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也不可能有整个民族或国民审美素质的提高。当然,让美育生根发芽、落地开花,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要真正实现美育工作的上台阶,还需要解决“抓手”的问题。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认识到,做好学校美育工作,是事关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的大事,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我们要以此为方向,“继续探索建立更完备的学校美育评价制度、美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真正把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如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学校、考核教育、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学校做好美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的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美育作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向,更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从这层意义上说,犹如席勒提出的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完美、协调发展的人,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也充分意识到美育的重要并大力提倡和践行美育,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做好学校美育工作,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应有之责。本文就此提出,以课程实施美育的诸种构想,围绕美育课程问题展开探讨。相应来说,艺术学理论学科对于美育而言,是以美育和艺术教育乃至多学科教育的融合发展,拓展了学校美育工作的途径,为美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域。归纳而言,推进学校美育课程的实施,是增强课程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尤其是遵循美育工作的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更是促进学校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本文原刊于《美育学刊》2020年第6期,文中图片摄影杨杰,来源于影像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夏燕靖,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纵览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体系及学科的建设路径(夏燕靖)

  在思想交锋中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学(夏燕靖)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