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大家柳诒徵书法为例
我写这个题目,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书法首先是法,是技术、是写字,进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最终归于文化。显然,这样的表述或分类其实是现代意义上的,不是中国传统学术意义上的表达方式。书法是我国纯粹的传统文化、一种审美现象,从传统的美学思想来看,中国书法是从“技”直接到道的文化跃迁。所谓“技近乎道”,并没有现代意义上艺术的概念,即便有某些美学思想、创作形式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相合,但也是非自觉的、非系统的,它的大部分书法作品连基本的创作概念都没有。当然,首先要声明的是,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并不一定是书法发展的必然,更不一定是书法发展的福音。本文以柳诒徵的书法为例,提出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阐明其思辨的学理依据和逻辑关系。
在谈柳诒徵书法之前,先要弄清三个概念。一是书法的法,作为技术的概念;二是书法的艺术化,作为现代艺术的概念;三是书法作为文化的概念,是从传统书法意义的角度来看的。
一是作为法的书法。所谓书法,这里是指书写汉字的方法,其核心是书法的笔法,属于技法范畴。书法,作为有着至少3500年历史的文字功能和1500余年的审美自觉现象,经过数代传统文人的实践和总结,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技法系统。所以,书法最基础的部分是技法,当然只有技法也不是真正的书法,但没有技术的书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般的文字符号。
柳诒徵大篆对联
二是作为艺术的书法。书法称为艺术只是近百年的事,是翻译而来的舶来品。在中国传统书法史中书法一般称为书、书札、尺牍、书契、书翰、翰墨等,若书法之经典也称之为法书,没有“书法艺术”这一称谓。中国古代的“六艺”,其中有书,这个书不单是指书写还包括文学等,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书法称为艺术不仅是新的称谓,更是要按照现代艺术的基本属性看待,如情感属性、审美属性、商品属性。虽然从现在的书法属性来看,是基本相合的,但是,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看,由于书法与文字紧紧相连,很大部分书法的目的与情感、审美以及商品都没有太多的关系,所以,书法称之为艺术是现代意义上的。目前,书法界出现的诸多问题、困惑和矛盾,很多是因为将书法称之为艺术而带来的。
三是书法作为文化的概念。文化这一概念非常丰富,也非常复杂。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书法所表现出来的,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思想精神,是文化的最核心部分。此外,因为书法与文字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书法不仅有实用和审美功能,很大部分具有历史、文献、考古等文化价值,这是其它审美现象所不具备的,显然,这里的文化价值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范畴之内。
以上书法的技术、艺术和文化,有着传统和现代不同的内涵。当代书坛有诸多的矛盾和困扰,是混淆了三者的关系所致。有的将书法的技巧看成书法的全部,强调书法的书写和可识性;有的将现代艺术的概念完全等同于传统书法的概念,用现代的美学思想改造书法;有的特别强调了书法的文化属性,而忽视了它的技术支撑和艺术的表达形式,所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去正视并逐步理顺,其矛盾的根源就无法消除。总之,书法的诸多困惑、矛盾甚至混乱,其底层逻辑是现代和传统的矛盾,我们总是在一元论、进化论的思维模式下运作,没有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书法被视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其历史不到200年,其艺术的概念和传统意义上艺术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
书法的基础是写字,这里的写字不是一般的写字,是有一定的法度规范,讲究笔法、字法、章法等。然而,复杂的是有些一般的写字,也被后人或书法史称为书法或书法艺术。这是因为,在中国的美学思想里,“技近乎道”思想是核心审美思想,其中没有现代意义上艺术的位置。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书法是一种实用文字,其中没有艺术的链接,而是直接从技到道,那么判断起来非常困难,很多矛盾、冲突,由此产生。
本文并没有能力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提出这个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给我们带来书法现代性转换的一种思路,即书法超艺术的文化性思考。以民国时期的文化大家柳诒徵为例,他不仅是一位学术巨匠,同时,也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并没有呈现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的形式,但并没有削弱它的艺术性,更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价值。这里不谈柳诒徵的文化成就,只谈他的书法,当然他的书法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和审美价值,是其深厚的文化所带来的。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号劬堂,江苏镇江人,曾任民国时期国立图书馆馆长,近现代史学大家,文化大家,著有《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国学图书馆总目》等,其中《中国文化史》最为著名;在史学上与陈垣齐名,有“北陈南柳”之称。
先生在治学之余,耽于翰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皆有所涉猎,并有不俗的成就。从面世的书法来看,篆书有金文、小篆,功力深厚,书风婉转流畅、追求金石之气;隶书,取法汉隶,对石门颂、礼器等名碑均有深入的临写,体势开张、笔画厚重古朴;楷书,面貌多样以魏碑用力最深,也旁及“二王” 、颜真卿楷书,流畅并敦厚。值得关注的是其日常书写的行书,最为成熟、典型,水平也最高,多存于日记、手札之中,不但自然朴质、天真烂漫,而且碑帖结合,表现出典型的时代书风,与晚清民国时期的赵之谦、何绍基、黄宾虹和鲁迅等手札书风一脉相承。总之,其书法以碑建其骨,以帖饰其形,既骨力洞达又典雅蕴藉,更见金石之厚重,帖派之遒劲,正所谓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对于书法理论,先生有《京口书人述》,文虽不长主要记述其家乡镇江(古称京口)历代善书者,但表现出先生对书史的稔熟和书学之洞见。
在中国的传统书法史中,没有书法艺术创作这个概念,基本上都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非常典型地表达了中国农耕文化所呈现出来的技术体系文化特点,书法在技术的支撑下,表达一种心性感悟的道的文化系统。所以,书法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实用的书写,书法的人文性则得益于诗词歌赋的熏陶。可见,这两点正是柳诒徵所具备的,并且有着典型代表性。
柳诒徵作为一个传统文化人,是以自己的学术立身于世的。但是作为文人的余事书法,也同样表现出娴熟的书法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他的日记,即非创作作品,更能代表其书法所达到的高度。但书法在这些传统文人手下,是从技直接到道的过程,而并没有现代意义上艺术性概念,或者说有但并没有那么突出。说到这里,我们隐约地触摸到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就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转化问题,从而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找到一个传统书法向现代转型的节点,从而带来整个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转型。
柳诒徵行书手札
通过柳诒徵书法的呈现、分析和思考,我们明显地看到中国传统书法是以高超技术为基础,直接通向文化的、道的表达过程,缺少现代意义上艺术的这一环节,但是,如果补上这一环节还是不是中国书法的原有精神,或者说要不要补上这一环节,这是问题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只有思考并认识到这一问题,才能下一步解决这些难题。
问题是,现代化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看问题?如果站在中国文化的视角看书法,那根本就不需要改变,因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非常全面;如果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书法,那么中国的书法就是有技有道而无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的审美形态;如果站在中国的立场看世界,就要既看到书法的技和道,也需要补上这一现代的艺术的环节。然而,我们毫无选择地走向了现代,书法的现代化转型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站在中华文化的立场看待书法的现代化转型,才是书法的唯一出路。
通过以上的分析,至少给我们带来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
一、技近乎道,是艺术的普遍规律还是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
二、现代艺术的概念与我国传统技近乎道概念的关系。
三、艺术创作思想源于智的文化,技近乎道思想源于心的文化。
四、智的文化和心的文化,是不是本来就有各自的分工。
五、智的文化和心的文化,应该是合流还是各自独立发展。
由于文章的篇幅与个人学术能力有限,目前还不能很好地回答以上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从以上的视角看待文化,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正等待我们来思考,例如哲学的广义和狭义、美和美学、科学和技术……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好,那么书法的艺术问题、文化问题,甚至整个文化的现代化转化都很难真正地推进。
(作者:衡正安,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理事,江苏省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