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蔡华伟
我们平常习称的“相声”,实为“北京相声”。因在北京形成、且以最接近普通话的北京方音进行说演,较之其它同类的曲艺形式,如采用上海方言表演的上海独脚戏、采用蒙古族语言表演的笑嗑亚热、采用朝鲜族语言表演的漫谈与才谈、采用藏族语言表演的藏语相声、采用杭州方言表演的杭州滑稽、采用广州方言表演的白话相声等等,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与更为广泛的接受便利;再加上现代传媒如广播和电视的大力助推,以及能给人带来笑声与欢乐的审美优势,堪称相声类曲艺中流布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受欢迎的品种。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相声面临创演持续低迷、缺少佳作、人才匮乏和格调不高等问题,受到的关切与议论也时有增多。如何使这种大众喜爱的曲艺形式尽快走出困境,重新焕发特有的光彩,值得深长思之。
表面看,影响当下相声创演繁荣的直接缘由,是脚本创作的疲软和优秀人才的匮乏;细分析,导致眼前相声难出精品的核心问题,是艺术观念的偏误和审美把握的错位;深思量,造成整个相声行业无法兴盛的深层原因,是行业伦理和文化生态的缺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只能让某些症状暂缓一时,而“知其然又究其所以然”的追问与施策,才可能找到长久疗效的药方并保障持续的良性发展。
矫正观念错位,正确认识“笑的机理”
构成相声创演低迷的现实症候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首先是缺少优秀的原创节目。大多数节目中,缺少宏富丰满的文学内涵及艺术形象塑造,一些表演仅仅停留在逗笑娱乐的浅表层面,缺乏相声应有的审美智慧和振聋发聩的思想力量。
作为曲艺之一种,相声的创演方式,是演员通过口头叙述即本色性的“说学逗唱”,来建构文学内核、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影响社会大众。但一个时期以来的相声,却多属网络笑话的串烧,或是近乎小品的角色化扮演的喜剧人物模仿秀,缺少对自身特有的审美范式的建构。粗放式经营、低水平重复,成为相声创演的突出表征。而隐藏在这种文学要素缺失、舞台呈现粗粝之表象下的深层缺陷,是脚本创作的先天不足,以及对“包袱”运用审美规律的深刻误解。
知名相声演员姜昆(左)进行表演
众所周知,相声的艺术特色或者说审美特质,是使人发笑。但“笑”之于相声创演,既是舞台效果的追求目标,更属艺术审美的特殊手段。通过使人发“笑”的方式愉悦人、启迪人、警示人、教化人、塑造人、提高人,是相声作为艺术的价值遵循。为笑而笑乃至胳肢人笑,不是合格和典范的相声;寓庄于谐和寓教于乐,才是高格与艺术的相声。换言之,相声艺术真正“笑的机理”,是通过创造崇高、优美、智慧、有益的“包袱”与笑料,来展示艺术的智慧、营造轻松的氛围、释放语言的魅力、宣示严肃的追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审美品格;谑而不虐、婉而多讽,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是其艺术表达的功能分寸。就像侯宝林生前所言:“留有余地,恰到好处;宁可不够,不可过头”;也如马三立曾经所示:“不喜欢用大喊大叫、超刺激的怪声、怪气、怪相找噱头”。那些仅知拼凑笑料却不懂酝酿思想的所谓相声,正是由于其对相声审美存有错误理解,对“笑”作为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存在混乱认知和错位把握。正确运用“笑的机理”,校准理论指针,矫正实践姿态,是相声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行当不齐,传承失衡,需调适行业伦理补齐短板
相声自晚清创制以来一个半世纪左右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传统。仅以演员表演的搭档方式而言,就有一个人的单口相声、两个人的对口相声和三个及以上人员的群口相声三种;以节目篇幅的长短而言,又有连回演出的长篇节目、俗称“八大棍儿”的中篇节目和平素常见的短篇节目三类。然而,从20世纪晚期及进入21世纪以来的发展情形来看,对口相声和短篇节目一枝独大,其它类型几近式微。这使相声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失衡甚至偏差。
其间,伴随新中国成立之初“相声改进运动”的开展,相声的艺术面貌脱胎换骨,格调与品位大幅提升;创演的专业分工及经营的行当配合,也日益趋向细化和专精。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脚本创作人员的大量涌现,以及文学含量对节目成色的充盈和强力支撑。题材内容的丰富性、思想主题的鲜明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包袱”构思的精巧性、语言表达的优美性、舞台表演的有机性等等,均因脚本创作的坚实基础和对文学内核的特别借重,得以切实拉升。
然而,曾几何时的成功经验及蕴含其间的创演规律,却在一个时期以来业界收入分配不公的经营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被消解和断送了。名演员通常上演一个十几分钟的节目即可收入数万乃至十几万的高额报酬,脚本作者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创作一篇作品甚至没有一分钱稿费,两者的巨大反差,使相声的创演水平一夜之间回到了“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农经济”时代。而分工合作的精细刻度,往往标志着一个行业的发达程度。20世纪末期,相声界尚且拥有一定数量的脚本创作队伍,而进入21世纪之后便流失星散几近于无,这深刻折射出脚本创作行当发育很不成熟,也暴露出行业伦理偏差所导致的“木桶效应”给相声发展埋下的深层矛盾。由此带来的创演低迷困境,既使前辈们创制积累的优良传统,包括多样的演出方式和丰富的节目形态,遭到严重破坏,也使行业的基础动摇,发展后劲不足。
同时,传统继承的普遍不足,导致了包括“相声是讽刺的艺术”或“离开讽刺相声就会失去生命”之类的偏执之论,将相声的功能认知和实践探索引入片面与狭隘;也产生了“化装相声”之类戏剧小品化的革新偏误,加速了对其艺术特征的解构。而包括幽默娱乐、故事趣说、思想漫议、知识传播、比喻规劝、歌颂礼赞等的题材类型及创作路径,从来都是相声艺术可挥洒魅力和施展本领的功能空间,这是早已被历史证明的。
知名相声演员郭德纲
人才匮乏,呼唤培养教育机制革新
无论是改变创作的疲软、端正艺术观念还是调适行业伦理,重建相声正常业态,都需要有热爱相声并能正确掌握其理论和技能的优秀人才来实现。
但是,放眼整个业界,必须承认,当今相声的从业人员,文化基础普遍有待提高,专业训练也亟待加强。即便想要创新发展,也因能力不逮,经常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的拜师学艺习俗基本趋于式微,现在的许多师徒关系,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另一方面是现代化的专业教育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虽然近年国家在高职院校设置了“曲艺表演”专业,但包括相声在内的专门性、系统化的高层次曲艺学历教育和学位授予制度,依然属于空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两个指导我国高端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尚需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之下完善“曲艺学”学科建制及专业地位设置,使相应的高端人才培养和历史文化传承搭上现代教育的制度快车,并享受公平发展的政策待遇,如此方能促进相声等曲艺的发展。
面对广大民众热切渴望能够欣赏到大批优秀相声节目的现实需求,近年来,许多城市青年纷纷成立相声班社,努力进行艺术和商业探索。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时代客观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些班社大多止于商业符号,一时难于成为文化品牌。这使得破解曲艺包括相声领域人才培养严重“不平衡和不充分”痼疾的历史任务,变得更加迫切。通过确立相应的教育机制,孵化具有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突破素养不足带来的质量发展瓶颈,是健全相声及整个曲艺良性演进和持续繁荣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文科,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汇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