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北方演艺集团出品,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生死24小时》持续在光华剧院上演。该剧以天津市果断、成功处置“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事件创作而成,以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为题材,集结顶级创作力量全力打造,是天津市防疫常态化阶段下剧场重新开放后迎来的首部现实题材话剧。该剧在导演艺术、剧本构思、人物塑造、舞美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生动展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再现了农历除夕到大年初一发生在津沽大地上史诗般的抗疫故事。
当开场大幕徐徐拉开时,一艘大船从远处的大海缓缓驶来,立刻带领观众进入那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24小时。随着剧情流动,在生活真实与艺术重现的交织中,以舞台之美展现生活之真,以戏剧之美彰显时代之魂。
一、构思精巧,见微知著
黑格尔在《美学》中有不少关于戏剧的论述,在他看来,“戏剧应该是史诗的原则和抒情诗的原则经过调解(互相转化)的统一。”笔者认为,《生死24小时》体现了这一原则。导演作为全剧的“总指挥”,运用娴熟的艺术驾驭力,去雕琢人们熟稔的真实事件(“歌诗达赛琳娜号”紧急处置一事),从生活的真切感受中提炼新颖独特的艺术感悟,巧妙排兵布阵,全方位调度,精心编排全戏的闪光点、动情点。该剧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戏剧意象有“总体概念”,情景融合、以景托人,主要人物站有点、亮有相,群众演员聚有型、散有线,满台有戏,既符合生活逻辑,又符合艺术规律,形成情通理达、情景交融的美学意蕴。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曲律•杂论》中曾言:“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本剧在线索安排上虚实结合,全剧一条实线:一座城与一船人,一条虚线:一个家与一个国,两条线陪衬交织在一起,以虚衬实,详略有致,从一个具体事件的“小视角”反映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从“小家庭“折射出“大情怀”,真切感人、立意深远,既体物入微又高瞻远瞩,彰显了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精神,小中见大、发人深思。
本剧寻求创新的艺术手段,吸收融入歌剧、舞剧、雕塑等表现语言,运用真实、生动、典型的细节,升华主题与意境。剧中“饺子”作为传统节日符号的象征物运用,别具匠心,“托物言志”,以意象传情达意。剧中人罗雪梅在得知女儿已去世的情况下端来饺子为儿子送行时,盛的是对儿女满满的爱,饱含着对童家凤的思念和对童家龙临行前无言的嘱托;当强忍悲痛说到“韭菜馅饺子,也是家凤最爱吃的……”,所有对儿子的不舍、对失去女儿的痛苦以及作为母亲的坚强像决堤的洪流倾泻而出,无不令人动容,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此处全场观众的泪水就是最好的证明。酒和中药也是同样艺术手法的运用,亦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意象。
该剧善用铺垫,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剧中人物童家龙过年前为外甥女小铃铛准备的礼物——海豚155型遥控直升机模型,隐射之后童家龙驾驶同型号的飞机冒险接运检测样本。指挥长童国梁答复记者:“我女儿和女婿都是武汉三甲医院呼吸科的骨干力量。”罗雪梅在电话中叮嘱“可这是传染病,你们千万不能大意呀!”这些均为后续情节设置直到家凤感染、救治失败、不幸过世埋下伏笔,深谙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妙。
俄国文学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能够给人以生动感受的形象,都是用反常手法创造的。”对比性是戏剧节奏、结构的关键,有了对比才有戏剧性、可看性。全剧紧张的气氛贯穿始终,集中在选择与等待这个矛盾点上:选择一城人还是选择一船人的焦虑,邮轮等待进港答复时无处停靠的恐惧,父母等待家龙飞行归来、等待家凤从武汉归来……还有剧中“倒计时”的运用,产生巨大戏剧张力。由此,现场观众随着剧情的跌宕发展,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生死时速、惊心动魄的紧张营救和争分夺秒、精准协调的处置速度。
二、角色鲜活,情真意切
古今中外的名著之所以历久弥新,很大程度上在于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话剧亦是如此,人物是戏剧的生命和灵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导演和演员真切体味剧中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全身心感受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用锐利的笔锋和深刻的艺术发现打磨每个人物,一字一句反复推敲,每个动作反复推演,把现实与剧中人融为一体,真实再现人物性格和时代情境。该剧中每一个人物地位不等、作用不同,但都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殊为不易。
清初戏剧家李渔认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作家必须设身处地代此人言心。人物情感的表达、人物性格的塑造,需要运用性格化戏剧语言、富于特征的台词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剧中对中国充满敌意的麦肯齐议员的语言如“我不想为一个带有病毒的民族祝贺什么”“我宁愿呼吸含有病菌的空气,也不愿被关在家里失去自由”“从利害关系考量……我也不会准许它靠岸”,所谓强大基因与软弱性格的前后对比、狂妄自大与面临困难后的绝望,是对所谓人权、自由的极大讽刺,尽显一名西方政客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充满市侩气的丑陋面孔。热爱中国文化的帕瓦罗蒂船长始终坚定自己的观点:“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表明了邮轮船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理解和认同,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和合”思想和“尚德尊礼”风范,也昭示着文明超越隔阂、文明互鉴共荣的世界大势。“风雨如晦,风雨同舟”,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当的具体体现。通过船长和议员行动的反差对比,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最大限度地开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该剧巧妙地把工作部署会、新闻发布会等“会场”作为不同角色相聚会合的表演场地。比如,针对是否让邮轮进港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两个阵营代表不同的立场,一方的观点是不能因为一艘船而损失一座城,另一方认为如果不让进港就没有大国担当……面对面的矛盾冲突和互不示弱的唇枪舌剑,充满火药味的场面推动冲突直趋高潮;指挥长童国梁“我们既要保护一座城,也绝不能放弃一艘船”,为这场争论和悬念画上句号,彰显出一个城市为防疫做出的最大努力,以“开会”为“戏”点,着力表现剧中每个人物的观念和立场。
三、舞美考究,融汇创新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该剧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舞台作为现实人生的另一个世界,是观众视觉的集中点,也是话剧的重要构成。该剧舞美设计大胆吸收当代艺术优秀的表现手法和科技手段,将好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以及精美的舞台融汇在一起,给人以直观的震撼、感性的冲击和理性的思考。
情为景中之情,景为情中之景。该剧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武汉医院、武汉家中、天津家中、天津飞行训练基地四个场景置于舞台上四个不同的位置。先期录像与现场表演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打破常规的镜框式舞台,克服了空间固定性的限制,拓宽了表演空间。景随人变、景情相合。剧中黄鹤楼和天津之眼作为地标性建筑映射出两座城。逼真的医院场景和机场跑道、显示停靠港口的航海图标以场景特色提出了悬念,拉开了矛盾。乘客检测时焦灼出现的体温数字非常直观地拎出了事件,童家凤毕业典礼、广场放风筝场面营造了氛围,推进了情节,衔接了回忆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意象叠加,“化景物为情思”,把观众引进剧中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剧场高科技的舞台灯光设备,创造性运用“冰幕”视频和“大屏幕”背景,加上旋转舞台的灵活转换,强化了舞台造型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拓展了想象空间、审美空间,景中有戏、戏中有人。
该剧使用渐强、对比、迂回等诸多手法,结合独特的舞台调度,将对比反差既放到大的剧情结构,又精确到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舞台动作的完美呈现,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而把人物感情的浪潮一层层推到最高处。剧中头顶直升飞机的轰鸣声、无边海浪的咆哮声、焦急等待人群的惊叫声、猛烈翻滚的狂风恶浪、闪烁滚动的逼人灯光、无数仰举的双臂……灯、光、电、声、舞等多重技法瞬间迸发,对现场氛围的营造、人物心理的刻画都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合力,将观众的思绪带回到了抗击疫情最艰难的那段时光,使人更真切地体会到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斗士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那份豪情,更具有舞台震撼力。
阮籍《乐论》言:“歌以叙志,舞以宣情”,舞蹈作为表现人物的一种生动语言,成为揭示人物性格、思想的有力手段。该剧特别加入了专业的舞蹈设计,把舞蹈造型作为舞台演出十分重要的视觉语言,将舞蹈语汇巧妙地揉进戏剧动作和人物的行为中,综合运用布景、音乐、灯光、效果等多种艺术手段,配合演员的表演,把剧本中的精神转化为具有强烈视听冲击力的舞台形象。通过剧中人物的舞蹈本身对情境进行有力烘托,开场热烈奔放的舞蹈场面,加上游客穿梭其中产生的时空距离感,将观众迅速带入到漂浮在茫茫大海、危机四伏却浑然不知的邮轮上。这场肆虐整个地球的疫情像一个不出场的人物一样,不断逼近剧中人物,形成观众审美的情感错位,舞台上越是轻松欢快,观众就越是替剧中人物担心。剧中麦肯齐参议员微微仰视的舞蹈化形体语言,准确刻画出其趾高气昂的傲慢姿态。对于剧中无明显戏剧冲突的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等,本剧巧妙使用仪式化舞蹈动作展现秩序感、大局观,手法细腻、富有哲理、藏而不露的导演艺术为戏剧舞台呈现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四、艺术精品,磅礴伟力
震撼源自思想深度,一部uedbet全球体育作品能让人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振奋,萦绕于怀、经久沉思,靠的是艺术的感召力,更是思想的魅力。正如前苏联导演艺术家格·托夫斯托诺戈夫所说:“艺术中的时代精神就是敏锐地准确地和积极地理解现实,善于运用能够影响观众的思想、意志和情感的艺术手段来表现现实。”本剧所展现的中国文化、彰显的中国精神,正是通过独有的艺术魅力传达展示给每名观众的。
剧中指挥长童国梁对帕瓦罗蒂船长说:“如果整个世界是一艘邮轮,那么每个国家就如同一间间客舱。”在国人眼中,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防疫不是一个城市的事,而是整个世界共同的事,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世界大同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国胸襟。帕瓦罗蒂船长说“中国人不会见死不救,中国人信奉命比天大”,我方“不因一座城放弃一船人”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和现代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念。以人为本从来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于麦肯齐议员的嘲讽诋毁,我们是以德报怨、不放弃每一个旅客,充分体现了“崇仁贵和”“厚德载物”的中国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剧中,城市同意邮轮进港,家凤主动请战红区。大医施一凡:“孩子,这个时候咱可不能当孬种!”“我这老头子还站在这呢,该我上了。”童家龙挥泪告别父母。施伯海为了紧急医治病人忍痛不向家凤遗体告别……这些无不处处显示国家之担当、国人之担当,更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剧中借用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点出了全剧的“剧眼”。疫情面前,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为了国家命运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在潜移默化中释放着巨大而无穷的动力。中华民族在遭遇困难时的顽强生命力、巨大凝聚力,植根于几千年延续发展的中华文化,这使中华民族在任何危急关头都保持着无比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定力,大型话剧《生死24小时》努力承载、积蓄和传递这种精气神。
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艺术精品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和文化深度。该剧正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备的精品力作,精品的背后是担当负责、精雕细琢、探索创新、志在一流的精神。艺术的感染力带来思想的震撼力,以艺术彰显人性光辉、时代之魂、信仰之美,凝聚起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这个时代uedbet全球体育工作者的艺术理想和终极追求。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uedbet全球体育作品或现象撰写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话剧《生死24小时》:再现抗“疫”史诗(“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