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平线”今提“意象再造”_美术评论_书画摄影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正文

上海“海平线”今提“意象再造”

2017-01-04 阅读: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收藏

  “海平线” 绘画雕塑联展自1986年至今已30周年,是上海美术界最重要的品牌展览之一,有一种说法称其为“中国最早的双年展”。2016年12月30日起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的“第16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以“意象再造”为题,邀请30位中青年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形式,诠释“意象”概念在当代语境下的重构与升华,讨论当下“意象”概念中的意境、书写、悟道、思绪、营造、重构等各方面的可能性。

正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的“意象再造——第16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第16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正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以“意象再造”为题,邀请30位中青年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类型的展示,呈现当下文人独立精神,诠释“意象”概念在当代语境下的重构与升华,展现其在国际文化艺术舞台中的独特性、活跃性、发展性,讨论当下“意象”概念中的意境、书写、悟道、思绪、营造、重构等各方面的可能性。

本届联展参展作品朱雅梅《揽胜》

  “海平线” 绘画雕塑联展自1986年至今已30周年,是上海美术界最重要的品牌展览之一,有一种说法称其为“中国最早的双年展”。“海平线” 展秉承时代性、学术性、探索性的原则,支持关注中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展览已经推出了近400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已成为了今天上海乃至全国美术界的中坚力量。2014年,第15届“海平线”特别展已对“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作了一次回顾性的总结。本届“海平线”展的策展的重心回归到对中国文化、东方哲学思想的发掘,展览的主题为“意象再造”,重点讨论中国“意象”概念的本土性、发展性和传播性,讨论如何体现中国文化价值。

本届联展参展作品门雅旭《常乐之净》

本届联展参展作品杨雪《富春山居图系列》现场

本届联展参展作品邵文欢《变暖的园林》

  策展人丁设认为:“‘意象再造’是一种回归,一种发展,也是一种自信。‘再造’是一种文化观念,是一种态度,是对自身文化的尊重,是对本土文化的重新审视,是一种文化精髓的提炼。‘再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东方文化视觉体系与西方表现体系之间的关系,借鉴外来方法与手段讲中国审美、中国故事、中国习性、中国哲学,挖掘传统经典,抢救文化遗产。在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时,注重当下语境,当下关联,当下态度,‘再造’就是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再传播、再输出。”他提出:“意象再造”的概念只是引发一个讨论的话题,是对当下文化现象的讨论,也是对中国艺术未来发展的讨论。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此前邀请了一部分理论家和艺术家,组织“第十六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研讨会”,对“海平线”、“意象再造”及相关美术创作与理论话题进行了探讨。以下为研讨会上部分理论家与艺术家的精彩发言摘录。

  陈琪: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创立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从1986年启航到现在已经30年了,30年来共有300多位艺术家参加过海平线,这些艺术家现在大多已经成为上海地区中国画、油画、雕塑、水彩、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创作骨干。

  上海美协1986年举办首届海平线的时候,是在当时“八五美术新潮”的时代背景下酝酿、组织和推动的,当时在全国造成的影响很大。

  2014年第15届海平线的时候,我们请李向阳副主席策展并对之前14届海平线做过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当时请了87位曾经参与过海平线的艺术家参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

  目前上海美协主席团正研究与中国美协合作将海平线品牌打造成一个上海地区的全国性品牌展览,因此,这一届的海平线是承前启后的一届。

  今天我们请全国各地的理论家、艺术家和媒体朋友来参加这个研讨会,主要是请大家为本届海平线的学术质量把把关,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届海平线展览由协会副秘书长丁设担任策展人,主题为“意象再造”。

  丁设:

  “中国意象”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呈现和表达,也是我们文化的精髓和表达方式。特别是改革开放那么多年以后,我们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的养分已比较充分,对于我们中国本土文化的审视和定位也应该有一个更为清醒和全面的认知,应当体现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我们最初考虑的名称是“意象重构”,有几位老师说“重构”的概念太大,叫“再造”可能更恰当,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个展览名称。

  我想,当人们重新寻找和思考东方文化价值的时候,其实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也是东方文化在个体心灵上的回归。特别是中西文化在深度融合之后,意象的概念早已不局限于其传统意义。

  近年来,全国各地专家都在探讨意象的概念。就我个人来说,在接触这个项目之前,我对意象的概念也不是特别清晰,甚至说是模糊的。我在展览策划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探讨,最终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我觉得这个学术主题的呈现可能主要集中在:心象空间、东方书写、视觉重构之中,因此我从这个方向考虑,选择了30多位跟这个主题相契合的艺术家,包括绘画、影像、装置、雕塑等不同类型。

  张培成:

  上海美协的海平线展览在30年后的今天,将学术主题锁定为“意象”是很有深意的,说明这个展览的学术氛围也是很活跃的。其实在选参展艺术家的时候,大家也说不清楚意象到底是什么,从现在的视觉艺术形态来看,一类是具像的,一类是抽象的,还有一部分具像和抽象都不能归纳进去,有人就把这一部分归在意象里面了。其实这种分类是不严谨的。

  吴亮:

  忽而想起了30年前的很多事情,1971年我刚从中学毕业,被分配在一个小厂。这个小厂就在美术馆的旁边,我们厂和美术馆一起挖一个防空洞,地点在美术馆的一个花园内,技术准备和劳动力是两家一起承担的。我在这个地方当了一年工人,认识了很多被“解放”的知识分子、画家和文人,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何振志女士。30年前的海平线展览无疑是受到“八五美术新潮”影响的,我曾看到一句话:“当年看世界,现在不如说看东方,或者说看自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展览。我觉得这个展览主题非常好,重要的不是“意象”而是“再造”,“再”就是重复一次,很具有行动性。中国的文字是很有特点的,一个字本身就一个意思。“象”一定是清晰的,“意”一定是不清楚的。所以“意象”在我看来,一边是清楚的,一边是模糊的。

  龚云表:

  我们一直在讲民族化、本土化之类的命题却一直深入不了,其实如果把“意象”作为一个命题的话就比较容易深入了。因为意象实际上最能代表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对审美内涵的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意象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涵盖性,也有对作品的自主选择性。将意象打造成为一个学术品牌,在这方面上海应是义不容辞得。

  此外,我认为地域性的特点不应被忽视,我们当年在做江浙沪三地油画邀请展的时候也很强调这一点。

  尚辉:

  海平线展览从1986年一直到今天,整整30年,中国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觉得“意象再造”这个名称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向中国文化回归的路线。

  从大的角度讲,我觉得海平线从今天来看应该取两条路线,第一条像我们的名称一样——“意象再造”。“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纯粹的表达。“再造”并不是回归到原点,而是我们今天获得了这么多的养分,汲取了世界文明的养分之后如何回归。所以这个“再造”是站在当下的关头,是一个大的方向,并不是一味向别人看齐,而是在向别人看齐的过程中看向自己。

  我觉得海平线选择的画家无需局限在上海这一地,而应立足在全国,到一定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立足世界,做一个国际品牌的展览。我觉得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视点和心胸,应该提出一个国际品牌的概念,这可能会为我们上海美术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李旭:

  我想谈谈“意象”,谈谈“海平线”。

  我长时间做抽象艺术的研究,也做了好多这方面的展览。所以说对于具像,抽象和意象都要注意,因为这是在学理上必须分清楚的概念,现在很多中国抽象艺术展的作品都是属于意象的。在参加很多研讨会的时候,有人称我为“抽象的原教旨主义”。我自己理解的意象并不是一个视觉艺术的概念,而是一个中国文化的概念。

  中国文化有很多概念,寓意不是那么机械、理性。基于这样的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包括在视觉艺术范畴里面,我们用了“意象”这个词,这里面其实蕴含中国的人生哲学,中国的世界观,不是简单地用“一加一等于二”的理念来看世界。中国用很多非西方理性的方式来表现世界,譬如苏轼说“论画以形似,渐与儿童邻”,这种概念和文人艺术的大旗树立起来后,注重写实的宫廷艺术和画风,在画史上遭受了很大的鄙视,这代表了一种趣味完全压倒另外一种趣味,这虽不是特别理性的艺术现象,但是它代表了自北宋以来的趣味、风尚。这种风尚历经了元、明、清,一直到现在,代代有传人。

  到了近现代,又有一种观念对新中国影响很大,即齐白石的“不似之似”,关于形似与不似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争论很多,但是齐白石“不似之似”这个观念对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影响很大。他谈到“不似”和“太似”这两个极端,并以“不似之似”作为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意象。

  之后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吴冠中。他来过几次上海,在上海办过展览。我曾问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我看到他有一些画题其实已经属于抽象作品了,但他非要给作品定一个具像的题目。比如在一张画上画了好多的墨点,浓浓淡淡的,他把这张画叫做《繁星》。他说年轻人怎么样都可以,但他担心老百姓看不懂,他要站在能让老百姓看懂的点上还是美的,所谓“风筝不断线”,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审美。其实意象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态度,这个文化态度根植于土壤。

  说到意象的时候,我个人的感觉这个展览应该避免出现两种东西,一个是学院写实的东西,我认为这个与意象比较远,另外一种是纯抽象的东西。

  最后说一下“海平线”。一开始海平线的创立非常有地域化。海平线一开始对“八五美术新潮”有某种角度的呼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还有当时参与展览人的年纪远远比现在年轻。我觉得海平线应该再想想当初是怎么出发的,不是说只把一堆好看的东西聚集在一起,很优雅、很好看就够了,还要有文化上的针对性。

  朱其:

  “意象再造”这个题目非常有特色,我觉得不一定要突出全国化,而应保持它的地域特点,保证上海的品质。这个展览一直保持“双脚站在主流,头往外一点”,我觉得这很好。

  今年是我策展20周年,1996年做了第一个展。我现在特别喜欢看中世纪以前的古埃及、古印度、古伊斯兰文化的东西,我觉得那些越看越有味道。我不反对当代艺术,但我认为现在的作品并没有超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明的一些语言方式,精神内涵也没有超出反叛社会、玩世不恭等等。

  我比较反对“泛写意主义”,我们中国的写意是有限制的,既有一点的道家的逍遥,又有一种儒家的淡雅,还要通过书法、书写的图象表达一个“意”,因此不要去泛化。现在有人把非精确写实的、不知道表达什么东西的作品都叫写意,这是不对的。

  真正的东方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真正的东方也应包括土耳其、埃及、希腊,地中海圈一直到伊朗、到印度、尼泊尔、中国的文化,这一条线叫东方,东方强调装饰主义,从古埃及的壁雕一直到古希腊的雕塑,非常像中国唐代的写实。实际上带一点扁平化的写实非常有韵味。希腊的雕塑受埃及的影响,西方人不愿意把自己的艺术源头说成是埃及,所以要从希腊开始说起。uedbet全球体育复兴以后,达·芬奇把写实主义变成精确化的写实主义。我觉得二战以后欧洲的绘画越来越意象化了,你很难说吕佩尔茨的东西到底是西方的绘画还是东方的绘画。形式不重要,关键是有意思的主题。

  方志凌:

  以前中国艺术家想挤到西方艺术当中去,现在则更多关注互相交融。可能以后西方艺术有新的状态,中国艺术也有新的状态。

  艺术总是在所谓老龄化的时候体现出一个高潮,比如说中国的文人画。苏东坡时期是一个年轻化的状态,到赵孟頫则是成熟的状态。这种艺术循环的过程在中国有很多复杂的先例。中国有一种概念,叫做“人书倶老”。我觉得当代和传统之间可以进行衔接的空间其实是挺大的。

  汪涤:

  说到“海平线”我是很有感触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展览,从1986年到现在为止已经16届了,真的很不容易。

  我觉得“意象”不能把所有的东西包含进去,还是要突出一点主题。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和做这样的一个展览意义就不是很大。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策展,但是拿出来的作品往往和理论脱节。你可以认同某个说得很好的理论,但往往作品拿出来以后,圈内很多人却无法认同,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么样把“再造”做好?正如刚才尚辉老师说的,可能要分几个块,无论用媒介还是用什么,这样可能看得更清楚、更有意思。我们可以把“意象再造”的主题不断深入下去。海平线最初的宗旨就是发现新人,这一点也要好好地坚持下去。

  李诗文:

  “意象”一词最初源于诗歌、诗学。应当如何理解“意象再造”?“意象”又从何而来?我觉得其实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特有的思维和审美方式及其对当代艺术产生的重要影响。我们今天谈“意象再造”这个话题,关键是如何在国际化语境中实现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表达。我们既要立足于我们传统的表达方式,同时又要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境遇发生关系,在当代的语境下重新形成我们审美方式。

  漆澜:

  有时候我们可以从语义与外延上来区别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当下中国和西方的当代艺术家背后的思维空间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一些艺术家来说,很大一部分精力是放在怎样转移或者转化中国传统绘画。刚才尚辉谈到儒雅的修饰方式,我很受启发。我们应当发现“比较温和的力量”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我觉得这次展览的主题非常好,叫“意象再造”,这非常敏锐地契合了时下的学术动向,也体现了语言趣味变化背后的文化价值及取向上的转变。

(文/韩少华)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