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
——读阎晶明鲁迅研究系列
近3年来,阎晶明先生陆续出版了鲁迅研究系列著作:《鲁迅还在》(2017年)、《鲁迅与陈西滢》(2018年)和《须仰视才见》(2019年)。尽管《鲁迅与陈西滢》为旧作再版,《须仰视才见》多为旧文结集,但对于新一代年轻读者来说,都是新鲜的冒着热气的“精神餐食”——或许这套鲁迅研究系列很大成分当是为青年读者而推出的。对青年的关注和厚爱不也正是鲁迅精神的一部分吗?在信息狂欢的互联网时代,鲁迅形象在青年中似乎正在变得模糊或者简化,模糊为横眉冷对且难以接近的“斗士”,简化为几句真假莫辨的“鲁迅名言”,此时推出这三部书,对当代青年理解鲁迅、接受鲁迅、热爱鲁迅起到“点醒”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事实也是如此,三部书在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中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鲁迅热潮,第一部《鲁迅还在》销量不错,且已经重印。
读阎晶明的著作,能感受到他作为鲁迅研究专家内心深处浓郁的忧虑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他忧虑的是,“鲁迅作为民族精神之魂,远未深入人心”,所以他反复论述鲁迅作品的经典价值和鲁迅思想的现实性和当代性,反复强调“鲁迅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一再说:“鲁迅研究既有学术责任,也有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他把传播责任看得更重,希望鲁迅走出圈子,走向公众,他有一个远大的鲁迅传播目标:让鲁迅之于中国就如同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所以他身先士卒,为了让公众尤其是青年接受鲁迅,他力争做到两点:一是研究上,“回到原点,做鲜活的、有体悟的研究”,把鲁迅还原成鲁迅应该的样子;二是写作上,“以散文、随笔的写法,尽量用朴实的、有温度的文字叙述”,保持人物和事件的鲜活性和生动性,易于大众读者阅读。
如果我们将这三部书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我们会发现阎晶明做鲁迅研究的大致内容和路径,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经典作品再阐释。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是因为他拥有伟大的、经典的作品,他的作品战胜了时间和空间,滋养一代又一代读者。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正因为这“永不会耗尽”,所以对鲁迅经典作品的阐释永不会结束。阎晶明十分在乎回到作品原点的阅读和阐释,他说:“每次重读都仿佛新读。”“鲁迅是鲜活生动的,活的鲁迅需要后人尽可能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对鲁迅作品的再阐释成了阎晶明鲁迅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收录在《须仰视才见》中的《经典的炼成——从孔乙己发表100周年说起》,是对《孔乙己》这篇小说全面、细致的一次解读与阐释。既从宏观的角度来论述《孔乙己》在鲁迅小说中的地位,也从微观的文本解读来谈论《孔乙己》的主题和艺术特点;既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来论述《孔乙己》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也从横向的空间角度来谈论各位名家对《孔乙己》的评价。可以说,这是一篇对鲁迅经典作品作出了经典阐释的文章。经典再阐释很是考验研究者的文学敏感力和文学想象力,缺失了这两种能力,就沦为人云亦云的炒冷饭了,阎晶明对鲁迅作品的阐释大气而有高度、朴实而充满灵气,总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和收获。
二是鲁迅研究再细化。老实说,我读鲁迅文章多于读鲁迅研究文章。鲁迅文章很吸引人,很容易与我产生共情,打动我。在我读的不多的鲁迅研究文章中,让我兴趣盎然且震慑我内心的,除了钱理群、王富仁等先生的文章外,就数阎晶明的鲁迅研究文章了。此话绝非虚与委蛇。因为在深刻、锐利的钱理群、王富仁之外,我又读到了有趣、有烟火气息和温度的阎晶明的鲁迅研究文章。阎晶明的文章是独一家的,他的收录于《鲁迅还在》中的《起然烟卷觉新凉——鲁迅的吸烟史》《何处可以安然居住——鲁迅和他生活的城市》《病还不肯离开我——鲁迅的疾病史》等,均是别具一格、微中见著之文,没有人如此细化、如此专题地研究过,包括鲁迅与烟、酒、城市、疾病,看似鲁迅研究的边角小料,实则乃人生的大事、艺术的要事,从这些角度进入一名伟大的作家,当是一种全新的研究创造。我很佩服阎晶明的这一研究法,他说:“我选择的话题看似小事琐事,但它们有烟火气,有呼吸有温度,我的努力就是通过阅读和素材积累,找到角度进入并打开更大的世界,将这一切和鲁迅的筋骨、文章、思想建立起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保持着鲜活性和生动性,而不以学术结论为唯一追求。”可以说,由小角度进入大世界,阎晶明做到了。此外,这些文章曾发表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文学期刊而非鲁迅研究期刊,可见作者有意识地让这些文章在更广泛的读者中传播。
三是论战场景再还原。在《鲁迅与陈西滢》一书中,阎晶明回归地道的学者身份,对90多年前的那场知名的文坛论争进行多维度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正是从与陈西滢论战开始,鲁迅找到了既有具象又每每推至类型化的杂文形象,抓住了与己相关的事件又进而论及历史、国民性、智识阶级的虚伪性,等等。”这一结论对我们重新认识鲁迅杂文的价值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对当时论战场景的再还原是此书的一大亮点,场景还原是小说家功夫,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对理解那场复杂的笔墨官司很有帮助,那场改变鲁迅杂文风格的论战实在值得大书特书。另一大亮点是,阎晶明在书中对我们陌生的陈西滢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完善和丰富,便于我们了解陈西滢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经历。文末还收录了陈西滢的文章,读陈西滢的文章,可以懂得一个真正的陈西滢,而非从论战对手那里看到一个间接的陈西滢。这部书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可见一斑。
四是对“鲁迅批判”的再批判。在不久前推出的《须仰视才见》中,有一组文章让我眼睛一亮,比如《鲁迅:是谁的先生》《因为有了鲁迅》《从“骂”处着眼》《缺乏学术依据的“鲁迅批判”》等。这组文章是阎晶明对“鲁迅批判”的批判,在这组文章里,那个温和、严谨的作家、鲁迅研究专家摇身一变变为满身锐气甚至有些“火气”的批评“斗士”,他用鲁迅的方式捍卫鲁迅,这组文章读来颇为畅快和过瘾,以点带面对过一段时间便会沉渣泛起的“鲁迅批判”现象做了不留情面的再批判。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一个鲁迅研究专家的另一面。
以上粗略划分出的内容和路径,我们可以看到有三条隐含的叙述视角包含其中:对于鲁迅经典作品阐释,作者多采用仰视视角,因为鲁迅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需仰视而攀登;对于鲁迅精神和思想的研究,作者多采用平视视角,从多个侧面去考察鲁迅的多侧面的人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而亲切的鲁迅,鲁迅是一条宽阔的河流,需平视而趟过;对于“鲁迅批判”的批判,作者多采用俯视视角,用他的洞察力和感染力对那些缺乏诚意和学理的“鲁迅批判”予以批评,鲁迅是一座富矿,需俯视而开掘。
阎晶明总是谦逊地说他的鲁迅研究“独辟蹊径”,总是选取“低端”题材,选取边角小料。实则不然,“低端”题材中有“高端”问题,小料中有大世界。这些文章涉及了作家研究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谈鲁迅与酒,生活中鲁迅不嗜酒,但他的文章中总会谈到酒,尤其在与许广平书信交往中,彼此总是在劝少饮酒、不醉酒等话题。阎晶明分析,酒在二人之间是“作为虚拟说辞与诗意化”的。这种分析细致而到位,说白了,酒在这里是爱人之间的“撒娇物”。但鲁迅笔下的人物也多喝酒,酒在这里成为命运失败者、人生落寂者、时代落伍者的愤世嫉俗或悲伤人生的“象征物”。可以说,酒是进入一个作家内心世界和他笔下人物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阎晶明的鲁迅研究系列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伟大的鲁迅、平凡的鲁迅和亲切的鲁迅。
鲁迅
(作者:石华鹏,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