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自此,“三大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共同面对的重大理论命题。艺术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中国艺术学的“三大体系”建设,乃艺术学界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艺术传统悠久,积淀深厚,音乐、美术、书法、戏曲、舞蹈、设计等门类皆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相关的考古发现与史料文献数量惊人,中国古代涌现出的各门类理论著述不胜枚举,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学“三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根基。百余年来,一代代中国学人付出了艰辛努力,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艺术学的学术体系已颇具气象。
“三大体系”之中,学术体系是核心。学术体系是指围绕系列重要主题形成的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知识和理论,其中,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命题等体现了学术思考的深度和智慧,具有支撑作用,处于关键位置。学术体系还表现为相关的代表性学者、学术流派、重要论著以及评价体系等要素。本文以学术流派为例,讨论中国艺术学学术体系的建设情况。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网,摄影:邹君栋)
中国艺术学派的传承
学派是有着共同或相近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学者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学派一般具备得到普遍认可的代表性学者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一个学科的研究力量和受关注程度。艺术学界形成的学术流派,同样体现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论创造力和学术影响力。
客观地说,在中国艺术学百余年的研究历程中,形成的学派并不多。晚清至民国时期,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引入了西方艺术学,他们学兼中西,研究领域广泛,如王国维在甲骨学、文学、戏曲学、诗学、红学等领域,皆具开拓性。这批学者成长于特定的历史际遇,往往是“但开风气不为师”,没有形成学术流派。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相继成立了众多艺术类高等院校以及专门性研究机构,中国艺术学研究走上建制化,步入了正轨。艺术学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名家大家辈出,出现了若干为学界认可的学术流派。
戏曲学领域有“前海学派”之说。“前海学派”指的是以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戏曲研究群体,因其当年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前海西街而得名。这个群体遵循共同的学术理念、学术方法,并出版了以《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为代表的一批影响较大的论著。“前海学派”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戏曲研究中,强调戏曲发展的多元因素,肯定人民群众在戏曲艺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在研究方法上,“前海学派”坚持理论研究与戏曲舞台、戏曲演员密切联系,使理论贴近戏曲行业、贴近戏曲创作演出实践。
音乐学术界推举“杨黄学派”。“杨黄学派”发端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以杨荫浏、黄翔鹏的学术思想、治学理念为典范,聚焦于音乐史学研究。“杨黄学派”注重资料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学术旨趣与“前海学派”深相契合。
21世纪以来,艺术学研究持续升温,尤其在2011年,艺术学脱离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研究者相继提出建立艺术学中国学派的主张。如在影视领域,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中国动画学派引起了世界性关注。2010年以来,黄会林等学者提出了“第三极文化”“共同体美学”“电影工业美学”“中国电影伦理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并自觉转向以“中国电影学派”为轴心的中国学术体系建设。他们一方面强调中国电影的本土性与主体性,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构建中国电影学派这一理论体系,使中国美学精神融入艺术理念之中。此外,还有中国音乐学派、中国舞蹈学派、中国艺术学理论学派等提议。
需要看到,在中国艺术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尤其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术流派并不多见。这一困境也体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还有待继续努力。
艺术学学术体系建设的未来指向
整体来看,艺术学研究在上百年的历程中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在史、论、评等领域,出现了一大批经典性著作和代表性学者。在戏曲、音乐等领域,甚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流派,中国艺术学的学术体系建设已蔚为大观。
不过,各门类的发展并不均衡。中国音乐学、戏曲学等历史积淀深厚的学科,研究队伍庞大,研究成果丰硕。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专题史的研究,皆非常丰富,其史学学术体系的建构已经基本成熟。此外,像美术学、舞蹈学、话剧学和影视学等学科,亦有大量史学著作出版,学术体系的架构亦基本成型。曲艺学的成果则相对较少,与中国悠久的曲艺传统不相匹配。在各门类研究中,同样存在一些共通性的问题。第一,戏曲、音乐、舞蹈等门类的史学研究,过于偏重古代,对于近代和当代的研究尚显不足。第二,古代艺术史研究偏重于某些时期,对另一些时期关注不足。第三,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第四,在学术研究中,存在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或过于倚重西方理论的现象。针对这些共通性问题,在今后的学术体系建设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艺术学术界应加强学术史研究,培养史学意识,拓展学术视野,寻找短板,认清不足,有针对性地弥补与完善。在具体研究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丰富史料、增强史识,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理论研究者除了往后看,研究史学还应多关注当下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现象。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增强问题意识,为理论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论滞后于实践,无法有效指导实践的窘境。
三是艺术学术界应注重提升原创意识。面对渊博厚重的传统与异彩纷呈的当下,应入乎其内,脚踏实地,加强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讲述中国故事、能与世界对话并为外界所认同的原创性理论,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四是艺术学研究者应具有跨学科意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相通性,如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皆能为艺术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有助于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论断,在更广阔的视域中理解艺术。因此,研究者应放开眼界,向其他学科借鉴与学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与建构目标及评价标准研究”(23ZD01)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修建,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