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华章——评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_音乐评论_音乐舞蹈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音乐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正文

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华章——评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

2024年12月29日,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出品的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首演。演出的14个节目涵盖了民族歌曲、舞蹈、器乐、音乐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的感染力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时光的文化之旅,让观众领略中华民族千年融合的深厚内涵。

《融聚千年》的整体架构独具匠心。从“序幕”到“尾声”,中间贯穿“古今共鸣”“万疆共美”“家园共筑”三个大的篇章。这一架构设计犹如一部编年体史书,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为蓝本,精心选取文物古迹、历史典故和千古诗词名作等,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一脉相承。

“古今共鸣”篇章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它通过古代文化元素的现代演绎,将古老的祭祀舞蹈进行现代编排,在保留原始韵律的同时加入现代灯光和音乐元素,使舞者仿佛从历史的尘埃中走来,又融入现代的舞台氛围。

“万疆共美”篇章则是一场民族文化的视觉盛宴。在这里,不同民族的特色舞蹈、音乐相互交融。维吾尔族的旋转舞姿与蒙古族的豪迈长调交相辉映,傣族的婀娜舞步与藏族的雄浑歌声和谐共鸣。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嫁接,而是基于各民族文化相通的文化基因,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内在逻辑。

“家园共筑”篇章将视角聚焦到当代,展现中华儿女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的精神风貌。以现实生活中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节目,如反映民族团结助力脱贫攻坚的音乐短剧,能够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各民族在共同家园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节目充分发挥中央民族歌舞团在民族文化艺术领域的艺术优势,将不同民族的器乐特色、舞蹈风格进行创新融合,展示了各民族在文化创造中的独特贡献,同时强调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核心主题。

这台演出让观众感受到了古今文化的强烈共鸣——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的审美观念激情碰撞,迸发出绚烂的火花。如器乐重奏《千载回响》中八千多年前的中原贾湖骨笛与各民族多种特色乐器共同奏响,《玉色》的舞者们将中华民族悠久的玉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今时明月》的歌声将诗词集句与现代音乐融合。

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在这台晚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盛世华彩》节目中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西域乐舞,《青春山河》里,各民族青年用充满活力的歌声唱出祖国山河的无尽魅力,《川流云响》的器乐合奏,奏响大好河山的和谐音韵,如同各民族文化在山水间的亲切对话。

演出还实现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路生花》音乐短剧结合了表演、演唱等多种元素,利用现代舞台技术如人屏互动、虚拟现实等增强舞台效果,如《万里驼铃万里波》通过舞台特效营造出丝绸之路的宏大场景,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随着节目的进行,音舞诗话《诗乐光华》舞蹈演员们灵动的身姿与歌手深情的诗词朗诵相得益彰,新民乐秀《绽放》奏响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独唱《你我共家园》深情唱出各族儿女血浓于水的情感,《鼓舞中华》则以磅礴的力量、振奋人心的鼓点,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尾声《寻迹千年》展现出当下音乐的活力与创新,又令人产生了某种怀旧的感觉。

晚会以当代青年在历史长河中探寻中华文脉为叙事线索。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在节目中通过青年主角的视角切换不同篇章,如在节目之间以古今对话的形式进行串联,使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并沉浸于晚会所构建的文化之旅中。

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如朝鲜族舞蹈的典雅优美、彝族舞蹈的热情奔放。在晚会中,这些舞蹈经过精心编排,在舞台空间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民族音乐的运用也别具一格,马头琴的悠扬、芦笙的清脆等,不同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和谐交响。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晚会充分发挥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优势。歌舞、音乐、音乐短剧等不同形式之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例如,在舞蹈编排上,既保留了各民族传统舞蹈的特色动作,又融入了现代舞蹈的创新元素,使舞蹈既具有民族性又不失现代感。在音乐创作方面,将传统民族音乐的旋律与现代音乐的编曲手法相结合,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的韵味,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晚会还巧妙地运用了现代舞台技术。人屏互动让舞台上的演员与屏幕中的影像实时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则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一个表现古代民族迁徙融合的节目中,观众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仿佛置身于古代的迁徙队伍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

当然,整场演出也有一些可以改进提高的地方,个别节目之间的过渡衔接略有不足。比如,富有现代感的情景合唱《青春山河》放在两个历史题材的舞蹈类节目中间,稍显生硬,在情景和叙事方面不够流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看体验。

不过瑕不掩瑜,整台节目充分体现了融通古今文化、融合当代审美的艺术特色。无论是古老乐器与现代音乐编排的结合,还是传统舞蹈动作的现代演绎,都在节目中得到了展现。晚会体现了从历史到现实、从各民族特色到中华民族整体的逻辑推进,如同构建一幅历史的画卷,艺术化地展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宏伟历史。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场演出不仅仅是一场音诗画,更是以艺术精心雕琢的历史之诗。它为展示中华民族“五个认同”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写下了艺术的注脚。

*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央民族歌舞团”微信公号。


(作者:黄宗权,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


延伸阅读: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音乐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发展

音乐剧《赵氏孤儿》:离“上乘”还有一步之遥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