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久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成为了全网持续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教育部对此果断回应,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并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教材内容、插图等,确保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欧阳修《非非堂记》有言:“权衡之平物,动则轻重差,其于静也,锱铢不失。水之鉴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可辨。”意思是只有“静”下时的评价才能客观、准确。为更好地发挥专业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作用,彰显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的正大气象,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艺见”发声平台第六期,针对教材插图事件,约请资深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撰写文章,从学理层面开展客观、冷静、科学、理性的多维观察和分析,为如何看待教材插图事件提供专业视角。今天推出第二篇《彭锋 | 从教材插画事件看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
从教材插画事件看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
彭锋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最近,教材插图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热议。从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主要问题不在于插图绘制的技术问题,而在于插图所体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问题。在不了解创作者的意图的情况下,我暂且不将插图的失败简单地归结为作者有意为之和有关部门监管不力,而是想从美学上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深层原因,希望能够为设计者和监管者提供一点参考,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然而,有关美的问题并不那么容易澄清,就像柏拉图的名言所说的那样,“美是难的”。在美的问题上,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人都爱美,因此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说法;但不能确定的是人们所爱之美是否一样,因此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说法,甚至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正因为在什么是美的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存在打着美的旗号的标新立异的现象。
不过,如果我们对美的领域稍做区分,在美的问题上并非完全不能达成共识。事实上,从日常经验来看,美是非常确定的,就像卡西尔指出的那样,“美看来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之一。它没有沾染任何秘密和神秘的气息,它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它是明显可知而不会弄错的。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历史上,美的现象却一直被弄成最莫名其妙的事。”卡西尔说的不错,在美丑判断上,人类体现出来的共性远远大于个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进化论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对美的偏好在人类完成进化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直保留在遗传基因之中,始终没有变化。这就是美学家们所说的影响审美判断的生物法则。从生物法则的角度来看,人类在美的判断上具有很强的共识,这种共识可以超出文化的限制。当然,我们已经无法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几十万年前人类具有同样的审美观。但是,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学家们观察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对商品的外观选择上体现出了高度一致的喜好。这种审美偏好的一致性,还得到了多项民意测验的支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影响审美判断的生物法则的存在。
当然,影响审美判断的不仅有生物法则,还有文化习惯。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文化圈子中的人的审美观有所不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东西方文化大对流中,不少人对东西方人在审美观上的差异有切身的体会,宗白华、丰子恺等美学家和艺术家还对此做了理论上的总结和探索。直到今天,比较美学的研究仍然以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为主要研究对象。例如,法国汉学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中国和欧洲的审美观的差异做了深入的揭示,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兴趣。与生物法则适用于全人类不同,文化习惯只是在同一文化内部有效,而且会体现出时代的差异。
除了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之外,个人策略也是影响审美偏好的重要因素。尽管人人都爱美,但是与对真和善的追求相比,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上付出的行动似乎没那么坚决。例如,只要明白什么是善,就会付诸行动去实现善。但是,明白什么是美,并不一定会付诸行动去追求美。换句话说,真和善有点像人生的必需品,美有点像人生的奢侈品。在真假和善恶问题上出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在美丑问题上出错引起的后果就明显没有那么严重。正因为如此,在美丑偏好上允许甚至鼓励标新立异。在美丑偏好上有意识地保持与大众的不同,就是所谓的个人策略。人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观察到的以丑为美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个人策略的体现,目的不是展示美,而是表明自己的个性。随着艺术家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个人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先生撰文,丰子恺先生绘画,图为该课本插图
美丑问题之所以显得比较复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多重因素影响审美判断。不过,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发挥效力的领域不同。在大众审美领域,起作用的是生物法则。这一点在面向全球销售的产品中,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个人策略在这种产品的设计中几乎不会发挥作用。个人策略发挥作用的领域,多半限于小众和精英审美领域,而且观众或者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权。尽管在审美领域个人策略会有一定范围内的效力,但是它改变不了文化习惯,尤其改变不了生物法则。
在澄清了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之后,我们就能够看清这次教材插图风波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插图设计师显然弄错了影响审美判断的不同因素起作用的领域,在应该运用生物法则和文化习惯的领域,运用了个人策略。
这次出问题的是小学教材插图。从教材插图来讲,它就不属于标新立异的精英艺术,因此不宜采取标新立异的个人策略。设计师希望通过标新立异与同行拉开差距,进而达到在竞争中胜出的目的,这种潜在的动机不难理解。但是,这种动机只能释放在个人的创作之中,不能体现在大众读物之中。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与私人收藏的艺术在审美趣味上是有所不同的。公共艺术和大众艺术要尊重大家一致的审美趣味,不能将少数人的偏好强加给大众。更重要的是,这些教材是给小学生使用的。小学生还无法识别和理解审美判断中的个人策略,他们很有可能把艺术家的个人策略等同于文化习惯和生物法则,从而造成审美观和价值观上的混乱。这种混乱对于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因为它会让小朋友怀疑自己基于生物法则的审美判断,进而怀疑别的正常的事物。
事实上,只要创作者意识到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不同的规则,要避免教材插图问题就不困难。但是,美学和艺术教育中对个性的推崇,艺术创作中对创新的强调,特别是在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误导设计师去挑战美的普遍性。这种挑战必将失败。鉴于教材不像玩具,小朋友没有选择的余地,设计师在创作插图的时候就更应该体现出对小朋友的尊重,而不能一味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本文同时刊于《中国艺术报》6月13日第3版。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签发:杨晓雪
审核:都布
延伸阅读:
艺见 | 彭锋:从教材插画事件看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26.7万+)
教材要强化正确审美观——关于“教材插图事件”的思考(“中国艺术报”新华号,阅读量19.7万+)
彭锋:从教材插画事件看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北京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艺见 | 彭锋:从教材插画事件看不同领域的审美适用性(“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