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中国人变多好,中国电影就能变多好_家园_家园艺见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尹鸿:中国人变多好,中国电影就能变多好

2016-12-20 阅读: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收藏

  又到年终盘点季,12月11日,著名的影视专家尹鸿教授做客北青天天副刊青睐讲座,为今年的中国电影“把脉”。尽管行程紧张,但在接到记者邀请时,尹鸿毫不犹豫即答应下来,而在来北青报讲座的前一晚,他刚从成都回来,当天上午还去了一个电影论坛,中午顾不上吃饭即赶到报社,尹鸿笑说自己:“革命的星期天,两场讲座,五个半小时,为中国电影摇旗呐喊得拼了。”

  尹鸿教授的人气之高可以从观众报名的踊跃度看出,200多人报名,最终一部分人只能被拒绝,遗憾地未能来到现场,会议室座无虚席,而尹鸿教授的真知灼见、妙语连珠更让读者们受益匪浅。

  今年票房下滑,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走下坡路

  有人说今年票房下滑,是电影泡沫消失,中国电影终于要走下坡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拐点还没来,今年就是非常态的增速终止。由于互联网加入,去年带来加速度发展,今年是报复式下滑,因为去年你把一些不看电影的人骗进了影院,把一年只能看3场电影的人,因为票补,去年看了6场,今年这个坑自然会填回来。今年如果能保持5%的增长,就说明是正常的,去年太不正常了。

  我在年初的电影报告里就说今年想达到票房600亿,是妄想,是过于乐观的估计,今年达到480亿有可能,过500亿有难度,但在两年时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电影还是出现了一些好的兆头,现在很多问题我们解决不了,就是因为行业太分散,其实中国的文化传媒都这样,市级办文化,条块办文化,导致中国文化业不能整合,做不大做不强,因为你做得再好不能收购,所以就恶性竞争,但是由于电影和互联网高度市场化,反而能做大,中国电影和互联网的寡头高度同步,中国电影还是一天天在变得好起来。

  过去中国市场是小饼干,一切分就成渣子了,现在是大蛋糕,像《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纪录片可以拿到近亿的票房,《七月与安生》那么uedbet全球体育的电影,能有几千万票房,《长江图》和《路边野餐》,是非常小众的艺术电影,票房都还不错。

  中国电影的发展是从奄奄一息中过来的

  大家对中国电影批评得特别多,认为质量不高,粗制滥造的作品比较多,愿意传输、愿意分享的好作品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些批评都是对的。但是反过来讲,大家知道中国电影是从什么地方走到现在这里的吗?2000年前后,国人一年进电影院的平均次数没有超过5次,愿意花钱买票看的国产片,可能就是冯小刚的贺岁片。说那时的中国电影奄奄一息一点也不过分,中国只有1000来块银幕还在常规地放电影,全国一年最惨的只生产40多部电影,全部都是国家专项基金和政府扶持来做,老百姓已经不进电影院了。

  那时电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了,那时候说谁上个电视,红得不行,比如,2000年前后我做过青歌大赛综合素质评委,坐飞机、走路上都认识,大家都是充满赞扬和兴奋的表情,现在做10个评委也没人认识你,那时的电影没有影响力,所以导演、演员都拍电视去了。2002年全方位市场化改革,中国电影是唯一传统文化领域行业中全产业链推向市场,向社会开放的行业,这样,中国电影才能14年连续保持平均30%的增长速度,才从一个全年不到5亿的票房,变成去年的440亿票房,从全年不到一亿人次去看电影,到去年有13亿人次看电影,今年估计会有14~15亿人次走进影院,中国电影绝境逢生。市场化改革给中国电影带来春天。

  在中国做电影不容易,世界上电影发展好的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有这么多免费的电视频道,几乎都播电视剧,而且每天播4至6集,美剧是周播,还季播,这季播完了明年再见,我常开玩笑说身体不好的都等不到大结局,他们用电视剧非常有限的供给,带来大家对电影的诉求,你在付费频道看的电影和剧情作品,都在影院窗口半年,甚至八个月之后你才能看得到。可是中国有这么廉价的电影替代品在家里,不需要花钱,而看电影则要有成本,还冒着风雨,在家里天天看电视剧不就行了吗?

  而且,中国盗版之丰富,专业化程度之高,服务质量之好,都是世界上没有的,想要什么盗版就给你提供什么盗版,你懒得走还可以打个电话给你送到家里送到办公室。即便如此,中国电影仍是创造了世界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全球过去5年,票房平均增长5%,中国则是30%,所以在这5%的增幅中,中国贡献了80%的力量,现在让好莱坞大牌来中国很容易,可以不出路费,因为中国市场太大。

  要没有互联网,别说方励下跪,就是上吊,也不会对《百鸟朝凤》有影响

  IP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冲击非常巨大,而在欧美国家,互联网对传统媒体没有对中国影响大,报社没有衰亡,他们依旧控制内容。互联网对电视冲击少,因为电视台不把内容提供给第三方平台,但中国不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开电视,开也是干着别的活,随便在电视上看一眼,觉得这节目不错,之后就在网上找来看,已经形成常态,电视成了视频网站的广告。像《芈月传》、《欢乐颂》这些热播剧在互联网点击都上百亿次以上,电视台成功地成了广告平台,成功地把观众变成互联网用户。

  只有电影相反,电影恰恰是互联网促成繁荣,互联网参与电影各个环节,从投资生产营销,一直到票补,去年数十亿票补,增加了观影频次,使票房出现非常态增长。互联网介入电影之前,电影营销方式是覆盖式的、传统式的,比如说那时候观众看大片,每个人都知道,每年都看大片,看完都不满意,第二年还是只看大片,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别的电影,信息覆盖不到你,你没有别的选择。从前年开始不再是覆盖式传播,而是互联网的点对点式传播,所以这两年口碑对大家影响远远超过那些信息的影响,那些大覆盖的大片有时会票房低,而一些开始宣传做得一般的电影却出现票房逆袭。

  这种情况使艺术片都有机会获得生机。比如说制片人方励惊天一跪的《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四年前我看过,我是华表奖评委,当时想给这个电影评奖,可是评奖规则规定影片必须公映,且有500万以上票房,大家对此争议非常之大。四年后吴天明导演已经去世了,电影才上映,有了互联网点对点口碑传播,方励这一跪引起大动静,三年前,别说他下跪,就是上吊也没用,因为信息传达不到。点对点一传播,口碑还是不错的,而且这个电影,即便有些人不喜欢,都不忍心说它不好,因为拍得诚恳,讲的是对传统中国艺术的尊重传承,因为是好几年前的电影,制作成本也非常低,电影手法有些老,但虽然有着种种不足,大家看完后,宁肯把更多人带进电影院也不肯说他一句不好。他有种口碑的影响,认为传播这样一件事情是高雅的事情是值得的。

  互联网和电影业为什么相亲相爱,而不像和别的媒介,是相克相杀,原因特别简单,就是两个都是高度市场化的,别的都不是。互联网和电影一拍即合,之间的眉来眼去,并购收购非常频繁,但电视做不到,他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电视台是国有的事业单位,他们之间的竞争不只是媒介的竞争,更是体制之间的竞争。

  此外,电影观众的年龄群,和互联网的用户群高度重叠,气质上更容易接近。

  很多人拍电影不为挣钱所以才有很多烂片

  靠着资本市场的推动,电影这些年真的不缺钱,天价片酬怎么来的?就是钱太多,钱多了以后,你往上抬我往上抬。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但是电影现在成为杠杆,成为一种金融工具,成为影响力杠杆,很多人投电影并不指着靠这部电影票房把钱赚回来,大部分电影挣不回来,但是电影有影响力,可以拿电影说事。

  我老说电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文化产品,雨点就是直接经济价值,雷声就是影响。电影有巨大的影响,给一个城市带来声誉,给一个部门带来奖项,给企业带来荣耀,可以有明星资源给你当代言人。一个公司上市,你说我挖煤矿,没人知道,但是你说你拍过电影,股票的溢价能力就会提升,拍电影会给你带来政治、经济价值。

  大量行业外资本进入电影,造成电影泡沫、资本过剩、急功近利,使得中国电影平均水平低,大量粗制滥造。其实好莱坞不允许行业外资本直接投电影项目,你可以把钱投给一个基金,基金的钱去拍电影,换句话说,你不知道你的钱是给了哪个电影项目,投资者干预不了创作。你看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电影里出品单位没有行业外机构,但在中国,没有成熟的行业体系,没有人过滤这块儿,各种钱纷纷进入,所以电影业就很复杂,拍电影什么动机的都有,有领导政绩的,有为企业做宣传的,有为自己儿女毕业了实在找不到工作,给他们弄个电影拍着玩的,这个很普遍。

  我们一年年产接近700部电影,你们进影院一年看的国产片不会超过20部,加上别的渠道,不会超过50部,你们已经觉得起码有一半是烂片,你想想看这700部电影是什么感觉。那对人的情商智商都是严重的挑战,所以要同情电影审查委员,真的是严峻挑战。

  过度商业化带来精品不多,杰作也没有

  中国电影产品过度商业化,虽然票房增长40倍,但是你发现中国电影版权销售收入很少,这在全世界也很奇特。大家知道,欧美国家通常是一部电影在影院的票房收入只占30%左右,但中国占85%,基本靠影院回收,导致的结果就是急功近利,所有电影生产和发行的目的就是把你哄进电影院,不管你看了以后骂不骂娘,跟他没关系,他就是让你买票买票,所以做预售做保底,第一时间把你哄进电影院。

  这两年口碑传得很快,就控制口碑,现在最火的都是互联网公关公司,努力去引导舆论引导口碑。我们现在对这些公关公司也怀疑,越来越多地相信朋友圈,但你会发现,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被公关,公关无处不在,但总之还是好多了。我有时候也发公关文,但是我一定会先看,看后觉得自己发了一定不会被人骂,别人去看了觉得花钱不冤枉,我才敢发,所以这些年我还保持基本判断。多少次请我看电影,临近结束我赶紧走,不拿钱,也不说话,也不发批评文章,人家好不容易请我去看,我也不好批评,可以不说所有的真话,但不能说假话,这是前提。

  不是电影审查委员会太挑剔

  杰作没有不光是过度商业化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杰作出现需要时代背景。我们现在不要说杰作,《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各方都紧张,审查了很长时间,反反复复修改,很多人不敢签字说让它过去。不是电影审查委员会保守,而是觉得万一我放过了,有比我更严格的社会审查员怎么办?

  事实上就是这样,这些年不是电影审查委员会对电影多么挑剔,而是社会远远比他们挑剔。《让子弹飞》,大家知道当年通过了,就有社会审查员向有关部门汇报,说这个电影非常坏,处处映射今天现实。后来我们请专家去考证马识途的小说是不是没有这么写,那是几十年前的小说了,后来发现他们说影射的那些段落,全部是小说里写的,好,汇报说这是原作,不是影射现实,人家说,“既然是几十年前写的,为什么早不改晚不改,这个时候把它改成电影?”这个事就很麻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的人不满意,在微博上吼一句,或者和朋友说说就算了,大家肯定不会太较真。但是有的人不是,他义愤填膺,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有关部门反映,没回应,见到你会继续说,一直说到你有反应为止,这个一点也不夸张。这个社会需要宽容、需要多元,但是有些人特别特别执着地必欲置一部电影死而后快。

  《我不是潘金莲》也这样,提前做了很多舆论准备,很多网民说哪里有现实主义,我们现实比他残酷多了,可是你要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已经比现实温情了很多的电影,好多人虎视眈眈看着它。

  价值观混乱导致电影粗俗粗鄙

  中国国情非常复杂,电影真不是管理者或者某一个人,某几个人,某一群人就能说了算的。中国是价值观分裂非常严重的状态。所以现在经常出现在朋友圈说反转就反转的故事。一个朋友圈里发现你爱鸡我爱鸭,完全搞不到一块去,最后在朋友圈打架,打得天翻地覆,根本讨论不清楚。你就发现,价值观的混乱也带来杰作很少,一个社会没有共识是不可能产生杰作的。大家知道浪漫主义也罢,uedbet全球体育复兴也罢,思想解放运动也罢,都是有社会基本共识的时代,没有基本共识,杰作无法产生,只能是消遣之作。别的领域难道有杰作吗?也没有,莫言得诺奖的小说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品,也不是这十年的作品。

  价值观混乱也造成同质化、粗俗粗鄙化,拳头枕头,莫名其妙的打,我们以为这就是商业,而不知道所有电影的本质一定是人,人的情感和人的命运,即便那些奇观化的电影,仍然把人的命运作为主载体。我看一个电影,讲一个骗子从头骗到尾,不受惩罚,还把最漂亮的姑娘娶回去。价值观有问题,不受惩罚就能得到最好的,在全世界没有这样的。爱情失恋了怎么办?泡妞,嫖娼,车震,然后治愈了爱情的创伤。这完全讲不通。爱高富帅,高帅之外一定加上富,为了追求“富”不惜卑躬屈膝。美国电影很注意这些,不会让爱情瞬间变成爱财富,一定在自由平等状况下写人的状态。

  我们现在是两类,要么是一点也不娱乐,拍一堆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模范,永远吃最差的,永远帮别人家老婆孩子不帮自己老婆孩子,很怪一个人,很怪的逻辑;要么是什么非道德的行为都敢表达,什么非道德的事情都敢做,杀人放火拳头枕头。娱乐本身没问题,中国电影缺的是健康娱乐的底线,而这个健康体现在人道主义,其核心是对每个个体生命权、自由权的尊重,这个尊重是一切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没有对个体的尊重,是不可能创造现代文明的。

  我们现在很多的价值观没有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常识之上,回到常识是当务之急,我们离得越来越远,找不到方向。大家都说多元化,你吃饭我吃面,他吃红薯,那是多元化,不能是你吃饭,他吃猪食,你吃肉,他吃屎,这不是多元化。多元化是有常识做基础的,不是说脱离常识讲多元化,对个体的尊重,没有什么比这个重要。

  中国电影不是脱离社会语境而存在的文化类型,一定跟社会整体进步而进步,实际上对电影的期望应该和社会整体的期望是一致的,中国人变多好,中国电影就能变多好。

 

  延伸阅读:

  21位学者和媒体人研讨网络影评

  表演艺术家秦怡专访:电影人的天职是传递真善美

  尹鸿/评电影《湄公河行动》:打造主流的大众电影文化

  戴锦华《雾中风景》再版:中国电影人赶上了黄金时代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