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水墨之写意精神_美术评论_书画摄影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正文

论当代中国水墨之写意精神

2018-03-16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杨维民 收藏

水墨画

  改革开放40年,水墨随着时代进程自我蜕变以适应动态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注定了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同以往截然不同,这对新时期的艺术家们提出了新要求。20世纪80年代起,“新潮水墨”一反传统异军突起,“表现性水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观念水墨”等在传统水墨媒介的基础上重新融入新的艺术概念,试图挖掘水墨于传统绘画范畴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在时代的召唤和对艺术的虔诚心的促使下,当代水墨艺术家们力图重新体验水墨材料,在创作中极力寻求水墨艺术的自身表达语言,建立现当代水墨理论体系,寻求中国本土性艺术的当代发展之路。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因此而诞生,在他们的努力开拓下,与时俱进的水墨艺术不再落后保守,也拒绝固步自封。

  在日新月异的观念和潮流背后,当代水墨艺术没有舍弃的是贯穿其中的“写意精神” ,这种“写意精神”不但表现了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内在美和形态特征,还表现出画家们借助笔墨语言表达出的独到的审美情趣。以“写”入画,以“意”为度,强化水墨艺术时代意象精神指向。

  追溯水墨渊源,国人习惯从技法层面将水墨分为“工笔”与“写意”两大分科,尽管是从技法层面作出的划分,但容易引起人们对“技法的写意”与“精神的写意”的概念混淆。从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对“尚意”“任自然”的追求中可以看出,“写意”不仅是技法层面的特征,更是融汇了东方哲学精神的一种审美取向。

  “写意”思想在中国绘画中起源较早,部分内涵更是在魏晋时期的画论里便初露端倪。南齐谢赫在《画品》中说道:“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 ”即指出作画的微妙处恰恰在“不拘于物”的传神写照,在造型过程中势必需要舍弃一些非本质特征。但这种舍弃也不意味着对“求真”的放弃,只是这种“真”不同西方绘画中追求的“真” ,它更接近事物本质而非表象。

水墨画之山间风景

  在中国画的根基里,儒、道、禅思想互为渗透,形成中国独特的文化写意精神,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的美学体系。写意精神由笔墨传达,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语言,不仅体现出画家主观情感和艺术个性,更是中国写意精神“气韵”乃至“意境”的出口。从精神方面来理解,笔墨也是有意味的,它是心性于笔端的一种流露。宗白华说“用心灵俯仰的眼睛来看世间万物,会得出另外的境界” 。这种超脱和对“传神达意”的追求使得中国水墨画拥有变化万千的形态和无尽的想象空间。“写意性”可谓水墨美学体系中的核心精神,亦是东方文化的根性所在。他们共同作用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和心性思想。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们的人生历程生发于时代当中,创作审美也因而受到个人经历和社会潮流的影响,这种影响于作品中自然表露,作品因而天然地带有时代痕迹。跨度半个世纪的不同代际水墨艺术家们立足中国传统艺术土壤,从各自视角与文化观照出发,实践当代水墨概念的翻新与形式拓展。他们有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有的偏重现代水墨构成。他们在“个性与共性”“多元与主流”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写意精神的契合点,跨越年龄的集合将这种时间上的距离凝结为空间里的统一。

  在当代艺术观念语言实践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希望站在历史的高度再次品味东方水墨“写意”魅力,重新树立传统文化核心精神,认识中国画审美取向与艺术规律发展方向,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深入艺术精神层面,从东方特有的美学体系中寻求传统与当下转换的方向,延展写意精神与水墨力量!

延伸阅读:

王珂:谈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与教学

中国水墨画的基因与当下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