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背景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生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升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更新、熔铸而成的文化形态。可以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强调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民族文学中蕴含着丰厚的红色文化基因。各民族作家沉浮在中国的革命斗争历史中,他们在创作中通过民族视角,表现民族生活,并以自己的所观所感创作出反映革命历史、高度凝练革命意识、对人们的思想价值塑造具有启迪性的文学作品。例如现代文学中,满族作家老舍创作的戏剧《四世同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创作的小说《茫茫的草原》、维吾尔族作家黎·穆塔里甫书写的《战斗的姑娘》等;还有当代彝族作家李乔的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壮族作家陆地的小说《美丽的南方》、京族作家李英敏的《椰风蕉雨》,以及诸多获“骏马奖”的文学作品等,表现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此外,还有大量的民族作家创作的新诗,也构成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壮族年轻诗人韦杰三就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大量新诗,1926年他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清华大学为他编印《韦杰三烈士集》,收入他所创作的新诗57首;满族作家、诗人端木蕻良的诗歌《嘉陵江上》、侗族诗人苗延秀的《颂离休将军》、朝鲜族诗人金成辉的长诗《说吧,长白山》等,这些诗歌中同样融显着高度的革命斗争精神,呈现出红色文化的外化表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红色文化孕育和成长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志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重要根基。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体现在各民族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以民族特有的情感方式、语言习惯等来表现其民族风格,特别注重人物形象和民间艺术的史诗传统,并在其中融以革命斗争的图景描绘,这就让民族文学的革命书写丰富了红色文学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红色文化的民族化特征。此外,红色文化与民族传统相互阐发,既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国家观念、爱国主义,同时也表现人道主义的文化情怀,在书写中显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光华。
民族文学经典是各族人民在文化和文学发展中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民族政策的生动呈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下,通过对民族文学经典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在民族地区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红色文化资源,探究民族文学经典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表现出来的特性,阐释其独特的精神价值,研究民族文学经典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生成机制、互动关系、传承模式等问题,探索经典化的实施路径,可以有效推进民族文学精品的生产和传播,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自信铸就红色精神根基。在民族文学研究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有助于汇聚民族智慧、彰显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各民族的磅礴伟力。
(作者:黄晓娟,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