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些针对写实性绘画的论述,其中仅凭某展馆看展人数的多少就得出当代中国画难以长久、写实性绘画是绘画艺术最高标准的结论。对于此论断,笔者不敢苟同,这既违背了艺术史实、艺术常识,又严重误导了大众。而且此种言论代表了目前相当一部分群体对艺术尤其对现当代艺术的一种误解与偏见,有必要加以纠正。
首先,我们对不喜欢或不熟悉的艺术门类、艺术形式,允许独持己见,但不能罔顾事实、有意扭曲,不能因为自己从事写实性绘画就极力夸大其作用和影响,而随便否定甚至诋毁、打压他人及其对艺术的相关实验与探索。其次,看展人数的多少真的能够反映艺术作品的水平与重要性吗?未必。须知,大多时候观众仅对能看懂的艺术感兴趣,对自己不理解、超出认知范围的艺术往往拒之千里,所谓曲高和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也是一些展览即便作品质量不高依然观者如云,一些展览尽管作品格调不俗但却观者寥寥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自照相技术、数码技术、电脑合成、3D打印等现代科技出现、成熟以后,写实、超写实一路的架上绘画受到极大冲击,尤其AI技术的日益普及,更加剧了这一情况的发生。所以,我们实在没必要同高度智能化、精密化的科技相抗衡、较劲,而要努力去探求绘画的更多新的可能。虽然笔者也并不赞同架上绘画、架上艺术“终结论”“死亡论”等论调,但不可否认,随着时代发展、文化多元格局的形成,美术领域已不再是架上绘画语言在独领风骚,而是从架上到架下,出现了诸如抽象艺术、波普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原有的艺术门类、艺术语言,顺应了美学发展规律,更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派、现代笔墨、当代艺术等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不能轻易否定。
归根结底,还是观念、认识上出了问题,走入了死胡同,缺乏宏观的国际视野与发展的艺术史思维。就像现在是计算机、数字化时代,你却还在拼命研究、琢磨算盘是怎么制作的,怎么才能把珠心算打得更快更准,这是典型的固步自封、与时代脱节,可以沉醉其中、自娱自乐,但不能将其看成是主流、趋势。倘若按照文章开头所提及的观点,只有搞写实才对路、才正统,这是明显的目空一切、自欺欺人。
通晓美术史的都知道,写实从来不是绘画艺术的最高标准,也压根不存在最高标准一说,它只是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而已。在西方,写实性绘画主要受写实主义影响,但从印象主义出现后,写实便不再盛行,逐渐被抽象替代,其功能也在不断减弱,至少已不是画家创作的唯一选择和评判绘画的唯一尺度。而在我国,尤其对中国画来说,尚意才是其真正的美学核心与审美追求,无论是原始美术,还是自汉唐起的大量作品,写意都是开端和主流,而非写实,这是有据可查的。像最早原始古人在陶器、竹木上作画,以及众多充满意趣的岩画、壁画、砖画、漆画等,包括甲骨文、金文,均是从写意(符号)开始的。特别是宋代以后,更为推崇写意,写意画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写实则长期处在边缘位置。即便写实,也始终强调以形写神、以形传神,甚至离形写意、忘形得意,而非如实描绘。这从历代画论如欧阳修的“画意不画形”、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徐渭的“不求形似求生韵”、石涛的“不似之似”,以及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都能看得出来。
当然,这里并非否定写实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希望通过对艺术史、艺术发展与审美的客观规律等的综合把握来给它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和定位,而非将其无节制地吹捧、拔高,以致混淆视听、误人子弟。
(作者:王进玉,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