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语言传递强大精神力量_文艺微评_文艺微评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uedbet全球体育微评>uedbet全球体育微评>正文

抗疫语言传递强大精神力量

2020-04-13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刘少华 收藏

  “刚刚已经拿到了健康包,是用一份人民日报包着的,打开健康包,里面是一盒连花清瘟胶囊和20个口罩……”近日,在“抖音”上,一段小视频火了。一位在意大利米兰的中国留学生,晒出了收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发的健康包。

  这份特殊的关怀,是用人民日报海外版包裹着的。平日里,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海外游子的一封家书,关键时刻成为留学生的健康包。用这份报纸包裹的礼包里,除了抗疫物资外,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这其实是一句改编的诗,源自唐代诗人沈韬文的一首残诗《游西湖》:“菰米蘋花似故乡。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抗疫过程中,类似这样通过话语温暖人心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肆虐全球的疫情面前,语言成为一种特殊的工具,它传递着力量,传递着温暖,成为抗疫精神的载体。背后的故事,则充满了文化含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生活物资集中配送点,详细询问社区群众生活物资采购和供应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经典诗词章句富含浓情厚谊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月上旬,在向中国捐助抗疫物资时,日本湖北总商会、日本京都府鹤舞市、日本富山县等协会或政府部门捐赠的物资箱上印的古诗火了。

  典雅的中国古诗,附在捐赠给中国的抗疫物资上,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

  中国逐渐控制住了疫情,而全球疫情却不断蔓延,此时,中国人民向世界各国伸出了援手。这份善意也随着援助物资漂洋过海,跨越国界。一句诗歌,寥寥数语,传递人们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爱心。

  3月18日,中国向法国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运抵巴黎戴高乐机场。物资外包装上的图案是一枚由中国篆刻艺术家设计的红色印章:寓意美好的凤凰和象征和平的鸽子飞翔在空,北京天坛和巴黎铁塔相互辉映。印章中央刻了两句话,一句是“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出自三国蜀汉学者、经学大家谯周的《谯子·齐交》,意思是,“交对了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相印,情谊比金石更加坚实”;另一句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nousvaincrons”,意为“团结定能胜利”。

  贴上像这样能让双方共鸣的话语,在中国对外捐赠抗疫物资时已成为主流。

  中国捐赠给伊朗的抗疫物资上,用两国语言分别写了两句话。一句是“伊朗加油!中国加油!”;另外一句“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出自古代波斯诗人萨迪的《蔷薇园》,这首诗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借此诗句来形容中伊关系再恰当不过了。

  中国捐赠给塞尔维亚的物资上,写了“铁杆朋友,风雨同行”,寓意两国之间守望相助的情谊。

  中国捐赠给德国的物资上,写了“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这是一句德国谚语,在这里是形容中德两国人民悠久的交往历史和深厚友谊。中国国内疫情最严峻时,德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如今中国投桃报李,与全球人民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中国捐赠给比利时的物资上,用中文、法语和荷兰语写了“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刻在比利时国徽上的一句箴言。此刻,“团结”就是最可贵的力量。

  中国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上,写了一句“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出自晚明文学家李日华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

  事实上,不只国家层面送出去的捐赠物资如此,在民间捐赠给各国的物资上,也写着很多温暖人心的诗词、典故等。

  比如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在送给日本的物资上,写了“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化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表达两国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情谊;给韩国送的物资上,写了“山水之邻”四个大字,寓意中韩两国一衣带水,风雨同舟;给伊朗的物资上,写了“万里尚为邻,相扶无远近”,这是改用了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句,意指全球共同携手抗击疫情;给意大利送的物资上,写了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一句咏叹调歌词,“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送给泰国的物资上,用了一句寓意团结的泰国谚语,翻译则用了《周易·系辞上》里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力量。

  因其巧妙,这些词章通常一语胜千言。

  现代话语充满磅礴感人力量

  “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这句动情的感慨,给了武汉人民以极大的激励。“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就此成为让武汉倍感骄傲的称号。

  同样是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句“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多组织供应”,感动了无数武汉人。很快,有关部门组织起运输网络,活鱼上了武汉人民的餐桌。抗疫再苦,温暖的鼓励也能让武汉人民继续坚强下去。

  话语能给人力量,能给人信心。疫情中,很多让人记得住、传得开的话语,在群众中传播开来。简单直接的语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句“武汉加油”,贴在了从世界各地运往武汉的物资上,贴在了武汉大街小巷,写在了许多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的防护服上,写在了网友们为武汉加油的无数条微博、朋友圈短文里……简单,却充满力量。

  一句“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全网刷屏。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这句简单的话,鼓舞着群众配合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隔离措施,通过社区防控这个战场,战胜疫情。

  一句“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让支援湖北的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的医疗队队员们泪流满面。3月17日,在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返程之际,武汉市文旅局官方微信推出了精心设计的32张海报,向340多支医疗队共42000余名医护人员以及无数湖北医务工作者致敬。这组海报,得到了网友刷屏转发。

  “疫情暴发以来,各种‘硬核’‘土味’标语掀起网络热议,乡村里的‘喇叭喊话’小视频被网友频繁转发。”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巫喜丽认为,疫情发生以来,形式多样的抗疫语言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语言文字的创新运用。“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等“土味”标语用老百姓熟悉的“人情味”,提醒疫情防控容不得丝毫马虎。

  除此之外,语言还成为抗疫中重要的武器。

  2月上旬,教育部指导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成立了40余人的“战疫语言服务团”,根据语料库统计和医用场景调研,遴选了156个词和75个短句,完成了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鄂州、孝感、黄冈、咸宁9市的方言和普通话对齐音频,制作发布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的微信版、网络版。随后,这个服务团推出在线电话服务系统、融媒体口袋书、即时翻译软件、视频软件等载体,为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及相关群体提供多维度的语言服务。

  而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新形势,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紧急研发《疫情防控外语通》,为留学生和外籍人士提供疫情防控和治疗方面语言服务。相关翻译软件也为有关人士及时提供着帮助。

  话语背后是共同的抗疫精神

  从春节以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一直在用毛笔抄录中华经典诗文,然后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每日一首,为大家加油鼓劲。

  康震总结,从经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他总结为4点: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

  康震同时认为,在目前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形势下,表达决心、壮志,用更简明、更有力、更直接、更贴近广大老百姓的语言方式,可能更为适宜。

  总有一句话,让人泪流满面。“儿自领命,无一日不着白衣,无一日不在前线,施针药,救死伤,施我所学,冀有所得,不敢半点儿戏,不敢一丝懈怠,惟望不负二老所嘱,医院所托,国家所命。”近日,一封写于2月13日的家书公之于众,写信人是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收信人是他的父母。

  总有一句话,让人感慨万千。“记得那时,我很想念他,就偷偷地给他打了一个视频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我却不认识,一个人厚厚地被包在防护服里,大大的护目镜让我看不出他的脸……”3月28日晚,一篇10岁孩子的作文《“战斗”的爸爸》刷屏朋友圈。那天晚上,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城中路派出所民警何学忠工作后回到家中,在检查儿子作业时看到了这篇作文。

  总有一句话,让人充满勇气。“这是战场,我们的战场,我们上阵理所当然。”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因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发的多篇战疫手记而广受关注。从1月27日带队接管医院发热二病区到2月17日被组织安排轮岗休息,他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20多天。但说起这样的经历,蔡毅却总是说:“我们怕了、退了,武汉怎么办?”“为什么我们还在坚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外地医疗队战友?……其实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该这么做,都想这么做。”

  总有一句话,让人心存感激。“危难中你逆流而上,是伟大的英雄,你将我们患者的需求当作自己的需要,将心比心的善良令人动容,也因为你,在这座方方正正的抗疫堡垒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2月19日,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支援的贵州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王永艳收到了患者小冯写给她的感谢信。像这样来自患者真诚的感谢,成为抗疫中一种特别普遍的存在,最终成为白衣天使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是在这样的话语中,我们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最终,我们一定会在坚定的话语支持中,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这,是精神的力量。

  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那句话——“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全国必胜!”


  延伸阅读:

  感受战疫中语言的力量

  抗疫纪录片:讲述真实故事 传递力量希望

  语言的力量(周纪鸿)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