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日吸引了很多观众。这部介绍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纪录片于今年1月在央视首播,一个多月后,在弹幕视频网站上走红,网络点击量超过100万。
记得《舌尖上的中国》火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预言国产纪录片将从此脱离小众化,迎来它的黄金时代。但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并没有再出现第二部现象级的纪录片,后来的《舌尖2》甚至遭遇了不少质疑与争议。令人意外的是,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从题材上来看远比《舌尖》更小众、更冷门的纪录片俘获了无数网友和观众的心,红火竟然直追当年的“舌尖” 。目前在一些视频网站上,这部纪录片的评分甚至超过了诸如《太阳的后裔》《琅琊榜》等热门影视剧,一时风头无两。
为什么这样一部介绍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纪录片会在网络上走红?在我看来,它所涉及的题材虽然不是人人都喜欢的美食,也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但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是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对观众感官的取悦和猎奇心理的满足,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去打动观众、温暖观众。观众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不仅仅是看一件破损的文物如何在维修师傅的手中重新焕发生命,更是看这些维修师傅如何能够把一件如此琐碎繁复的工作一做就是数十年。
“工匠精神”是最近的一个热词,从政府到社会都在呼唤属于中国自己的“大国工匠” ,而纪录片中这些数十年如一日在故宫维修文物的人,正是我们想要寻找的大国工匠,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宝贵的“工匠精神” 。在当今这样一个什么都贪多图快、什么都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这种完全不惜时间与精力,也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做专、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无疑殊为难得,也暗中契合了人们内心的期待。
一部原本很小众、很冷门的纪录片能够走红,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事情,具有非凡的样本意义。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传播“工匠精神”这种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给国产纪录片的制作带来诸多启发,什么才是契合这个时代主题的纪录片,什么才是能够打动人心、走进观众心灵深处的纪录片,值得创作者潜心思考。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