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摄影产业是现代技术进步,把困扰个体摄影者的“常规”问题,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分类之后,将摄影创作程序化,摄影软件编程的过程也就是传统摄影选择的过程。从摄影本体看,类型摄影其实是把带有个体色彩的东西给忽略了,去个性化,留下的只是程式化的“可复制”的共性的流程与格式。其实类型摄影未尝不是一种失败,但对于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而言,或许这就是进步。
摄影总有让人难以预料的方式,迷惑我们,撩动人心。当下,摄影展场或网络中的某类图片不为摄影者认可,即不是拍摄而是用软件所“做”的“照片”。用软件“摄影”成为一门职业,照片的流水“创作”已成封闭的循环系统,从创意、制作、包装都有专业分工。其作品可谓美轮美奂,不少人因此名利双收。3 D打印产品交易网站CGTrader集中挑选出了部分完全是电脑制作的人物图片,而这些图片的逼真程度甚至可能让你感到难以置信。
其实,这也只是表象,这种软件图片,已经渐渐包围了我们的图片世界,让我们难以识别真假。这背后的深层次内在原因,值得我们甄别分析。
一、文化产业链条下的类型摄影
1 .软件图片及软件“摄影”。百度输入“图片软件”四字,会显示1亿条结果。通过软件制作图片,一直以来是摄影者的必修课,甚至有人称“不修不成图,凡图必修” ,所用软件皆为图片软件。软件图片则是用软件制作出来的照片或图片,可在照片基础上后期加工,也可完全用软件制作。本文所说的“软件图片”主要是指完全用软件制作的图片,没有拍摄因素。目前,此类图片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国内外摄影展场或艺术展上也不少,“身份”仍以图片自居。与摄影本体而言,有着较远的距离与较大的差别。摄影软件是图片软件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在摄影过程中运用的软件,从网上下载的可选软件中,常用的手机摄影软件就有615个,大致分为拍摄前、拍摄之中、拍摄后三类。不同软件得到不同的类型图片和不同格式的图片,其用途与作用也就截然不同。软件摄影的提法虽有些另类,当下已成为时尚流行的说法,意指图片由软件制作完成,而不是由摄影来完成。
2 .摄影类型与类型摄影。为便于学习把握摄影艺术,人们从不同角度把摄影分为多种类型。摄影类型主要从摄影叙事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内容、形式、功能来划分的,如艺术摄影、商业摄影、新闻摄影等之类,细分就更多,如专门从事金银首饰与专门从事汽车等类型图片的摄影师,摄影师大多偏重于某一摄影类型。类型图片并不是某一类型的摄影创作出来的照片,而是从摄影的技法与技巧上来看的某一特征图片。类型摄影主要指在最后形成的图片,其制作过程中有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相似的主题,采用固定流程去“生产”“制作” ,完全由电脑制作出来,有公式化场景、符号式的视觉形象的照片。多指摄影中某一种类型摄影题材,制作时用人工拍摄完成有一定难度或是达不到图片的最终需求,运用软件或电脑手段且运用固定的程式,有固定的主题与对象、模型与格式,最后形成质量与效果相对稳定的图片。这类图片我们称之为类型摄影。类型摄影是在高科技条件下制作复制的照片。软件“摄影”只是类型摄影中的一小部分,类型摄影还有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图片生成与制作方法,我们统称之为类型摄影。类似房屋装饰软件,输入房主要求、兴趣、爱好,软件综合之后,制作出房屋装潢的方案与效果,目前不少行业已大量应用。今后的类型摄影,你只需在相应的软件中输入你的图片要求,软件或其他手段可自动生成。
3 .混杂的形式与工具性表达。从表达层面看,如何更好地用类型摄影表达思想与诉求,以及如何处理人类社会复杂度的问题,当下各种摄影软件不仅直接对图像进行处理,更是借助于各种方法手段来更准确地表达思绪与情感。类型摄影就是用非传统摄影手段去解决摄影问题,而且是有机的、探索性的,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技术层面看,类型摄影将诸多摄影技术与艺术问题用编程方式,把原来分散的个体经验和技术,集成为一个通俗摄影软件,最终达到类型摄影的目的与效果。一些摄影软件开发商,从其他角度解读摄影技术和艺术,使得摄影成为一个有效的直接摸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从流程与成本角度看,软件图片虽然目前并没有降低摄影创作的人工成本,但所具有的复制性与批量性,将迫使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作品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在经历工业化后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会有基础性的改变,软件设计者把整个社会当做编程平台,用软件格式的制作与流程来解决摄影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工具融合角度看,类型摄影其实就是把计算机编程里积累的经验带到摄影实践中去,把原来个体摄影者的创作过程,用固定格式编入程序并给予格式化的处理。类型摄影产业是现代技术进步,把困扰个体摄影者的“常规”问题,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分类之后,将摄影创作程序化,摄影软件编程的过程也就是传统摄影选择的过程。从摄影本体看,类型摄影其实是把带有个体色彩的东西给忽略了,去个性化,留下的只是程式化的“可复制”的共性的流程与格式。其实类型摄影未尝不是一种失败,但对于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而言,或许这就是进步。
是什么让摄影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其内在条件与社会深层因素是什么?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软件图片与类型摄影
1.文化与传媒生态环境的改变。当前,各类媒体急需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现代媒体的相互融合给人们带来了危机感。其实,无论是软件图片还是类型摄影都是在当代文化生态下相互融合的结果,现代科技为其提供了技术可能与文化方向。我们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还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宽媒体融合的道路。现代摄影正经历着高科技快速冲击传统摄影,摄影与媒体及其他介质相互融合的倾向,拒绝与退缩都只是暂时应对之策,而应从其深层的改变与内在原因找到摄影发展的融合之路,让摄影再现昔日的辉煌。
2.摄影自身转变及代价。转变是有代价的,摄影变得让我们觉得越来越模糊。综合分析,我认为深层次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理念的变化。摒除技术的因素,当下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摄影史就是摄影观念的历史,所谓的摄影理论与摄影美学并非基于摄影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而是人类思想遗产中可以为摄影所用或给予摄影深刻启示的部分。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当下摄影理论体系不健全与理论的严重贫乏造成的。在时代的裹胁之下,科技进步导致摄影的变化。摄影的转变非一时之功,从“照相” (take)、“造相”(make)到“虚相” (fake),影像的成像方式因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发生着改变。受其影响,摄影创作方式也发生改变。当前不少摄影大师放下了手中的相机,用其他方式进行摄影创作,这里不一一列举。摄影运用合适的材质与展示方式、最新的数字技术随心所欲地制作图像表达自己,摄影表达已远超其纪录特性,实现传统手法无法完成的表达创作,最终的载体是摄影作品也是艺术作品。摄影师不再被动运用“摄影”去发现,而是主动把“摄影”当做工具,对其改造升级,把传统手段与数字技术融合起来,以明室的方式记录过去与现在,表达虚拟的现实与不可预知的未来。当下也有人提出在“云媒体”的概念下,建立“语言图片库” ,届时,用电脑高科技“拍摄”制作的“字图片、词图片、文本图片”会成为全球通用的交流工具。日常的交流与表达,只需输入图片关键词即可。对于摄影而言,这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个机会。融合发展让摄影有了变化的动机与动力,并走上一条新的未知之路。从摄影本体看,摄影已从纪录工具转变为工具语言,任何一种载体都可将摄影作为表达的语言;从文化层面看,摄影由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转化为一种文化,再转化成一种生活方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后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数字化社会,艺术品的可复制性让我们失去了对于艺术作品的膜拜神秘感,也让我们有了更多亲近艺术品“原作”的机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下的摄影该往何处去?不少人在探索出路,力求突围。于是现实生活中的摄影类型日益丰富,运用软件去替代一些可由机器完成的工作就成为一种趋势。就像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代替手工制作一样,摄影的“去人工化” ,在极速发展的高科技的支撑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各个行当之中。类型摄影可制作无法还原的古代建筑及人类生活图片等,可用最优化的构图、色彩、工业化“创作”流程、最时尚的理念与最吸引眼球的外形等轻松地呈现目标图像。此外,“类型摄影”为了作品品质,商业化因素成为其首要考虑的因素,固定程式、流水线作业、格式化制作只是手段而已。
4.摄影作品产业链的延长与完善。在文化产业里,摄影产业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极为特殊的属性,它所包含的从艺术属性延展的产业链的商品属性,使类型摄影与现实的融合度加大。没有哪门艺术有这类特性:摄影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才使其在艺术的生态环境中自发地成长为一种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的产业链已臻于完善。可以预知,未来工业化的类型摄影一定会成为潮流,但一定时期内肯定不会是主流。当下,在新媒体架构下的摄影生态环境同以前有了较大的区别,集拍摄制作、展示传播、商业运营三位一体,并成为当下摄影的重要内容,推动着当代摄影一步步从量变到质变积累。三者呈现“品”字结构,三者相互关联、互为支撑。从较大范围看,我们把摄影作品分为宣传品、作品、产品三个阶段。宣传品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这一阶段以表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主,摄影从业者及摄影机构主要在国家机构里;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0年,以“四月影会”为标志,开始涌现大量反映摄影创作者主观思想与理念表达的作品,但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市场观念;第三阶段从1990年到目前,以2006北京影像专家见面会为标志,中国的影像市场细化并不断成熟,形成了商业图片市场、影像艺术市场两大类。摄影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其作品创作、展示传播和商业运营产业链不断延长,并逐渐完善。当下社会正经历急骤变革,工业化所带来的大规模物质产品的商业化生产,文化产品在工业化社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个体创作转换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满足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需求。产品时代的摄影人,对于摄影已不再像从前那么虔诚了,以摄影“创作”的名义,在创作之初有宣传,用口口相传的广告形式寻找作品的潜在市场与消费者,创作过程中有包装,迎合当下社会功利心态,更加注重外在形式。形式大于内容,一切可用之物皆用于创作,摄影软件的应运而生就不奇怪了。可以预见,将来的摄影软件可以更为方便地解决当下摄影的难点与问题。软件图片会成为摄影的一种类型,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类型摄影流程并固化。
三、出路: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于新现象,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都是应对之策,但受技术和应用领域所限,类型摄影前途并不极具诱惑力,但为摄影人在前行途中迷惘与犹豫时设定了一个方向。我们更期待新的技术与摄影尽快融合发展,为摄影开拓新的境界。
1 .摄影表意转变的要求。图片表意由“被动”记录到“主动”表现、由客观“发现”到主观“表达”、由对“过去”的评价到对“将来”的预测。三大转变,对类型摄影提出要求。问题早已提出,解决势在必行。
2 .云时代图片语言的要求。图片语言已成当下社会人们沟通无障碍的通用语言,但这一语言尚未形成独立体系与相对固定语法,尚需要用文字注解。
其实最为关键的是,摄影与其他媒介及材料的融合,很难预料到究竟会是何种形态,这其中科技是关键。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冰河世纪》,其3 D形象,合则为动画电影,分则为单张的图片,完全是电影制作,为类型摄影带来了无限可能。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