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油画创作:感受历史的温度_美术评论_书画摄影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油画创作:感受历史的温度

2018-11-13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畏 收藏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回首中国油画走过的历程,可看到中国油画始终与中国社会同程发展并相互印证,以图像的方式铭刻历史,同时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塑造和涵养自身。

  觉醒蜕变

  改革开放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伤痕美术”应运而生。高小华1978年创作的《为什么》以厚重的笔触和铅灰的色调描绘了“文革”中青年人的痛苦和迷茫;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下武斗惨烈的一幕。这两幅作品表现了那一代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心灵的创伤,开启了“伤痕美术”的先河。反思“文革”时期的美术风格,以真诚之心反映现实,直面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伤痕美术”是现实主义的回归。

  随后出现的“乡土美术”以罗中立的《父亲》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为代表,进一步将艺术家的关注点转向普通人的生活,以更加情感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父亲》以巨大的尺寸、纪念碑式的构图、超级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位饱经沧桑的中国农民的形象,饱含同情,震撼人心。《西藏组画》则表现了高原上粗犷的生命和淳朴的人性。“乡土美术”作品倾注了画家对人的关注以及对中国社会的思考,投射出人道主义的光芒,蕴含着人文主义的内涵。

  如果说“伤痕美术”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展示出那一代人集体记忆中的伤痛,“乡土美术”则是以生活流的方式,更情感化地重塑人性之美,人性成为两者共同的关注焦点,人的主体性建构成为这个时期中国油画的主题。

  这一时期,关于“油画民族化”“绘画的形式美”等问题的讨论,开启了对绘画形式和油画语言的探索。1985年4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发起的“黄山油画艺术研讨会”在安徽泾县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观念更新”的问题,这是油画界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回应。

  在1984、1985年出现的青年美术思潮(简称“85新潮”),是以高等美术院校学生为主体的“新潮美术”,是急切追求艺术现代化的集群性试验。尽管新潮艺术花样繁多,其中不乏有思考、有才智的弄潮儿,但大多数作品是对西方艺术的模仿。邵大箴教授谈到这一现象时说:“对外来艺术不加分析地一味模仿,不仅说明艺术家创造力的衰弱,也是丧失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如何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营养,一时间成为油画家们讨论的话题。不少艺术家在这一过程中对西方现代艺术有选择地借鉴,丰富了他们的艺术语言。

  1987年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和此后在南京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部分),作品的创作风格呈现多样化的面貌,画家年龄结构也趋向年轻化,“文革”后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填补了油画人才的断层。

  走向自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美术思潮的重大变化表现在对传统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回归上,中国油画也在通过纯化艺术语言,实现油画本体的建构,努力探索自身的本土化、现代化转型,逐渐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格局。

塔吉克新娘(油画) 靳尚谊

  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潮美术的反拨与矫正,同时更是对油画艺术语言的深入探究,通过对西方古典油画传统的再认识,提升中国油画自身的学术水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靳尚谊就尝试运用欧洲古典技法绘制肖像,其作品《塔吉克新娘》以细腻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单纯而静谧的古典美。这种探索迅速影响了一批青年画家,到90年代,写实油画已蔚然成风,在随后的发展中又进一步拓展深化,融入当代内涵。石冲的《行走的人》、冷军的《世纪风景》等作品在艺术观念和审美指向上,较以前的写实油画有了本质的突破。不少写实油画作品因铭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印记,也成了时代的经典。

  中国油画的发展并非是单向度的,多元文化环境促使画家在写实之外探寻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尚扬的《大风景》和王怀庆的《大明风度》,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寻求在现代油画和传统艺术间建立一种文脉上的联系。陈均德、闫平、王克举等人的“意象性油画”则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融入油画,在流动的笔触中,写意抒情,强调意境的表达。谢东明、马路、段正渠等在表现性油画领域的不懈追求,刘迅、葛鹏仁、周长江等在抽象油画方面的持续探索,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所有这些都与传统的写实拉开了明显的距离,丰富着中国油画的维度。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艺术市场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促进了油画的繁荣。1991年9月,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了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专场。1994年3月,嘉德拍卖公司举行了中国第一次油画专场拍卖会。“中国油画第一村”——大芬村9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规模。

  改革开放的深化,进一步拓宽了中国油画的国际视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也使其与国际艺术对话成为可能。中国的当代艺术被海外看作是中国开放政策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从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的油画就走出国门,频繁在世界级大展中亮相。

  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近20年间,中国油画界先后出现过不少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新生代”“新具象”“新表现”“新写实”“中国写实画派”……它们风格观念不同,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共同构成了中国油画多元并存的格局,是中国油画走在现代化转型道路上的见证。

  时代华彩

  进入21世纪,中国油画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理念——书写中国油画自己的历史,即立足本土,吸收融会中西优秀文化,创造有时代特色、有民族气派和有个性创造特征的中国当代油画。在创作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的当代叙事方式逐步形成,中国精神成为主题词。

小夫妻(油画)  李节平

老广东,小生活(油画)李智华

  现实主义继续发扬光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推进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油画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题材。王宏剑、郑艺、忻东旺等坚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关注个体生存状态,表现题材愈发贴近生活。第十届到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油画获奖作品《小夫妻》《老广东,小生活》《早点》关注大众生活与社会变迁,紧扣时代脉搏,以朴实而真诚的笔触,描绘小生活,记录大时代。

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油画) 程丛林

范仲淹著《岳阳楼记》(油画)徐里、李晓伟、李豫闽

  随着国家对文化工程的大力推进,大型主题性创作重新受到高度关注。在已完成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现实题材创作中,油画一直是创作的主力军。《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共和国的将帅们》《青春记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科学的春天》《复苏的土地》等作品紧扣重大历史题材,铭记社会变迁;《司马迁和〈史记〉》《贞观盛会》《范仲淹著〈岳阳楼记〉》《〈唐律疏议〉与官衙断案》等作品分别聚焦古代和近现代,画说中华文明经典,以图像承载中华文明记忆。这些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均有上佳表现,彰显出个性化艺术语言的凝练和精神境界的开拓。

贞观盛会(油画)孙景波、李丹、储芸声

  “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增加了相关地区艺术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成为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传播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等大型国际性展览,成为展现中国当代油画风貌的舞台。

  第四届中国油画展自201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持续4年,分为表现、写实、抽象三个区段,恰如其分地呈现出当代中国油画多元并存的创作生态和探索的三个主要方向。展览以“中国精神”为主题,表明当代油画创作比以往更加注重精神品格和文化价值,其目标在于构建具有本土化创造力和中国特色的油画语言体系。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这是当下对中国油画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提升当代中国油画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四十不惑,在此节点,中国油画迎来了回望与前瞻的契机。

  因思想解放觉醒,乘改革开放自觉,以文化自信铸魂,中国油画以前所未见的丰富性记录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壮阔波澜,也昭示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延伸阅读:

  中国油画本土化早期实践的艺术特色(李昌菊)

  阎文喜的油画艺术:艺术的色彩源于人民

  中国油画的“语言之在”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