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博物馆展示工美作品适得其所_文艺政策_政策理论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uedbet全球体育政策>正文

国务院发布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博物馆展示工美作品适得其所

2017-03-31 阅读: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雅昌艺术网 收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办发〔2017〕25号,以下简称《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计划》指出,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要求,要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计划》提出,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展示交易平台;加强行业组织建设,鼓励地方成立传统工艺行业组织;《计划》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落实支持政策,将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要求,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特制定本计划。

  本计划所称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

  一、重要意义

  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工艺门类众多,涵盖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目标。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到2020年,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

  (二)基本原则。

  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维护和弘扬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价值。

  坚守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倡导专注坚守、追求卓越,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品质革命,加强品牌建设,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激发创造活力。保护广大手工艺者个性,挖掘创造性手工的价值,激发因材施艺灵感和精心手作潜能,恢复和发展濒危或退化的优秀工艺和元素。

  促进就业增收。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坚持绿色发展。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合理利用天然材料,反对滥用不可再生的天然原材料资源,禁止使用非法获取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实施动态管理,鼓励地方参照建立本级的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列入振兴目录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各地要通过多种方式,为收徒授艺等传统工艺传习活动提供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

  (三)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组织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组织优秀传承人、工艺师及设计、管理人员,到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开展巡回讲习,扩大传承人群培训面。倡导传承人群主动学习,鼓励同行之间或跨行业切磋互鉴,提高技艺水平,提升再创造能力。

  (四)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帮助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提升学历水平。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设立传统工艺的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提高材料处理水平,切实加强成果转化。加强传统工艺的挖掘、记录和整理。对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濒危传统工艺项目,加快实施抢救性记录,落实保护与传承措施。鼓励出版有关传统工艺的专著、译著、图册等研究和实践成果。

  (五)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并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传统工艺从业者在自己的作品或产品上署名或使用手作标识,支持发展基于手工劳动、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手工艺。鼓励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注册产品商标,保护商业秘密和创新成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依托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培训园区(基地),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等和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大赛、技能大赛,发现、扶持传统工艺创意人才。

  (六)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鼓励在传统工艺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自然和人文景区、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传统工艺产品的展示展销场所,集中展示、宣传和推介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推动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的结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相关节会上设立传统工艺专区。举办多种传统工艺博览会和传统工艺大展,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展示交易平台。鼓励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网络销售平台,帮助推介传统工艺产品。

  (七)加强行业组织建设。鼓励地方成立传统工艺行业组织。行业组织要制定产品质量行业标准,组织或支持开展面向本地区或本行业传承人群的培训和交流等活动,并提供信息发布、权益维护等服务。

  (八)加强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鼓励各地对传统工艺集中的乡镇、街道和村落实施整体性保护。结合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注意保护传统工艺相关的文化空间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鼓励研发绿色环保材料,改进有污染的工艺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现有资源开展非商业性象牙雕刻技艺研究和传承,引导和支持使用替代材料传承以象牙等珍稀动植物资源为原材料的相关技艺。

  (九)促进社会普及教育。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支持各地将传统工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和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支持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体验和比赛,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鼓励电视、网络媒体等推出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类节目。拍摄和译制传统工艺纪录片、教学片和宣传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知识传播、普及和技艺交流,方便大众学习传统工艺知识。鼓励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或组织传统工艺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传统工艺展演、体验、传习、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使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成为普及推广传统工艺的重要阵地,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增强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

  (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双边、多边渠道,组织传统工艺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开展国际交流和研修培训,以及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开拓视野,借鉴经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及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城乡残疾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民族地区群众的手工艺技能培训,鼓励其从事传统工艺生产。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落实支持政策。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规定的传统工艺相关项目以及特色文化产业传统工艺发展予以适当支持。将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传统工艺企业符合现行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加强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传统工艺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融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传统工艺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传统工艺企业的投融资支持与服务。

  (四)鼓励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统工艺企业,建设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传统工艺的宣传、培训、研讨和交流合作等。

让传统工艺更好融入现代社会

——文化部负责人就《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答记者问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何要制定这一计划?计划提出哪些任务?计划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会产生哪些作用?文化部负责人24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采访。

  问:为什么要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具体任务。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我国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和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传统工艺覆盖面广,涵盖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像剪纸、刺绣、年画、木雕、金银制作工艺、建筑营造技艺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广泛分布,民族地区的传统工艺则大多与服饰、宗教艺术等相关。在国务院公布的4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工艺项目共有300余项,涉及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以及传统医药类中的药物炮制项目、民俗类中的民族服饰项目等。

  问: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具备什么样的工作基础?

  答:传统工艺美术工作的多年积累、传统工艺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为传统工艺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以工艺美术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出口创汇中的作用显著,为支持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传统工艺进一步繁荣,门类更加全面,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形成了一批知名企业。相关专业院校、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提高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传统工艺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例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持编纂了《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成为传统工艺研究的重要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追求个性化和生活品质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新手工艺”“重拾手作传统”等名词在社会大众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采用传统工艺元素生产的新日用品和文创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和市场的欢迎。可以说,当前传统工艺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传统工艺振兴迎来了最有利的条件和历史时机。

  问:《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务?

  答:《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提出了10项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振兴目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予以重点支持;二是要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为收徒授艺等传习活动提供支持;三是要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开展巡回讲习活动。鼓励同行之间或跨行业切磋互鉴,提高技艺水平,提升再创造能力;四是要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帮助传承人群提升学历水平。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设立传统工艺的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五是要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强化和提高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大赛、技能大赛,发现、扶持传统工艺创意人才。同时还对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加强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促进社会普及教育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头条解读:博物馆展示工美作品适得其所

  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最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征,是历代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而创作制成的工艺美术品。它的品种繁多,如木雕、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民间玩具、工艺铸件等,由于我国是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产生了丰富多采、迥异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作品。

  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它不同于书画类艺术,许多作品的本身就是多方面的日常生活用品。它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一些作品是历史的凝结,或是反映了一段社会的历史典故,或是记载了一个古代文学故事,或是反映了某个时代的社会风情。有的作品常常含有一定的科学原理,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状况。如榫卯结构、木牛流马、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古钟等。

  博物馆与传统工艺美术的结合,一方面对今天博物馆的设计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对今天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也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讲,我们能见到的历史上的好的工美作品,基本上都进了博物馆。而当代人创造的工艺美术精品,就是以后博物馆里的文物。传统工艺只有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创新发展,而好的展览除了环境营造,还需做好展具的表达和内容的传导。

  当今时代,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文化与科技、艺术的融合创新已成为博物馆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内容。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智慧创造的窗口,在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拓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出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多位大咖谈热点:工美与博物馆跨界融合

  2016年8月份,一场以“工艺营造*推陈出新”为主题的博物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研讨活动在北京博展联盟创新基地召开。来自博物馆行业,工艺美术行业和物联网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就传统工艺美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研讨。

  本场研讨活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与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智慧创新专委会共同发起,同时联合了北京博展创意产业联盟、北京工美艺术行业协会,北京天图文化产业集团等机构作为协办和承办单位。行业专家们就如何在国际化的理念和视野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如何增强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能力?如何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等多个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共议工匠精神和传承创新

  2016年年底,“中国好空间——大融合环境下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论坛在浙江东阳举行,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评审会同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346名大师申报参与评审会,参评作品达1038件(套)。

当春晚遇上“春碗”,看BTV如何玩转博物馆衍生品!

  春晚走过了28年的历史,北京台春晚已经成为一个成熟而有富有魅力的文化品牌。从2017年起,北京电视台启动了 “春碗”品牌衍生品开发计划。该计划以“春晚”谐音“春碗”命名,寓意幸福满满与幸福快到碗里来。系列产品深度挖掘春晚的文化内涵,包括景德镇非遗系列、大师系列和北京工美集团定制系列。北京工美集团定制版由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倾力打造,采用燕京八绝之一的皇家细金工艺——“花丝镶嵌”传统技艺,经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选用金、银等贵金属原料,以掐、填、攒、焊、编、织、堆、垒八大传统技法打造而成,全球限量发售,其中首件和末件编号作品将分别被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大年初一,北京电视台2017年春节晚会“春碗”亮相:

  在题材和寓意上做足文章

  寓意上首先是要合辙押韵,与‘北京春晚’高度的契合,为我们北京人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助兴加油,所以我们在设计之初,在器形方面就选用了“碗”这个体裁,因为是在生机盎然的春季里我们推出了这件“春碗”作品,大家也都说“民以食为天嘛,在生活中‘碗’对我们得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同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他还被赋予了比如‘完美、圆满、团圆’等美好的寓意,我们更想借此‘春碗’祝福大家‘生活过的圆圆满满,幸福快到碗里来’;其次就是在图案方面,2017年是丁酉年鸡年,因此我们使用了“重明鸟”这种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它其形似鸡,叫声如凤,两目中都有是双瞳,所以叫作‘重明鸟’,它的气力很大,能够搏逐猛兽,是一只可以避邪除灾的瑞兽,在我国的民间广受喜爱;除此之外再配上“梅兰竹菊”的图案,代表着‘福禄寿喜’,用以这些美好的设计来表达北京工美集团与工美博物馆对北京人民浓浓的情谊与最美好的祝福。

  按照正常工序,做出“春碗”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我们跟北京电视台谈好以后,工美集团调集行业内权威的设计师、大师及大师的团队、以及策划团队立即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有在工艺工序上做任何的减少的情况下,拉长常规创作时间,24小时连轴开展,不论从设计上,还是工艺的制作流程以及最后的检验等,都做到了最严、最高的标准。在创作工艺上,我们首先要把北京春晚今年推出的重名鸟徽标在碗上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件“春碗”作品选用了纯金和纯银为原材料,而它的制作难度和工序也是非常复杂的,要经过“制胎、花丝、錾刻、镶嵌、烧蓝与镀金”等这几个大的工艺技法,但是其实每一道大的工序当中是需要许多细的工序,比如“制胎中就有选料、熔炼、成型、搂胎等,又比如在花丝工艺中的制丝,现将贵金属进行熔炼、拉丝、搓丝,再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掐丝成型,仅花丝的造型上就需要”掐、填、攒、堆、垒、织等。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