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讨论要不要执着于做一个杰出的艺术家。我觉得执着于做艺术家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生活方式和知识素养不要局限于艺术家的范畴。
艺术人应该面向人文、收于艺术。即艺术家或艺术批评家,在知识素养上,不要只看艺术的东西,要把眼光放在文学、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科学、经济等作为公民全方位的视野;在生活方式也不要只跟艺术圈打交道,更不要像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人生经历就是从美院到艺术区,不跟社会接触,没有作为一个普通市民的感同身受的人生体验。艺术家或从事艺术理论批评的,首先不要把自己当艺术家,而是作为一个广义的文化人或普通人,学习和体验一切;懂得艺术之外的社会和作为普遍的人的意义上的人性,但这一切最后要收归到艺术上的,艺术家之前不把自己当艺术家的积累,最终都是落实到艺术作品上的,艺术理论和批评家最终也把艺术之外的各种人文理论素养,归结到艺术理论上的创新性思考。
2007年以后,随着艺术区的兴起,大批的年轻艺术家毕业后就直接搬到艺术区租工作室,其实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好,使得一个艺术家脱离社会,天天只跟艺术圈的人在一起,不知道作为一个普通意义的人是什么。艺术区内又是同质的人交往,因为大家同职业的人天天挨着,在艺术和人生经验太相像,最终大家的艺术和观念大同小异,作品拉不开差距。
当然,现在像西方盛行个人主义,艺术家不再像二三十年代欧洲或六七十年代美国那样的群体交往,每个人只跟画廊机构发生关系,艺术家不来往,没有一定的圈层交往频度也不好,这也是西方80年代艺术没有大的潮流的原因。但像中国这十年艺术区模式,大家又贴得太近也不好。
艺术群体性的社会交往,最好的模式是欧洲二三十年代的巴黎,以及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纽约,艺术家们住在老城区,租的房子彼此邻近,但街区不是艺术区,大家作为个人还是混杂在市民社会,充分体会作为一个普通市民的时代感受,因为住得近,大家还是能经常在彼此工作室和附近的咖啡馆交流艺术的。中国的85新潮一代,运动是在美院时期搞的,但他们都是大龄学生,在进美院前,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个艺术家之外的工人、农民的社会人的体验。80年代美院还没有什么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介绍,所以“八五”一代上美院时,很多佼佼者读了大量文史哲的书。
现在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除了一些技法,基本上内容苍白,既缺乏作为一个普通国民和社会人对时代的痛切感受,又缺乏作为一个文化人广义的思想视野,从12岁开始的考前班,到美院,到艺术区,一切都把自己搞的太艺术家,但真正的艺术突破,其实往往有赖于艺术之外的人生经验和泛人文的理论素养。我一直跟学生讲,学习艺术的历史,不是告诉你要做什么,艺术史是告诉你不要做什么。在美院学习什么,是为了毕业后不要再做学习到的东西,而是要从艺术之外发现可以创造新艺术的经验和思想。
但现在年轻艺术家从考前班、美院到艺术区,其实整个过程仍然是一个画班青年,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是生活和学习于艺术之外,然后再收归艺术,从美院到艺术区,做纯艺术人,纯过头了,艺术反而没有另辟蹊径的创造力了。所以,不要把自己搞得太艺术。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