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以“情”抒“志”,以“志”统“情”(茅慧)_戏剧戏曲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以“情”抒“志”,以“志”统“情”(茅慧)

2025-01-2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茅慧 收藏

每次观摩吴蓓编导的舞台剧作品,总是被一种扑面而来、直击内心的优雅情愫所浸透和俘获。如同她之前执导过的舞剧《半生缘》《北京人》《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画女情怀》《孟小冬》等,这次由她担任总导演和编剧的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又是一部以女性为表现主体的舞台艺术作品,尽管这次是通过曹雪芹这位倾心抒写女性的男性作家视角来呈现。而这第一印象,就使人对《曹雪芹》这部剧另眼相看。

(图片来源:“北方昆曲剧院”微信公号)

古典名著《红楼梦》可谓家喻户晓,长期以来,作者曹雪芹与其呕心沥血之作呈一体两面,情意相连流传至今。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由北方昆曲剧院出品、演出,自2022年首演登上京城舞台,便获得当年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经反复推敲打磨,两年后的2024年岁末又获得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精品剧目资助并再现京城,在中央歌剧院上演,为隆冬时节的北京舞台平添一番“大戏”热,在京城红学迷群体中也口碑上佳,颇被认可。

众所周知,名著《红楼梦》几乎写尽封建时代重重枷锁中的女儿心、女儿情、女儿命。书中所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更是道出曹雪芹悲天悯人的哀叹,也吸引人们探究他的“痴”如何?“味”几许?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聚焦于曹雪芹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钩沉出他短短48年生命历程中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履历,提取出虚实相映的典型情景,以曹雪芹的悲悯情怀贯穿全剧,以“情”抒“志”,以“志”统“情”。全剧由4幕组成。第一幕“隐志”,从曹雪芹隐居北京西山为起始,此时已届中年的曹雪芹回顾幼年的家族温馨、朝堂倾轧、世道腐朽,思念心中青梅竹马的“芳卿”,在无限的孤寂中欲将“一把辛酸泪”化作“满纸荒唐言”,他要以荒唐之故事揭露封建世道的腐败、衰残与无情;又要把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赋予一个又一个“水做的”女儿家。第二幕“书怀”,直接用“戏中戏”的方式,将《红楼梦》中的“家法宝玉”“宝黛惜情”“黛玉葬花”“金玉良缘”等经典段落推向前台。其中,吴蓓选择“家法宝玉”这个情节段落,意图折射曹雪芹对道貌岸然封建礼教的痛恨和反抗精神;表现“黛玉葬花”这场戏则非常唯美,以舞台复合性艺术和技术手法,烘托“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情操,也是曹雪芹不渝心志的浪漫化表达。

第三幕“绘愿”回到真实世界,曹雪芹在友人帮助下,与芳卿重逢终成眷属,一边过着简朴自由的郊野生活,一边用自己的风筝技艺救助乡亲,让人看到曹雪芹是多么感念苍生、体恤百姓。第四幕“逝情”中剧情极具反转,一介文人书生的恬淡生活却被“文字狱”最猖獗的朝代所摧毁,即将完稿的《红楼梦》遭到封建卫道士的抵制和官府查封,曹雪芹的一生心血被击碎;屋漏偏逢连夜雨,从天而降的瘟疫夺走了他幼儿的生命。双重打击让曹雪芹一病不起,终于在无限的悲愤和怅惘中,于除夕之夜告别人世。

纵观全剧故事,前两幕可谓是“虚描”,着力渲染曹雪芹感情丰富、爱憎分明的精神世界,表达他超脱个人的人生阅历,充满隐喻地和盘托出他至真至性至情的同理心、共振情。后两幕可谓是“实写”,通过曹雪芹与亲友、乡亲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人物关系,建立起曹雪芹鲜活的真实感、生活态,使人感到他不仅是一位才华卓绝的文学家,也是痴心专情的好夫婿;既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真朋友,更是一位救民济世的好先生。

从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一剧的剧名定义“音舞诗画”,便能觉察到这部剧从形式上就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昆剧作品,跨界融合是其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和亮点。虽然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艺术的跨界融合已然是众多创作者创新表达的常用手段,但是对昆曲这种有着数百年深厚传统的表演艺术,在其稳固程式上搭建“破界”的支点支架,实属巨大的挑战。当然,跨界融合并非目的而是手段,目的的清晰和明确,是跨界融合能产出卓越艺术效能的前提和基础。吴蓓在谈到这部剧的创作理念时,特别强调在戏剧结构上主要采用了两种时空——“现实时空”和“心理时空”表现相交织的手段。在现实时空的叙事中,有人物韵白、昆曲演唱构成人物之间的交流,有事件的戏剧性推进;而在心理时空的表现中,更注重音乐和舞蹈的运用,通过交响乐的加入、多种舞蹈形式设计,营造出更为丰满的诗化意境和情感氛围。比如,第一幕中芳卿出场时的群舞是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表演,身穿黛色舞裙的舞者,在轻盈旋转与水袖抛拂中,烘托出芳卿出场如“天仙下凡”般的梦幻感。第二幕中宝黛定情的双人舞,在保留了昆剧身段雅致温婉的同时,又适度编织进双人舞舞姿,使得人物形体的表现力大大强化,使宝黛情感的表现既有昆曲身段行云流水般的顺畅,又有舞蹈肢体的强烈动情。此外,在“黛玉葬花”“家法宝玉”“金玉良缘”等段落中,都充分发挥了舞蹈的作用。

在全剧的首尾两端,吴蓓还特地设计了一位名为“序曲女”的角色,猛然看去,她好像黛玉,但其情志明显更为超然,演员在扎实而流利的昆曲圆场步上,优雅地舒展双臂上的轻纱,轻飘曼舞宛若幽兰,这个形象寓意着曹雪芹对女性美好生命的赞美和珍重,同时也体现出昆曲抒情、写意、唯美、雅致、简约的特质。舞蹈的加入为戏剧故事的舞台化呈现增添了视觉传达的浓墨重彩,舞蹈美感本身也修饰了戏曲行当的“做”与“打”,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新鲜感和冲击力。

总体来看,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无论是从戏剧的主题立意、剧情结构,还是形式构成、视觉传达,都充满了艺术的自觉和创新的能动。


(作者:茅慧,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茅慧专页

深耕“两创” 绽放新姿——新时代舞蹈艺术揽胜(茅慧)

茅慧|品“2023全国优秀青年舞蹈人才展演”(一)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