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魂脉,赓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连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源,源流汇通,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uedbet全球体育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这种“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就是“划时代”的体现。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我想从三个方面理解。
正本清源 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文化,与人类社会相伴生。那么,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怎么体现?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文化价值的认识和使用不尽相同,尤其是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文化产品不可避免要被市场定价,被市场牵引和资本驱动,把文化商品化,其目的是经济利益,这是资本的逐利逻辑使然。这种价值观必然导致文化的工具化,即文化成为资本赚钱的工具,使“以文化人”的提升人的精神灵魂的社会价值虚化。马克思说,“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和生产的艺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为一种‘艺术生产’,这种艺术生产服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艺术家出卖劳力,成为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其艺术产品进入市场实现其交换价值,为资本家换取剩余价值。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作为一般的商品,进入商品流通系统,经由艺术消费,为资本家创造利润”。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因为利益驱动,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资本驱动下的文化生产不断泛娱乐化,极力刺激人的感官享乐,以至于“娱乐至死”。很显然,这种“商品化”“娱乐化”的文化价值观不利于文化健康发展。习近平在uedbet全球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uedbet全球体育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不能被市场牵著鼻子走。“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这就明确了uedbet全球体育作品、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彻底扭转了那种把票房、收视率、流量等市场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的错误的价值观念,也终止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观念的流行。
文化固然有其市场价值的一面,但文化的本质价值是精神价值。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uedbet全球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工作就是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指出,“文化uedbet全球体育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著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这种职责和使命,就是文化原本的价值体现。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职责、使命、功能等一系列论述,充分表明了一种科学的文化价值观,校正了市场环境中文化价值观出现的种种偏颇。观念引导行为,树立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就会引导文化向哪里去,这是首要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从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观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时代文化价值观,从文化价值观上正本清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文化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文化自信 确认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从哪里来?从文化中来,因为文化是塑造精神和灵魂的。那么,中华文化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吗?实际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自上世纪80年代起,文化界就有“蓝色文明”和“黄色文明”优劣论的流行。按照这种“蓝优黄劣”的思路,无疑将是优胜劣汰,中国文化将被淘汰。但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失去了文化根脉的民族还能复兴吗?依靠什么精神支撑?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众所周知,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被列强欺侮掠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得很清楚,“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一个世界”就包含著“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和话语体系,这种文化殖民主义对非西方地区的强势传播和渗透,使一些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信心,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严重侵蚀民族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文化繁荣兴盛与民族复兴的辩证关系,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他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认识到文化与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精神力量、精神独立性的根性关系。
1月20日,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举行2024年“中国日”活动,通过写春联、送福字、剪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中外学生前来参与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一名女孩在“中国日”活动上展示福字(图:新华社)
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绵延五千年而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一定有自己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确认中华文化主体性地位意义重大,表明对文化发展规律性认识的高度自觉,不仅是对一个自古至今屹立于世的悠久文明体的确认,更在于“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有了主体性,就有了与其他文明交流对话的平等地位,就有了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和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尤其强调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推动实现精神的独立自主等重大意义。中华文明不是在别的文明基础上发生的,而是原发的、原创的、独立发展的主体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和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在新时代旗帜鲜明地确认和强调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中华文明在世界各文明中确立了自己的主体性与平等对话地位,将会极大促进中国文化在文明互鉴交流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站稳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开放包容。
守正创新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文化总是在创新中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充分体现了守正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断,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路径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看到了新的文明形态的意义,打破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现代化=西方化”的认知迷思,使人们在现代化的认识上豁然开朗,为人们认识文明进步打开了新思路和新天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之源。那种脱离具体社会实践的所谓“创新”是无本之木,不过是一种抽象的“标新立异”,不是真正创新。所以,中华文化创新,一定要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守正创新的成果。守正,就是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也正是这种守正,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要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把中国道理、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上升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文化建设的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守正创新,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文明互鉴吸收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守正是创新的根基,创新赋予守正以新的生命。守正创新就是聚正气和锐气之合力,谱写中华文明之新篇章,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确认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魂脉,赓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连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源,源流汇通,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市场经济环境中文化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文化发展方向,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发挥了巨大引领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体现出了“划时代”意义。这个“划时代”就是文化建设逐渐进入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的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传达中华文明体现出来的合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价值观,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造福人类未来。
(作者:张德祥,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副主席、视听艺术委员会主任。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2月号)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