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CCTV电视剧’微信公号”,查看网络文章,链接为:https://mp.weixin.qq.com/s/ZtCE7BTlJ3CuWUrg40xaSg)
中国走向繁荣昌盛,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这一切,在一百年前就露出了端倪,因为已经有人朝着这个目标出发了。
后来经过无数的艰难曲折,无数的流血牺牲,加入这支队伍的人是越来越多,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出了沉沉暗夜,迎来曙光。
是的,一百年了,这是中华民族觉醒、探索、前行的一百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凤凰涅槃——从沉沦到复兴,是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是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又是谁奋起前行,赴汤蹈火,探求救世之道?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的43集电视剧《觉醒年代》把一百年前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们回到当年出发的时间,真切感受何以出发的历史意蕴,值得品味,令人沉思,使人觉醒。
01 爱国心驱动下的思想觉悟
历史剧必须反映历史的趋势,必须显现历史自身的内在逻辑。
如果把历史写成多个偶然事件的堆积,那不过是描画了一些历史表象,不可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历史剧创作,就在于用艺术的方式激活历史,还历史以生命和灵魂,能够与历史对话。
《觉醒年代》写的是“觉醒”,一个民族的觉醒,在那个年代的觉醒。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决定着一个民族向哪里去。
这是“道”的探寻,“路”的选择。
《觉醒年代》艺术地反映了这个“觉醒”过程,讲清楚了中国先进分子是如何觉醒的,觉醒了什么,觉醒之后的担当与出发。
客观地说,反映这段历史难度很大,城头变幻大王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主义,各领风骚三五天,头绪多、事件多,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就是不同的景观。那么应当从哪个角度反映这段历史呢?
该剧的成功,首先在于宏观的整体的历史视野,紧紧抓住历史趋势这个大“势”,看不同阶层的人群在这个趋势中的作为与作用,这就抓住了历史的主脉,也构成了戏剧的主要矛盾:历史的不断沉沦趋势与先觉者扭转这种趋势的中外求索。
自1840年起,中国就陷入了溃败中的沉沦,前人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改变这种颓势,从洋务运动的新“技”,到戊戌变法的新“制”,均以失败告终,“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帝制,进入民国。民国怎么样?国人看到的是军阀混战以及复辟帝制的闹剧,民不聊生,中国仍然延续着这个被列强瓜分蚕食的沉陷趋势。
《觉醒年代》从1915年写起,时值北洋政府被日本胁迫签署“二十一条”卖国协定,激起了流亡日本的陈独秀等爱国人士和众多留日学生的愤慨,他们为国家的主权沦丧而忧心如焚。
如何才能救中国?路在何方?
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面对时局危机,重新思考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形成了一种新的认识,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理念落后了。
中国有三纲五常而缺民主与科学,民智不开,民力未发,故国力衰弱。
九州生气恃风雷,救中国首先要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传播新知识,造就一代新人,有新人才能建设新的国家。
这是中国文化界的一次新的觉悟。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的一批先进分子开始致力于思想启蒙,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思想、新文化犹如滚滚春雷在青年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剧的主线就是沿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脉络,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是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结果。
先进分子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学说,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唤醒民众的力量,只有民众的觉醒才是振兴中华的根本力量。
这是最彻底的思想觉醒,这种思想觉醒的结晶就是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产儿,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使命。《觉醒年代》贯穿着这样一条思想主线,完整地再现了这个思想的觉醒过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
02 由文及人的形象塑造
《觉醒年代》的故事是以文为缘,山南海北,五湖四海,或聚或散,皆因文章的思想而起。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多是由文及人,塑造了一大批真实的历史人物群像,形成了该剧的一个亮点。
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尤其是思想界、文化界的活跃人物,悉数登场,演绎各自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与作用。
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到章士钊、蔡元培、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沈尹默、陈望道以及所谓“复古派”人物林纾、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等学界名流,或唱和,或交锋,尽显一代学人的风采风骨,有学问,有立场、有性格。
最令人欣赏的是那一代学人的真性情,古风与新学相彰,人格与学问比翼,狷介旷达,书生意气,不违心,不阿世,心地磊落。
激进或保守,见解不同,辩论争鸣,客观上促进了认识的深化,也对双方观点的砥砺与修正大有裨益。
值得称道的是,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他们的对话或演讲内容,大多出自他们的文章或著作,是他们思想观点的形象化表达,准确地表现了这些人物的文化立场,真实可信。尤其是对林纾、辜鸿铭这些所谓“守旧”人物的形象塑造,不因人废言,很见功力,鲜活生动。
除了这些新文化运动中的宿将名流之外,《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批青年学子,他们就是直接沐浴新文化雨露成长起来的“新青年”: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郭心刚等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一代青年,后来大多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
这一代人的初心,就源自于当年的觉醒。
虽然在《觉醒年代》中他们还不是主角,但可以看出,这一代青年眼界开阔,志向远大,使命自觉,尤其是对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陈延年、赵世炎等青年形象的塑造,虽篇幅不多,但意气风发,精神笃定,颇具神采,给观众留下一代青年才俊的深刻印象。
还必须提及,陈独秀父子的形象塑造是该剧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陈独秀才气横溢,放达不羁,性格外向。他是思想家,更是革命者,因参加“二次革命”被通缉而流亡日本。东奔西走或东躲西藏,使他不可能照顾好家庭。儿子延年和乔年因父亲“不顾家”而对他积怨很深,多有不敬。该剧开篇就表现了父子的不和与疏远。但随剧情发展,兄弟俩成长并参与到新文化运动中来,他们父子成了同志,隔阂渐消,不仅儿子理解了父亲,父亲更感受到对儿子的歉疚无以弥补。
陈独秀送别儿子赴法勤工俭学那场戏,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流露,他知道儿子今后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父亲的感情,只能藏在心里而无以言表,默默瞩望儿子远去的背影,无声而有泪,令人动容。后来,陈延年和陈乔年在1927年和1928年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年轻的生命!
《觉醒年代》是第一次全面展示中华民族将开启新纪元的精神觉醒、文化觉醒的壮丽画卷,聚焦文化激荡、思想碰撞的风云际会,复现一个古老民族精神新生的阵痛与希望,视野开阔,形象生动,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创造。
(作者:张德祥,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张德祥专页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