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口述:感知真实“颗粒度”
纵观我国在此次抗“疫”过程中的新闻报道和文化表达,可以说是历年来民众视角最多的一次集体话语呈现。这是由此次抗“疫”的特殊性决定:必须要广泛汇集全国人民的力量,充分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峻性,上下协调、共同行动,确保抗击疫情取得最终胜利。而要动员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其关注度和表达度必须要成正比,这就要求传媒的表达和文化的抒发既能“集中”又能“下沉”。“下沉”是指“无限贴近于生活本身”,“零时效”地关注正在发生的点点滴滴,关心民生,汇聚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蓬勃力量,高效“集中”地获得战“疫”胜利的信心和勇气。脱胎于“口述史”的“实时口述”,在抗“疫”uedbet全球体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口述”往往与“历史”的还原和追溯相结合。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此次抗“疫”中涌现出的“实时口述”,与既往的追溯性、抢救性口述不同,它提前预判出这一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影响和史学价值,“历史正在发生,历史同步记录”,最大程度地保存和还原事件发生的全貌,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可供总结的社会学素材。
在多家“实时口述”的报道中,尤以《新华每日电讯》推出的“我的战‘疫’”系列口述文章引发广泛关注。专栏开宗明义:“这是一场人类共同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前线和后方之分,每个人都是事件的亲历者,也必将成为事件的还原者和记录者。这一栏目通过微信等现代传播技术,突破疫情造成的现场采访障碍,走进隔离的病房、封闭的小区、返程的列车、复产的工厂……通过普通人群的独特视角和迫切表达,将真实的、鲜活的、零散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表达相叠相融,拼接出一幅幅最为真切的抗击疫情的历史图卷,可以被视作“纸页上的纪录片”。
《祖国在心中》 陆运良摄
第一份口述故事开始于1月中旬的湖北武穴农村,35岁作家邓安庆用记录的方式展现这段历史的某处伏笔,这一视角经过了精心的选择。他1月19日离开北京,“北京西站候车厅黑压压的人群、戴口罩的很少”。从这一图景出发,镜头直指广大的、静谧的乡村。一切历史的凸起都是从寻常的细节开始平地生波。一夜之间形势陡转,全国疫情防控严峻,从来都没有戴口罩习惯的乡亲戴上了口罩,乡间的街头变得空空荡荡,只有地里的蔬菜蓬蓬勃勃,预示着崭新的生命力无法阻挡。
之后的口述故事一一呈现:武汉青山区30岁的餐饮业主李志开始忧虑其小餐馆能否在疫情之后“活得下去”;46岁的私企业主杨轩新洗澡摔了一跤,竟查出浙江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点击查看《洗澡摔一跤,竟查出浙江首例确诊新冠肺炎 | 我的战“疫”(四)》医护人员、交警、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火神山建设者、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几乎你能够想象的、与这次疫情密切相关的人与事,都从百姓视角出发,进行了接地气的讲述,甚至方舱医院的“网红”“小品哥”“读书哥”也在相关讲述中“出镜”。从这个角度来说,地球岂止是平的,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人类之间的休戚相关早已比“地球村”更为贴近。文中参与叙述的主角,就像你拉开门就可能相见的邻居、电梯里碰见的社区网格管理员、走到楼下就能看见的保安以及街边正在收拾摊位的卖煎饼大娘……甚至是你本人在叙述着历历在目的生活,感受着人类命运与共的忧戚、感动和绵绵传递的希望。
其中,湖北武汉一位名叫温瑞的26岁灯光调试员的故事让人触动,他负责武汉长江二桥的灯光维护保养工作,每晚要让“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字幕一刻不停地闪耀在长江之上。(点击查看《我守护的“武汉加油”,不仅是灯光更是希望|我的战“疫”(十七)》这样的坚守仿佛蕴含着某种平凡又坚韧的隐喻:一切宏大的价值都是由许多微小的秉持孜孜以求地构成。在求索的过程中,你也许会感到疲惫、寂寞甚至孤独,但你要相信有许多人正和你一起从不同的方向出发,在共同的感召下激荡前行。虽然江水寂寂,但你转过身,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大桥上那浩浩荡荡的璀璨灯火——在这一刻,人类的感情如此相通。
26岁的灯光调试员温瑞(图片来源:湖北文明网)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纪念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纪念无名者比纪念名人更困难,历史的建构是献给无名者的记忆。”在镁光灯的聚焦处,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热点、了解事物概况,但其余99%的非核心事件同样构建和推动着社会高效运转和快速发展。那些“私人空间中发生的事情”“私人语境中关注的话题”以及“私人情感中的本能反应”,往往是无数个“你我他”生活的重心,并且组成了人类的共同情感与记忆。
面对正处于全球热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等多维层面进行剖析和记录。而任何宏大的叙事,如果要呈现出更为全面的视域、更为真实的触感,必然要重视不同视角的民众的切身感受,即增加叙述的精度,呈现更为真实的“历史颗粒感”。而这些口述反响如何?是否具有真实“颗粒感”?在“我的战‘疫’”系列文章的读者留言中,可以实时看到多条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人们与“口述”内容同喜同忧同感慨,“接地气”“犹在身边”是最多的留言反馈。
在遥远的武汉乃至更多的地方,通过“实时口述”的形式,那些本不相通的个体体验打通了理解上的藩篱,真切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时代的真实与记录的求实,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节点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契合。
(作者:李咏瑾,四川省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副高级主任编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编:王璐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新媒体原创首发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转载:战“疫”口述:感知真实“颗粒度”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倡议书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新媒体投稿攻略
付酬征稿|艺评战疫,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在行动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