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士老公》剧照
电视剧《我的博士老公》今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再次引起热议。所谓“再次”,是因为该剧曾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当时就在知识圈引发了不小反响。
该剧由梁振华编剧。梁振华是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有意味的是,梁振华笔下的主人公梁鸿名与自己同姓“梁”,也是中文系出身的文学博士,不禁使得该剧鲜明地带上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自我书写的味道。
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见,如今提起来,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多年前根据钱钟书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围城》。知识分子题材向来难以驾驭。一来,不归属这一群体的人很难全面了解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尤其是心路历程,难以下笔,遑论写好;二来,即便了解这个群体,写知识分子、象牙塔、学术研究,显然也不如情场、商场、战场更有戏、有卖点。挑战这个题材,除了体验、技巧,还需要情怀。
然而,身为学院派作家的梁振华对知识分子题材情有独钟。《我的博士老公》聚焦当代大学校园,塑造了以梁鸿名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知识分子;由梁振华担任编剧、目前正在拍摄的电视剧《思美人》,写的则是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屈原。从梁鸿名到屈原,时间跨越2000余年,一以贯之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人格和理想关怀;从《我的博士老公》到《思美人》,对编剧梁振华来说,两部作品共同包含的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借由现代传媒向社会传达文化理念的良苦用心。
影视作品让知识分子的声音
飞到高校以外
据梁振华介绍,他并非刻意策划、连续创作《我的博士老公》和《思美人》以形成一个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作品谱系,而是长期读书治学的观察、思考使然,水到渠成。
在梁振华看来,当今中国的知识分子可以分为几类。一是潜心学术,在严密的学科体系中做一名勤奋的知识传承者;二是将学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与做其他职业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三是少数把学术当做牟取利益的手段的投机者,当然,这类人与真正知识分子的精神相去甚远;还有一种,则是试图把自己的所思所得、把高校文化传达到象牙塔外,用文化的力量,一点一滴,希望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显然,梁振华愿意做这样的人,做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人。
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与产业、市场的距离相对较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的声音很大程度上被隔离在学院围墙以内,难以“突围”。而写剧本、投身影视是梁振华找到的向社会大众发声的路径。“经世致用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对影视这类现代传播手段,知识分子不应该视若无睹。在当下占据时代文化主流地位的影视艺术,是知识分子发声和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梁振华说。
用轻松的外壳包裹社会反思
答辩前夜还在修改发言稿的博士生、分不到专业课上的高校青年教师……熟悉中国高校尤其是高校中人文学科的人,一定不难从《我的博士老公》中找到共鸣,剧中的象牙塔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又极具人间烟火气。
随着该剧在央视播出,其引发的关注和讨论用热议形容毫不过分。有的观众赞不绝口,但也有的在社交媒体上对作品加以挞伐,甚至直接对编剧进行攻击,认为“丑化”“抹黑”了博士的形象。对此,梁振华除了无奈,更多的是欣慰。“这也许说明作品本身是有力量的,切中了现实的某些痛点。”梁振华说,“如果这些义愤填膺的批判者静下心来看完作品,应该不难体味到作品在戏谑批判背后深沉的人文关怀和从未泯没的对美好的期望。”
该剧的故事围绕着大学教师梁鸿名的事业、婚姻、家庭而展开,情节、台词都不乏笑点,可以说它是一部都市伦理剧,也可以说它是一部轻喜剧。借用观众喜见的轻喜剧形态,梁振华并不讳言这是对市场趣味的迎合;而他真正想要做的,是用诙谐轻松的外壳包裹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传达知识者对时代和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态度”。
剧中,主人公生活空间的拓展让《我的博士老公》将学界、商界、政界都纳入叙述的视野中。梁鸿名身上有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传统——坚持文道、清高,不送礼、不求人、不低头,执着、执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电视剧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叩问,就在梁鸿名饱含辛酸的一次次碰壁中表现出来,而对知识分子人格的礼赞也在梁鸿名一次次不无艰难的人生选择中完成。“梁鸿名的人生,有很多自嘲和反思的意味。我以为在所有的批判中,居高临下的责骂是低级的,让人在对象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才高级。写这个作品,是希望每一个和梁鸿名经历相似的人,在剧中能够榨出一个自己的小来,当然包括我自己。”梁振华坦言。
除了面对种种诱惑、是非,必须不断做出选择的梁鸿名,该剧还塑造了把一生兢兢业业奉献给教学、最终悲壮地倒在讲台上的副教授晏群书和每每在梁鸿名飘飘然的时候,都能给他当头棒喝的导师刘一仑。梁振华说,这两类人是他心目中最值得钦敬的知识分子,用笔颇富深情。晏群书的葬礼上,梁鸿名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字(北师大校训)为晏老师一生作结,这也是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一种写照,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思美人》还原知识分子的灵魂史
电视剧《思美人》的拍摄差不多是在《我的博士老公》的热议中启动的。
《思美人》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美人心计》等宫斗剧来,其实,“思美人”3个字来自《楚辞·九章》,出自屈原的笔下,却又充满对当今电视剧市场的暗合。“‘思美人’有许多种理解方法,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对美人的思慕,更可以理解为对美德、美君、美政的向往。”梁振华说。显然,后者才是梁振华的本意。
屈原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写屈原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也并不罕见。不过,以往对屈原的书写大多关注他身投汨罗江之前,也就是屈原人生中最为落魄的阶段。然而在梁振华看来,屈原出身于楚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屈氏,从屈原对自己的描写来看,当是丰神俊朗的美男子,因此,屈原是不折不扣的文化偶像。“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贵族公子,为什么哀民生之多艰,对底层人民那么关注?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那个身投汨罗江的千古诗魂?《思美人》关注的是这中间的奥秘,逼近这个奥秘,恰如还原一位知识分子灵魂变化的历史。”梁振华说。
写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怎样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成为摆在梁振华面前的首要问题。梁振华的处理办法是,凡是正史记载的内容,电视剧都要如实表现。而正史没有记载的,则可以根据史料提供的线索合理虚构。“我在剧中写了一场屈原在齐国与孟子、庄子、苏秦等名士论辩的戏,围绕治世之道,阐发各自的学说,激烈交锋,火花四溅。”梁振华介绍,“这场戏写了四五页纸,酣畅淋漓,有这么难得的抒发文化情怀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梁振华说,哪怕只有少量的观众通过这场戏而对中国先秦学说的诸种思想流派产生兴趣,这次“任性”都是值得的。
除了文化学说,梁振华还想通过《思美人》传递“居安思危”的理念。历史上,楚国存在了800年,兴盛时几乎独霸长江以南。而这样一个强国竟在几十年间灰飞烟灭,不能不令人唏嘘。通过屈原这样一位敏感多思的文人知识分子来探讨楚国的衰亡史,意义不言而喻。屈原个人的抗争也因而成了以一己之力对抗一个帝国无可挽回的衰亡,悲剧感油然而生。“在这里,屈原的人生与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人格高度一致。《思美人》里宫斗、权谋、战争都不缺少,但最核心的是塑造了心系家国、以身殉道的屈原,这应该会给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启迪,我们需要遥远的星辰,来映亮脚下的路。”这便是梁振华创作《思美人》的初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