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一首情深意长的京味儿民谣
——评《情满四合院》的艺术特色
电视剧《情满四合院》剧照
电视剧《情满四合院》以浓郁的京味儿、精湛的表演、行云流水自然动人的故事见长,甫一登上荧屏,便俘获了老中青三代观众的心。连豆瓣这个一向被称为都市“uedbet全球体育小白”(青年uedbet全球体育爱好者之意)审美风向标的平台,也毫不吝惜地打出了8.7的高分。口碑远超今年现象级的作品《我的前半生》及与其同期播出的《国民大生活》等众多都市情感剧。
不靠炫技、不靠流量明星、不靠离奇或套路,《情满四合院》扎扎实实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老北京四合院里老少几代人的故事,让人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这部剧的表演水准之高、阵容之强大令人惊叹,台词韵味之深厚令人回味,鲜活的人物形象让人赞叹不已。作品包含了太多可圈可点之处,在此,笔者仅就其精神内涵做一分析。
作为荧屏上最具生命力的类型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演变呈现出高低起伏变化,它反映了由于社会变迁、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类型剧依据受众趣味变化做出的调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新世纪之初是家庭伦理剧发展的黄金期,步入新世纪十年前后,该类型题材作品的创作重心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偏移,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都市情感剧作品所取代。虽然还有《老大的幸福》《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父母爱情》《团圆饭》等优秀家庭伦理剧问世,但其受关注度远远赶不上以表现“80后”“90后”情感生活的都市青春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其中最典型的如《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咱们结婚吧》《婚姻保卫战》《大丈夫》《小别离》等等。
然而,《情满四合院》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格局。作品延续了宝贵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体现出深厚的平民意识与人文情怀。它以朴实自然的叙事风格,流畅自然地展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老北京四合院的众生态和人物的命运沧桑。
在人物塑造方面,该剧刻画了一个善良仁义、情深义重,但又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好人——傻柱。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力量,与损人利己、狡诈风流的许大茂恰成对比。傻柱和许大茂的斗法贯穿始终,善恶交锋看似平常无奇,却是阳光人性与阴暗猥琐的角力,对私欲膨胀、人性丑恶等进行了生动的挖掘和表现。同时,在傻柱的身上也集中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仁”的精神。
家庭伦理剧一直都在坚守“真情本位”的价值立场。究竟是和秦淮茹相濡以沫,还是与娄晓娥重续前缘,在表现傻柱的情感选择正体现出了这一原则。秦淮茹不是传统苦情戏中的懦弱女子,有着在苦难生活中锤炼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和民间智慧,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傻柱和娄晓娥之间既有真感情,也有亲生儿子何晓的维系,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作品人物关系错综微妙、事件设计精巧。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崇“仁”的精神,该作品充分肯定爱情婚姻伦理中的“情感”本体地位,并且通过审美情感判断完成了对金钱本位、利益本位的反思与超越。
该作品超越了一般家庭伦理剧局限在家庭亲情的表现,浓墨重彩地表现了超越小家的大爱、大孝。一代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指出,“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有着朴素的尊重和理解,更充满了平等意识。剧中傻柱、秦淮茹与四合院老人们和睦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一大爷对傻柱的关心和引导,二大爷、三大爷不断被傻柱所感动所改变,这些情节无疑象征着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在剧中被表现得丝丝入扣。
家,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居所,也是人们的情感归宿和精神家园。《情满四合院》的结尾定格在90年代四合院老少几代幸福过年拍全家福的瞬间,这一时间节点与空间意象充满了对往昔的深情追忆,也饱含了对过去岁月的怅惘与叹惋之情,更体现了创作者对当下的社会变迁、发展的思考:在急速的社会转型中,什么是最值得留恋和真正可贵的?
(作者:戴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