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与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反思_理论前沿_政策理论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西方传统与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反思

2016-08-09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田朝阳 连雅芳 收藏

  内容提要:分析了中西方传统艺术与园林设计的原型、方法、作品、思维方式、结果、自然观,并对西方现代构成理论和空间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评价。发现西方现代构成理论与西方传统艺术、园林设计理论一脉相承,依然是孤立、静止、片面、局部的二元论世界观,其本质均为忽视自然存在的图面设计方法。西方空间理论关注物理空间的研究,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其空间观念难以达到“意境”层次。西方现代构成理论和空间理论在园林设计等空间设计和教学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应该引起业界的重视。中西方园林设计方法的差异在于追求整体的“境”和追求局部的“景”。

  关 键 词:风景园林 现代构成理论 现代空间理论 图案设计 空间设计 “景” “境”

  作者简介:田朝阳,1963年生,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郑州 450002;连雅芳,1987年生,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郑州 450002

  西方现代空间理论家,基于对空间的物理属性的解读,提出了功能空间、通用空间、灰空间等一系列空间理论,并将它们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关于中西方传统园林的设计方法,王绍增教授曾经发表过一系列研究文章,指出:西方园林设计起源于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和古希腊的建筑设计,基本方法是在平面上制图;中国园林起源于创造一个真实或模拟的自然式的生活环境或是与大自然对话的空间,基本设计方法是在现场真实时空中“相地”、体验和构思;因此西方和中国各自走上了“图形设计”与“时空设计”“叠图法”与“简易科学法”不同的设计路线;他还特别强调:美术与园林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纯艺术是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媒介,而设计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耗费大量资源、财力和影响生态环境的人居环境设计,更不适用直接套用美术理论,而这正是当下主要设计潮流的根本症结-3。

  杨锐老师最近在《中国园林》上发表了《论“境”与“境其地”》的文章,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风景园林的核心范畴概念“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并提出现代汉语“境”拥有空间、时间和人的三重复合字义结构,为在理论上破除对单纯关注实体艺术和空间物理属性的崇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目前,基于西方现代“平面构成”的“立构”“色构”“空构”理论和方法,成为所有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训练体系[6]。将原产西方的基于单纯对“有”的追求的平面设计理论、方法强行应用于追求“有无相生”的中国园林设计领域,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将基于空间物理属性的现代西方空间理论奉为空间设计的“圣经”,应用于有着数千年诗境追求、数千年诗境城市、聚落、园林历史的中华民族之“诗意国度”的“诗境”空间设计,无疑是一种倒退,甚至可能毁掉本民族已有的“诗境”空间。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探索适合中国“境”的设计方法,希望得到前辈和同仁的指正。

  1.中西方古代艺术与园林比较

  1.1 原型和构图原理的比较

  西方园林的原型是规则的园圃或农田,它们也是镶嵌在大地基质上的异质的“图案”或“图形”。即使在西方风景画起源地荷兰,其典型风格“下沉式园林”实质上是对围海造田人工景观的赞美,整体来看,它们是镶嵌在海洋、海滩基质上的异质的“图案”或“图形”。在五彩缤纷的西方现代园林流派中,从马尔克斯(oberto Burle Marx)到屈米(Bernard Tschumi)很大一部分依然是在地面上制造图形为出发点,只不过不再以规则的几何图案为目的。

  中国山水画源自大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大自然的微缩,画一片山水在纸上,无所谓“图”与“底”。中国园林的原型是自然,是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结果。《园冶》相地篇中,针对不同的背景,采取不同的构园策略,与背景基质相结合,不会有“异质”的感觉,更不会追求规则的“图案”或“图形”。

  不同设计思维和方法下产生不同作品。着眼于“有”的西方古典园林作品,以建筑、花坛、花园等规则“图案”为创作目的。着眼于“无”的中国传统园林作品,以空无的中心水面或庭院,可供活动和思虑的空间,以及“有无相生”的景物和环境为创作目的-1。

  1.3 方法的比较

  西方的透视原理,无论一点、两点还是三点透视,依然是静态的观察,没有时间的介入,永远都不会有动态的感觉。然而,真实世界的事物在人的观察中是联系的、变化的、立体的、整体的,透视法无法克服孤立、静止、片面的弊端。中国式“入境设计法”则注重实际感受,一切从变换、动态、真实和多元化的现实空间出发。中国人发明的散点透视,力图在一幅画面上表达“高远、深远、平远”的不同视野,同时介入了时间要素,提供了一定程度上克服纸上绘画难以解决的活动与定点,时间与静止的矛盾的途径。

  1.4 思维方式的比较

  西方艺术,无论是风景画、园林还是建筑,均着眼于“有”的创造,是一种“加法设计”,即在“无”上增加“有”。《老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8],是对中国空间理论的最精炼的表述。中国山水画、书法中的“留白”、园林中的“中心水系”、建筑的“空”与流动,均是对“无”的追求与“有无相生”辩证思维的产物[9]。

  1.5 设计目标的比较

  “图案”是西方传统园林的目标,“境”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目标[1]。不同的设计方法产生不同的感觉效果,“图案”追求的主要是视觉效果,“境”追求的是综合感觉的空间,两者的层次不同。

  1.6 世界观的比较

  西方古典园林的原型是园圃或农田,其形成过程是首先清理现实自然中的植物、动物,然后消除山、水,平整土地,修筑规则式的田埂和灌溉系统等人工景观。在古代西方人眼中自然是不美的,必须消除,完全人工设计、美丽的大地相对于周边自然像一块嵌入的“图案”[10]。中国园林是师法自然的结果,其形成的过程是尊重地形、植物等已有自然要素,增补少量人工设施,自然和人工园林融为一体。

  2.西方现代构成理论的剖析与反思

  西方现代平面构成理论是现代艺术与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诞生于20世纪初期,却与其古代的艺术和园林设计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拥有共同的原型、方法、思维方式和自然观。

  2.1 现代构成理论的原型和构图原理

  现代构成理论的点、线、面、体、基本形和骨骼等要素,与其说是来自对自然的抽象,不如说更像西方人工景观的灌溉农田中的水渠、成行的作物、地块、生产道路的变形,或者直接搬用美术或建筑的形体。因为,自然界由于多因素长期的共同作用,中观上几乎不存在如此规律、规则的元素。现代冷抽象的鼻祖蒙特里安的画就来自其家乡荷兰的人造海田景观[11]。构图原理是在规则的、平面的、空白的图纸上,构建各种图案(图5、6)[12]。

  2.2 现代构成理论的思维方式

  构成理论都是对“有”的设计。基于平面构成的色彩构成加入了“色”与“彩”的要素,基于平面构成的立体构成加入了“块”或“体”立体要素。基于立体构成的空间构成虽名为“空间构成”,但实际上还是从“无”到“有”的思维路线。整体来讲,现代构成理论是一套“加法设计”。

  2.3 现代构成理论的设计效果

  现代构成理论思维着眼点在“图案”“图形”的“视觉美观”设计,所以,对于绘画、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雕塑设计等着眼于“有”的应用领域,具有切实可用的价值。但是,目前的建筑学、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专业等空间设计专业,整套移植了构成理论和方法,大学生们经常在空白的纸上,无限制地增加“有”的元素,然后生硬地把平面构图直接转化为园林平面,却发现并不适用,有时还适得其反。为此,布鲁诺·赛维曾对建筑设计采用平、立、剖3类平面图给以严厉批判[13],因为它难以表现“空间”效果,由此后来导致“图底关系”思维方法的出现。

  同理,基于构成理论和方法的园林平面、立面、剖面图纸,注重实体园林建筑、山、植物等“有”的设计,忽略了空间的实用意义。“负空间”“消极空间”“外部空间”等概念的提出正是空间设计领域对构成理论的反思、质疑和反叛。西方又试图通过“图底转换”消除构成理论思维的在空间设计领域的副作用。殊不知,2 0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了“知其白,守其黑”“有无相生”。中国古代的阴阳图为完整的一体,根本不存在图与底的关系。而西方的人脸和杯子图虽然“图”“底”难辨,依然是泾渭分明的“图”“底”二元论的代表。可见,中国空间思维是何等睿智而早熟。

  现代构成理论是西方古典“图面设计法”的延续,很难达到西方LA的原初目标——“景(-scape)”的效果。更不可能达到中国传统园林的目标整体——“境”的境界。只有运用中国传统的“时空设计法”才能实现“知其白,守其黑”“有无相生”的整体“境”的效果。

  2.4 现代构成理论的自然观

  与“图面设计法”一样,西方现代构成理论,无视已有的地形、水、植物等自然元素,将场地当成一张平面的白纸,追求人工元素“有”的设计。

  3.西方现代空间理论的剖析与反思

  西方现代空间理论,与西方现代构成理论一起,相辅相成,组成了包括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在内的现代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然而,西方现代空间理论偏重于物理空间的属性研究,缺乏时间要素,忽视人的精神感受,与中华“诗意国度”的人文情怀相去甚远。

  3.1 西方现代空间理论的历程

  回顾西方现代空间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有益于认清其本质[14]。

  功能空间:“功能空间”是指有着明确的实际“器用”功能的空间,由莱特根据老子《道德经》中“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首次提出。柯布西耶提出“住房就是居住的机器”,将建筑空间的实际“器用”目的和功效走入到极端。赛维曾根据有无内部空间作为建筑的评价标准,将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农神庙排除在建筑之外,称之为“构筑物”。

  全面空间:“全面空间”又称“通用空间”“万能空间”,指可以通用的较大空间,其内部是被固定的墙体划分成的若干个空间。最早由密斯·凡·德·罗提出,对20世纪建筑界有着重要影响。密斯的“克朗楼”,就是“全面空间”的诠释。数千年来,中国的建筑空间一直都是“全面”“通用”“万能”的空间。

  灰空间:“灰空间”最早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指介乎建筑室内封闭空间与室外开放空间之间的中介与过渡的空间。无疑,“廊”是这一概念的起源。“灰空间”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建筑内外空间的隔阂,使人们产生一个心理上的转换的过渡,有一种驱使内、外空间交融的意向,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对话,有利于“意境”的生发。“灰空间”在“功能空间”基础上显现出一定的“诗境”味,不过,其提出者更多是针对空间形式而言的,并没有明确表明其中的人的情感因素。

  场所空间:“场所空间”来自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关于“场所精神”的理论。“场所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文化积习和历史积淀下形成的具有时空限制的外在意义空间”。蕴含“场所精神”的“场所空间”,既有实用性功能,又有比“灰空间”更明确的人的精神情感方面之属性,因而显现出较多的“诗境”味。

  流动空间:“流动空间”由密斯提出,代表作是1929年的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流动空间”概念在西方是全新的,以至于它的提出震动了当时西方建筑界,但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则类似概念古已有之。中国建筑与园林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隔扇、屏风、漏窗、门洞及花墙等方法,使景色似隔非隔、似隐还现、虚虚实实,“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方寸之地中的千山万水就是中国园林对“流动空间”出神入化的理解与应用,表现出无尽的生气和如梦似幻的感觉,创造出意远境深的园林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他空间类型相比,“流动空间”显示出最浓的诗意韵味。虽然“流通空间”概念和中国造园艺术有惊人的共通性,诚如密斯的理解,他的“流动空间”是与中国造园艺术在哲学底蕴上是全然不同的,是理性的、秩序的、实用性的,而中国园林的“流动空间”是有意涵的、自由的,是在自然中的闲庭信步,因而是“诗味”的。

  3.2 从“功能空间”走向“诗境空间”

  从以上对“功能空间”—“全面空间”—“灰空间”—“场所空间”—“流动空间”的回顾,基本上表达了西方现代空间概念发展的方向:即空间概念包含人与空间的协调程度和人之情感参与空间营造的深度,依据这种程度和深度的不同,大体显示出了一种空间“诗味”的递增关系。理解和构建空间,如果仅从实用的、工具的角度,或者仅从物理的、数学的、技术的、工程结构等客体性的角度,亦或仅从形式的、装饰的等主观性的角度出发,都不能将它们统摄在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整体意义之中[14]。

  梁思成、林徽因林在1932年就提出了“建筑意”的概念,比舒尔茨提出“场所精神”要早30多年。相对于“场所精神”,梁思成、林徽因的“建筑意”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吴良镛先生认为“建筑意”不但包含了“场所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且更具有中国文化的意义,他说:“这(场所精神)是西方的理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可以称之为‘场所意境’。就建筑来说,梁先生首创的‘建筑意’一词,实在是更加精辟而切题了。强调‘意境’,彰显出了中国的文化和美学精神,再与诗词、书画的意境并提,更道出了建筑意境的精义”[15]。

  纵观中华大地,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聚落与城市往往有诗同在。有诗境表现的中国传统建筑,建筑与诗文互证互显已成为久远的传统;有诗境化身的中国园林,园林兴造与欣赏就是诗的建构与感悟;有诗境意蕴的中国传统聚落与城镇,传统聚落和城市如同一首首写在大地上的诗篇,九州大地处处留有聚落与城市的诗意图景,充斥着“八景”的命名和诗句。这就是“中国式”规划设计营建,其可贵品质在于它那无尽的“诗境”之美,也反映了在诗学文化精神的浸润下,中国人对于诗境的生存空间之不懈追求。基于此,刘晓辉博士明确提出“诗境空间”的概念[14],这是中国人又一次对西方空间理论反思与反叛的结果。

  3.3 从“诗境空间”走向“境”与“境其地”

  面对西方空间理论体系的强势侵入和泛滥,中国的人居环境建造者一方面努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一方面经历了几代人、近百年的集体探索和思考,最终由清华大学杨锐教授提出了系统、全面、完整的“境”理论体系,终于完成了从“建筑意”的朦胧意念到“诗境空间”的概念提出,再到整体“境”的庞大空间建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正如王绍增教授所说,“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源于中国的理论体系不应纯粹由中国人提出。基于中国哲学和历史的所谓“中国理论”不应是中国私有的,而应该是世界的,所以具有深厚中国文化修养同时又有留学经历并大量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学者,是最有可能作出这种贡献的。”以此为转折点,某些人动辄“言必称希腊”的现象应该逐渐收敛了[16]。

  4.结语

  中国园林设计方法源于追求“有无相生”的整体“境”,西方园林则是追求单纯“有”的局部“景”。西方现代构成理论与西方传统艺术、园林设计理论一脉相承,依然是孤立、静止、片面、局部的二元论世界观,其本质均为忽视自然存在和时空演变的图面设计方法。现代构成理论作为着眼于“图案”“图形”等“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更适用于美术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追求视觉美观的领域。西方现代空间理论主要关注空间的物理属性,即空间的形态,而对空间的精神意义关注不够。用“境品”来评价的话,最多达到“物境”或“情境”,难以达到“意境”的层面。因此,单纯采用西方现代构成理论和空间理论用于园林等空间设计和教学,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应该引起业界的重视。

  而园林设计的核心是对空间的设计,即对“无”和“境”的设计,更宜于采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入境设计法。在乡村、田野、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尺度和层面上,以“境其地”为目的的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会有更大的应用价值。现代以资本增殖为利益背景,强调艺术构图的视觉设计和物理空间设计的西方景观和建筑艺术理论,并非毫无价值,但最好可被允许存在于不到地球表面1%的一小块地面上,人类应该力争让绝大部分土地尽量接近自然的面貌和属性,未来属于以“造境”和“理境”为核心的中国式风景园林。

  原文参考文献:

  [1]王绍增.关于中国风景园林的地位、属性与理论研究[J].中国园林,2014,30(5):15-22.

  [2]王绍增.从画框谈起[J].中国园林,2006,22(1):36-37.

  [3]王绍增.论中西传统园林的不同设计方法:图面设计与时空设计[J].中国园林,2006,22(6):18-21.

  [4]王绍增.叠图法和简易科学法[J].中国园林,2010,26(8):36-37.

  [5]杨锐.论“境”与“境其地”[J].中国园林,2014,30(6):5-11.

  [6]王琪.建筑形态构成审美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出版社,2007.

  [7]刘滨谊.寻找中国的风景园林[J].中国园林,2014,30(5):23-27.

  [8]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9]李耳.道德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10]朱建宁.西方园林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1]王昌建.西方现代艺术欣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2]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M].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李晓辉.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重庆:重庆大学,2010

  [15]萧默.建筑意(第一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