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曾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地位。近日“两会”期间,关于加强"美育学"学科建设的提案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到大众面前。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关键,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至少具备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注重美育,是影视作品弘扬时代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反映青年风貌的内在保障;其二,在数字技术革命的跨屏时代,注重美育,提升审美素养,遵循美的规律,是影视作品在炫目的技术中保持清醒自我的外在约束。当下影视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此重要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激发创新活力,在数字技术变革的跨屏时代推行积极的应变举措。
《囧妈》剧照
跨屏时代已经来临
颠覆式变革的数字技术使电影进入到与众多影像形式共生互融的跨屏时代。数字技术变革对影视的强势介入,不仅将“历史的缺席”呈现为“现实的在场”,而且改变了观众和屏幕之间的关系,将观众拉入一个被电影、电视、手机屏幕以及交通工具的移动屏幕所包围的影像世界中,使受众置身于“跨屏”影像中并与其亲密互动。这种由单向呈现转向双向互动的变革,带来三方面的变化:影像的叙事模式,影像的呈现方式,以及影像的认知体验。这些变化触及到影视的生产、创作与接受的全过程,动摇了业已成型的影视理论与美学,冲击了传统的影视教育理念,并从根源上召唤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更迭。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观看影像的途径与方式,那当下出现的“跨屏”影像则实现了触碰影像的可能。依靠技术彻底打破戏剧的“第四堵墙”,使观众不再受空间局限,与影像的关系发生颠覆式改变。借用数字技术,实现虚拟空间、演员表演空间与投影空间的三重融合,这样的方式跳出了舞台空间的局限性,借用空间的拓展、时间的再现实现了历史的回溯与真实感的营造。
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契机
影视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让一个成熟的个体找到合适的话语方式,讲述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先进的技术只是实现故事的手段,只有凭借对美的深切感知、扎实的人文知识储备,才能讲出适应时代打动人心的故事。艺术学科的丰富多元与组合重构,可以有效提升影视人才的人文素养,而新文科建设的倡议与美育学学科建设的提案,正是为此提供了重要契机。
新文科建设为影视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学科促进和拓展的可能。它是高度综合性的,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等都会被纳入,并相互参照。“两会”期间提到的“美育学”同样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其内涵包括基本理论范畴、中西方美育实践及美育思想史,其外延较为广泛,涉及到美学、uedbet全球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和马克思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方法论。这些都为适应数字技术变革提供了最扎实的学科指引与“跨屏”基础。长久以来,影视产业中人才来源的多元化,已体现出学科的开阔、交融与包容的特征,在新文科的建设中,会出现大的学科门类——人文社会科学、美育学多样化的组合重建,同时亦会出现影视教育体系内部的学科交叉与重组,互动与借鉴。可以说,新文科学术背景下学科之间的交叉组合、优势互补、融通建构,为影视人才培养的知识更迭提供了助推力,也为当下影视教育适应数字变革建立了学科重组的基础。
如果说数字技术的变革为影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文科的新语境与美育学的新趋势则为其更新课程理念、改变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开阔性、综合性及建设性的大环境。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来说,这是一个天时地利的机会,更是一个影视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换代的契机。
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在数字技术变革的社会背景和倡导建设新文科的重要语境下,影视人才的培养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作出相应调整,在将培养“跨屏”人才设定为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应增设“美育学”学科、重点调整传统的影视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必修课方面,增设“美育学”学科,内容涉及基本理论及历史、美育实践与认知、美育与生活、美育与电影等,全面地补齐美育知识的短板、系统地教授美育的知识体系,提升美育专业素养。全面的提升青年学生的对美的鉴赏力与创造力。
对于传统的实践科目,诸如编、导、演、摄、录、美这样的基础科目来讲,要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外延,诸如全息影像之后,摄影机位置的变化,摄影的课程需要随之变化;对于表演来说,要增加演员在蓝屏前表演以及同CG动画合作的能力;同时,可以增设相应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接触新的技术。对于理论性课程,因技术变革使过去的理论与美学基础有所动摇,需要增加技术美学对于传统电影美学的冲击,重新界定“真实”“虚拟”“缺席”“在场”等诸多概念,同时对叙事理论做出补充。
选修课方面,在不改变培养计划的前提下,增设前沿专题课程,专门用于介绍新方法、新形式、新技术,为学生提供较为前沿的信息资讯与创新知识,让他们能在广泛的前沿学习中寻到兴趣,进而精专。
影视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该随电影技术革新、电影产业变化而适当调整。因此,在培养方式上应该具有多元化、灵活性、与实践紧密勾连的特点,将敏锐的影像感知能力、厚实的新文科知识储备、可持续的美感创造力、跨屏幕的制作技术作为影视人才的培养目标。
跨屏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更迭。尤其在倡导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契机下,应该通过增设美育学学科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换代,形成“以技术为先导,以产业为引领,以大需求为方向,以小需求为目标”的新兴培养理念。其中大需求是时代与国家的需求与召唤,是影视人才需要勇敢承担起的国家和社会责任;小需求,是具体到影视行当的需要,是影视人才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能够胜任的具体岗位。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跨屏时代,只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推动国家影视产业的前行发展。
(作者:康宁,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