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学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xb.whb.cn/html/2021-04/29/content_1060932.html)
以审美姿态讲述脱贫攻坚的“硬核”故事
——评王国平报告文学《一片叶子的重量》
区别于一些虚构或非虚构作品“正面强攻”脱贫攻坚工作的写法,《一片叶子的重量》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凸显了王国平在题材和主题处理上的深思熟虑。同时,本书在叙事上显示出少有的精致。
(书封图来源于豆瓣)
假如不读《一片叶子的重量》,也许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会认为“安吉白茶”和其他名茶一样,千百年来被当地茶民世代种植;而实际却是,1982年才从一棵古茶树上剪取茶穗扦插繁育,1987年开始在黄杜村推广,渐渐有了如今的鼎鼎大名。不仅如此,种茶的产地也由浙北安吉扩大到湖南、贵州和四川数十个贫困村,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产业。从一棵老树开始繁衍出星罗棋布的茶园,由名不见经传到响亮的市场品牌,再从一地拓展到数省。这背后发生了什么?作者王国平深入核心产区,还原了白茶产业如何绿了一片土地、富了几方百姓的全过程;遍访三省四县,揭开了黄杜人靠着“两橫一竖,一个字,干就是了”的奋斗精神摆脱贫困奔小康,和致富不忘党恩、为脱贫攻坚大业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与精神奥秘。
记录黄杜村发展白茶产业过上富裕日子和捐赠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的全过程,为历史变迁寻找和镌刻时代生活的印记,是作品的主要情节支撑。作者的叙述大体上采用了设疑与解疑的结构,在序章中先对黄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括性描述,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恬美画卷,点出“黄杜行动”的主题不仅体现了脱贫攻坚的新思路,也代表着乡村振兴的新方向;之后追问本源,以茶为线索追踪建成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美丽黄杜”的曲折历程。叙述过程对大进程的讲述是线性的,但在具体情节中则采用对比的手法,交替描写当下和过去的生活状况,展现出新生活对旧日子的完美超越。作者观察和感受到的黄杜村的变化,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农村“山乡巨变”的缩影,其发展现状和理念也满足着社会对未来中国农村的想象。
“黄杜行动”的一大亮点,是富裕起来的黄杜人不忘报恩,主动提出无偿捐赠茶苗回报社会。这成为作者叙述的另一个重心,从提出建议到向北京求助,从茶农热情捐苗到选派人员考察选址,从长途跋涉不辞辛劳指导栽种到“技术帮扶天团”时刻在线有问必答的咨询,写出了黄杜人宽广的胸怀,也从侧面表现出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全社会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的澎湃热情。
报告文学的写实性特质使这部作品有了记录时代的作用,也起到了普及知识的作用。作者在传播茶文化,厘清“安吉白茶”作为一个茶种的历史之外,连同种植、维护、采摘和加工等的专业方法也娓娓道来。而将这些客观性的素材统合成一部充满感召力的文学作品,靠的是黄杜人种茶致富的饱满激情和以茶报恩的崇高精神,这是作品最核心的叙事目标——更可贵的是,作者注意到,这些情感因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生发出来的,以此写出了脱贫攻坚给人带来的成长性因素,即被采访的卢博士所说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最根本的也是需要率先做的,应该是发挥理念的先到作用,激发农民的脱贫意识和致富愿望,从而为农村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作者从盛阿林、盛振乾、叶海珍等在初期起过决定性作用的人入手,寻找促进黄杜人接受新的生活观念和致富理念,敢种白茶的原因。叶海珍入户做思想工作多次被冷落也不气馁,盛阿林率先冒着风险带头与人合作建茶园等。在政策引领下,正是有这些为群众着想、有担当、肯作为的引路人,他们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与群众过好日子的愿望碰撞在一起,才形成了改变黄杜人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成为支撑全书的气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着重表达的另一个转变是黄杜人怎样实现了自己富裕后想到慷慨解囊回报社会的思想提升。作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抓住了达成这一愿望的根本,盛阿林在上级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反思种植白茶发家致富的历程,深刻体会到了没有党的政策和扶持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的必然逻辑,由此生发出了“感恩”的想法。作者紧紧围绕村两委干部发挥“往前站、向我看、带头干”的表率作用下笔,全方位表现了在他们的带领下黄杜茶农争先恐后捐苗扶贫,以一枚小小的茶叶彰显人间大爱,促成脱贫攻坚的“黄杜行动”,引发社会广泛赞誉的故事,有效地提升了作品的主题意蕴。
区别于一些虚构或非虚构作品“正面强攻”脱贫攻坚工作的写法,这部作品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凸显了作者在题材和主题处理上的深思熟虑。同时,在叙事上显示出少有的精致。一方面,作者用短句子、小段落和轻松的对话语调叙述营造出美妙意境;另一方面,白茶产业的发展既是脱贫致富的举措,也是修辞中的象征物。“安吉白茶”从那棵“老茶祖”身上剪下的扦穗开始蔓延到三省四县数不清的茶树,莫不是黄杜人摒弃狭隘观念,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搭把手”的诗意映照。“天地精神一株茶”,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诗意呈现,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也化解了报告文学因为深度切入现实而造成的严肃感和沉重感。
(文中图片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于忠辉,笔名桫椤,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协特约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