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由来已久的传统书斋式创作模式转向现代展厅式创作模式,随着书法热愈演愈烈,“展厅效应”也日益彰显。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展览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机制,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当代书法创作。一方面它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书法的快速发展,使书法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大批富有才情的中青年书法家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伴随展览而来的负面影响也毋庸置疑。由于急功近利,许多书家片面追求“展厅效应” ,使书法创作丧失人文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依托而变成从形式到形式的产品生产,导致形式至上的“制作化”倾向和“美术化”倾向,中国书法固有的人文品格和诗意追求逐渐消失。
正因如此,中国书协在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及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的征稿和评审中特别反对在形式上过度的制作和拼贴,又特别倡导对书家综合素养尤其是文化素质的考核。近年来更是连续两期开设“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着力提升青年书家的综合修养。这些举措有力地引导了书法创作健康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在实践层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uedbet全球体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所期望的“uedbet全球体育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的目标要求。
在当下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就是要自觉追求中国精神这一uedbet全球体育灵魂的引领。对于书法工作者而言,即要遵循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坚守中国书法艺术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在经典的传承与弘扬中提升艺术境界。仅就中国书法重内在学养积累这一点来说,历代名家经典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例证。
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祭侄稿》再到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哪一件不是书文并美、诗意书意和谐交融的佳构?追溯书法理论长河,从汉代赵壹《非草书》中强调艺术修养的“博学”到唐代张怀瓘《书议》提出的“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 ,再到清代刘熙载《书概》中阐述的“写字者,写志也”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无不强调书法的文化品格,书法是书法家内在学问、才气、志向的综合写照,是艺术家人格力量的外在显现。事实上这正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进程中积淀的人文传统。
回到“展厅效应”这个话题,当代书法展览的发达也反映出书法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专业化发展趋势。然而正如沈鹏先生所揭示的:“展览的审美意识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也还在创造着多样化。 ”“但是‘专业化’淡化了书法文化,书法从广阔的文化领域退到书法‘自身’ ,追求外在的形式感与点画的视觉刺激,减弱了耐看性与文化底蕴。 ”这就告诫我们书法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失落自身,不能失去本质,不能远离文化,不能没有了人文精神和品格。当代书法创作的推进必将循着书法自身的规律,高扬人文传统,重塑人文精神。
(作者:王伟林,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