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uedbet全球体育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5/10/content59739.html)
内在同构的艺术呈现
——评音乐剧《刘天华》
意料之中的期待与意料之外的惊诧,在观看音乐剧《刘天华》时,这样的感受竟然重叠并融合为一体。纷繁而饱满的结构和纯粹且宏阔的二胡音乐,艺术地阐释了术与道共生互浸的本土化音乐剧叙事,成为该剧的鲜明特色。同样互动的是,该剧导演以其多年的音乐剧创作实践真情讲述刘天华,而刘天华的艺术理念正是《刘天华》基础性的精神支撑。刘天华在改进国乐、发展国乐中,敞开艺术胸怀,吸纳世界音乐的经验,使二胡这一“国粹”得以原质性的重生。该剧导演则是将音乐剧这种舶来品进行本土化建构,在现代性的结构中注入中国元素的灵魂。由此我们看出,刘天华与该剧导演之于音乐的创新式发展,都是行“借力之道”。从这个层面上而言,两位不同时代的音乐人在《刘天华》中破壁相遇,这既是超时空的,又是共时性的。该剧导演以《刘天华》表达了自己艺术上的新成绩,也为中国音乐剧提供了可供参详的样本和路标。
《刘天华》全剧为五幕结构。序幕中,以二胡演奏家宋飞演奏刘天华先生创作的二胡曲《独弦操》拉开故事帷幕,灯光聚焦于宋飞的身上,由她的出现引出对刘天华的追忆。全剧五幕均以刘天华的二胡曲目作为标题,分别是“闲居吟”“歌舞引”“悲歌”“良宵”“光明行”,刻画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背景下,以刘天华、杨仲子、梅兰芳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艺术大师们,为改进国乐、发展国乐,宣扬民族艺术而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
《刘天华》的叙事,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多时空独立与交融。作为刘天华第三代传人的宋飞,担任当代叙述者;刘天华的哥哥刘半农,则是相同时间维度的另一空间的叙述者。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叙述者都与刘天华有互动性的交流,有时隔空对话,有时经由观众的转接形成共时性。这样的交流,可看作是刘天华心理活动的外化,又是重要的叙事动力。更为有价值之处在于,刘半农的同时代身份与宋飞的实时角色,以及刘天华生活现场的再现,这样极富想象力的立体叙事,既丰富了戏剧效果,又极具可供细品的隐喻。刘半农是参与者和见证者,宋飞是追随者和倾诉者,他们时而是刘天华的化身,时而又是观众的代言人。这其实又形成了更为宏大的叙事,舞台之下的观众不仅仅是旁观者,也不自觉地成为叙事的一部分。区别在于,观众这一叙事是隐性的,也是可以自由出入的。因而,《刘天华》所带来的不仅是情理之中的代入感,还有自然而然的参与感。
舞台设计是导演扩展叙事张力的显要支撑。在道具上,凡是人物所用之物,都讲究细节的真实,还要具有历史感。而有关场景,则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以中国大写意手法,既交代人物的背景、状态,更在注重现代与古典的交汇之中,从情境与意境之间寻求叙事张力的最佳化。其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刘天华》的舞美用前幕、中心现场、后置副场等多梯次空间形成多重叙述时间。前幕带有立体性的影像,技术是先锋的,内核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释放。将现实梦幻化,戏剧情绪形象化,情境意象化,通过调度节奏或渲染气氛,揭开历史的面纱,形成唯美之中有意蕴,抽象之中有坚实的叙事。
一般而言,音乐剧中的音乐更倾向于承担无法言明和未尽之事的表达与渲染,是剧的灵魂性存在。显然,导演深谙其理,又赋予音乐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代民族艺术大师的刘天华是多种音乐的集大成者,但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近现代的二胡艺术。可以说,二胡是他艺术和精神的象征,他与二胡互为映像。导演敏锐地把握住这一点,大胆地将二胡音乐作为叙事的另一路径。正如导演所言:“刘天华作为一号人物,将采用人与二胡音乐交叉相映的方式呈现于舞台,刘天华与二胡音乐是一对互为映像的艺术形象。作为戏剧人物的刘天华有说有唱,这是音乐剧的固有表现形式,而作为刘天华之映像的二胡音乐将是表现戏剧人物思想精神内涵的重要线索,也就是说,二胡音乐是拟人化的,是刘天华的化身。”人物的演唱、对白、旁白、舞蹈是具实性的,而二胡音乐是意象性的。正如二胡凭借两根弦演绎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之道,《刘天华》如此的叙事策略也像二胡的两根弦,虚实相间相映。一虚一实,相互观照,形成了崭新的音乐剧叙事。
在音乐和舞蹈的选取和运用上,导演显示了足够自信的包容。一方面吸收当下最流行的旋律、唱法和舞蹈,形成鲜明历史人物的当下性叙述。比如剧中人物的神态、举止都是那个时代的再现,而在舞蹈中则有节制地采用了一些现代舞的元素和动作,联通当下的同时,又不影响人物塑造。在音乐上,天桥艺人的出场和梅兰芳艺术片段的展示,形神兼备,助力了外来音乐剧的本土化,又推进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性和叙述的戏剧性。在这方面,导演不是粗放式的置装或嫁接,而是以自己成熟的艺术功力进行融合,进而形成具有外在审美和内在意味一体化的系统叙事。
对刘天华而言,二胡这一国粹的生存与发展,是艺术的,是文化的,更事关中国精神。汲取西方艺术之营养,是为了国乐的强盛;之于记谱的改进和创新,畅通了国乐的海外传播。而该剧导演一直致力于借音乐剧的艺术外壳,彰显中国文化和戏剧之精华,与其说是行音乐剧本土化之事,还不如说是守正中国文化的本质性基因和艺术魅力,以鲜活的中国话语、世界化的方法讲述中国故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北乔,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