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是20世纪诞生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伴随着电视事业的诞生而发展。新中国电视事业诞生于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1958年6月15日播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剧并非如其他艺术样式那样,完整地伴随了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进程。然而,电视剧一旦诞生,就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迅速成长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众uedbet全球体育样式和文化产业形态,在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电视剧与时代交光互影,展开了新中国70年别样的历史画卷。其间社会的风云变幻,艺术的多姿多彩,产业的变革升级相互推动,涌现出了大量堪称艺术经典的电视剧作品,在海内外广大电视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也在世界电视剧艺术之林中形成了一道独具中国特色的靓丽风景。
1、时代镜像与文化体温计
作为时代镜像与文化体温计的电视剧依托于电视媒介的电视剧艺术,对社会现实具有特殊的敏感,在60来年的发展中,以影像存时代,为文化测体温,举凡历史传统、革命风云、改革历程、当代传奇、家国故事等都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全面展现。
早期中国电视剧受制于技术手段的局限,一般篇幅短小、场景较少、内容集中,加上电视初创时期对其作为一种宣传文化工具的定位,因而更容易选择具有新闻时效性的故事来满足这一需求。《一口菜饼子》故事来自同名广播剧,其目的是配合当时党和国家“忆苦思甜”的中心任务。其他如《新的一代》表现大学生的成长与北京“十大建筑”建设的火热生活;《相亲记》表现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新面貌;《火人的故事》表现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党救活了他》《焦裕禄》《刘文学》等是对真人真事的改编;《养猪姑娘》《桃园女儿嫁窝谷》《家庭问题》等是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展现等。这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从一开始就体现了电视剧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精神的独特优势。
《一口菜饼子》剧照
改革开放使中国迎来大发展。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形式,电视剧敏锐地感受并传达了这一时代之音。《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等“伤痕”与“反思”电视剧,呼唤人道主义精神的回归。这类知青题材电视剧虽然以反思历史为基调,但故事的最终结局却无一例外指向光明、美好的未来,体现了电视剧艺术对于时代发展的共同愿景。而剧中人物与命运对抗的精神成长史,也让电视剧从宏观的历史叙述转向个人视角的摹写。《乔厂长上任记》《女记者的画外音》《新星》《雪野》《商界》等改革题材电视剧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大众响应社会变革的勇气和热情。这类改革题材剧在新的时代主题中铺设了新型人物关系,拓宽了电视剧的题材内容表达,共同构筑了电视剧作为时代镜像的动态审美意识空间。
在上世纪80年代传统文化热的时代大背景中,电视剧创作也呼应了这一时代强音,推出了《四世同堂》《红楼梦》《努尔哈赤》《西游记》《末代皇帝》等经典作品。这些剧目较好地继承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突破了之前电视剧构建的单一角色形象,通过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努尔哈赤、孙悟空等具有开拓意识与反抗精神的艺术形象,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进行了富有艺术性的表达,将普通大众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联结,形成了家国叙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大幅度提升了电视剧的文化品位与艺术追求。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兴起与蓬勃发展。随着电视成为中国第一传媒,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也日渐显现。为了满足数量众多的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剧需求,一批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受众、展现世俗日常生活的电视剧应运而生,其标志就是《渴望》的播出。之后出现的《外来妹》《情满珠江》《过把瘾》《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地鸡毛》《儿女情长》《牵手》等通俗剧也通过现实生活褶皱的细致呈现与情节性、伦理性的追求,将老百姓的市民生活和传统伦理道德在电视剧中典型还原,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共鸣。“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对农村改革和农民心史进行深入描摹。《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队》展现了和平时期军人和军队的生活。《苍天在上》《英雄无悔》《永不瞑目》开始触及涉案反腐等敏感社会问题。《北京人在纽约》则面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出国热,聚焦中国海外移民的生存状态,直击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的心路历程和艰难抉择,拉近了国内观众与海外华侨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与此同时,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受到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既出现了《雍正王朝》《三国演义》等历史正剧,也出现了《戏说乾隆》《戏说慈禧》等戏说剧。此后,《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等戏说剧不断涌现。这些电视剧历史基础比较单薄,但充分挖掘了影像艺术的想象性空间去构筑情节,颠覆与解构了长期以来历史剧奉行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观念。
《渴望》海报
新世纪初,市场经济的繁荣、娱乐文化的深化推动了影视工业的持续发展。中国电视剧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形成了以军事剧、谍战剧、医疗剧、职场剧、都市剧、年代剧、家族剧等为代表的电视剧类型图谱,生产了大批反映时代精神面貌、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婚》《王贵与安娜》等家庭编年体伦理剧刻画了一代人一生的命运变迁与情感走向,展现了中国几十年历史发展的时代缩影。《粉红女郎》《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都市青春剧则紧扣时代脉搏,以更富生活质地的影像话语让80后一代登上了电视剧的舞台。《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作品形成了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新面貌。《暗算》《潜伏》《悬崖》让谍战剧成为电视剧中比较成熟又能不断发展的类型。家族剧《大宅门》《大染坊》《乔家大院》和历史剧《汉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国》《天下粮仓》对家族历史与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个性化的抒写,形成一种史诗性叙事与生活化抒写的良性互动。
2010年后,面对崭新的社会互联生态和崛起的网络文化,电视剧也在与网络剧的融合对话中展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时代想象与文化共融。以《宫》《步步惊心》等为代表的穿越剧,通过主人公穿越不同时空所形成的叙事套路,打破了以往电视剧时空单纯统一的特点。《仙剑奇侠传》《花千骨》《古剑奇谭》等电视剧实现了游戏与电视剧的跨界互动。而在网络IP的孵化带动下,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也开始联结与转换,以适应“网生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余罪》《白夜追凶》采用欧美严谨的探案逻辑,以高强度的情节与烧脑的剧情讲述中国本土化的犯罪故事,刷新了中国犯罪剧的高度。《何以笙箫默》《杉杉来了》《微微一笑很倾城》等IP改编的青春剧与《最好的我们》《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你好,旧时光》等网络青春剧,让不同次元文化之间穿插与交融。《琅琊榜》《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延续了古装剧多产“现象级”大剧的规律。《麻雀》《胭脂》《解密》《红蔷薇》《风筝》等谍战剧,则以“偶像”+“言情”+“历史”的混合模式重新演绎革命时代的幕后英雄事迹。
相较于穿越剧、玄幻剧、IP改编剧等带有后现代气质的电视剧,现实题材则更加丰富多彩。年代剧《父母爱情》《生逢灿烂的日子》《情满四合院》《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等依靠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展现对特定历史时代的集体记忆。与前几年《双面胶》《裸婚时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侧重于探讨当代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不同,《欢乐颂》《我的前半生》深入聚焦了女性独立与身份认同等更加敏锐的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持续关注与解读。《人民的名义》《阳光下的法庭》《破冰行动》等反腐剧重回荧屏,也激发了观众的追剧热潮。
《父母爱情》剧照
2、从学习到一体多元的美学追求
60多年来,中国电视剧在对历史与现实的全时段与多维度记录反映的同时,也逐步从向别的艺术门类学习到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元的美学表达,艺术创造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求新追变,在主流和多样之间形成了活跃的互动平衡。
在电视剧的初创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摄录技术支持,绝大部分都采用了今天看起来难以想象的电视直播形式。直播是电视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优势,但对于电视剧艺术而言,带来的却是极大的限制,只能是“一条故事线,二三个场景,四五个主要人物,一二百个镜头”,大约30分钟左右的单集“演播室播出的戏剧”,又被人们称之为“电视小戏”,无法充分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也阻碍了对中长篇电视剧文体的探索。一方面,初始期的电视剧缺乏必要的艺术观念和美学追求,只能借鉴成熟的戏剧美学和相近的电影艺术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当时进入电视剧领域的工作者也大多是从广播剧、舞台剧、电影等领域抽调过来的,电视剧模仿这些艺术的表现手段也就顺理成章。但当时的从业者也意识到“直播”并不是电视剧和电影、戏剧的根本区别,而是其创作局限。
改革开放后,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电视剧初创时期的直播要求不复存在,电视剧真正开始了艺术创作的探索。短篇电视剧首先开始突破,《新闻启示录》《巴桑和她的弟妹们》《秋白之死》《丹姨》《南行记——边寨人家的历史》《希波克拉底誓言》等脱颖而出,受到观众和学术界的关注。一到两集,每集45分钟左右的短篇电视剧为创作者提供了一部电影的时间容量,使得创作者能够比较从容地讲述故事、刻画人物,展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与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一时期,电视剧创作者开始关注电视剧语言形态的拓展与影像艺术造型能力的提升,因此自觉从当时正大行其道的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美学观念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创作中,在美学追求上向电影靠拢。与此同时,《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等引进电视剧让中国电视剧创作者和观众感受到了连续剧的强大魅力。1981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播出,宣告了短篇电视剧的没落和长篇时代的来临。《四世同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视剧的美学品位和艺术高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电影的美学观念仍然在影响电视剧的创作实践,但电视连续剧已经让电视剧的创作者和研究者逐步认识到,“长”不单是电视剧的特有艺术形式,同时也是电视剧的本体美学基础。
1990年,《渴望》的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开始丢掉戏剧和电影的拐杖,走向电视剧自身的美学形成之路。《渴望》所开启的大众文化、工业生产、通俗美学、伦理叙事、道德评价等特征成为电视剧美学的核心,同时也呼应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要求与电视剧艺术自身发展的逻辑。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和艺术生产观念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电视剧行业的生产力,使其蓬勃发展,其题材类型和美学风格不断迭代,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至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uedbet全球体育样式的地位逐渐确立。
新世纪以来,媒体融合风起云涌,IP观念和网络剧异军突起,对传统电视剧的美学表达形成了冲击。网络剧的故事资源本身大部分来自于网络文学,先天具有网络媒介的强大文化基因,拥有大量的潜在粉丝群体,在题材内容、类型风格、叙事方式与文化面貌上,都与传统的电视剧形成了差异。早期的网络剧因为参与主体的非专业性和制作成本的低廉,造成其低劣粗鄙的美学效果,未被电视剧视为真正的竞争对手,但其与众不同的表达已经预示着大变革的到来。在资本的大量投入和优质制作团队不断进入制作领域之后,网络剧的面貌在数年之内彻底改观,诞生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余罪》《白夜追凶》《法医秦明》《延禧攻略》《如懿传》等优秀作品。网络剧的冲击也迫使电视剧的生产开始关注“网感”和类型的极化与复合更新,并将传统的精品化生产观念与之结合,以满足“网生代”观众的观剧习惯和美学需求,生产出了《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欢乐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破冰行动》等精品,两者之间开启了共通与互生的良性沟通,形成了媒介融合语境下以现实主义为核心、类型化为手段,多元文化交融的一体多元的电视剧美学格局。
《人民的名义》海报
3、计划到市场,单一到融合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电视剧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地位的确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电视剧自诞生以来,追溯其60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发现,中国电视剧产业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发展轨迹。一开始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由国家组织鼓励开办,“文革”期间电视剧事业进入全面停顿状态,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电视剧事业逐渐向产业进行转型过渡;新世纪以来,电视剧产业化探索向纵深迈进。60多年来,在受众、市场、资本、科技、新媒体等力量的推动下,整个中国电视剧产量由短缺逐渐走向充分。2010年以后,中国电视剧保持着每年15000集左右的产量。2018年我国电视剧产量达到323部,集数达到13726集,电视剧生产数量充足、类型丰富、资本投入和制作手段不断提升。中国电视剧产业是中国电视行业中市场化、产业化最早,程度也最高的领域。电视剧产业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国家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文化产业政策的转型、电视剧生产机制的变革、媒介环境的革新、受众消费习惯的变化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其制作与播出受行政指令安排,所有资金来自于国家拨款,形成了“制播合一,自制自播”的制播关系,不存在任何产业分工与合作,也没有市场需求与交易。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国电视剧从事业到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艺术准备。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电视剧的“前产业时期”。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标志着电视的产业属性开始显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力量逐步向电视剧生产领域渗透。电视剧的制作经费也开始由国家完全拨款向以国家拨款为主,广告收入和市场交易为辅的方式转变。在生产方式上,从“制播合一,自制自播”向一定程度上的内部“制播分离”转变。1983年“四级办电视”政策的出台,带来电视事业的大发展,电视观众的人数和电视剧供给需求大增,电视剧为了适应这种变革,生产与播出环节开始在电视系统内部逐渐分离,内部分工开始出现,专业性的电视剧制作力量不断发展。1986年4月,广电部开始推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电视剧生产体制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也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电视剧交易市场网络,形成了以广告和电视剧交换为主的初级产业模式。1990年《渴望》的制作播出将传统上以电影为模板依赖外景地拍摄的电视剧生产模式,向成本低、效率高的室内基地化工业化生产方式转移,形成了电视剧独特的生产模式,吹响了电视剧产业化的先声。
1992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国家战略。1992年2月,中央电视台以350万元购买电视剧《爱你没商量》的播映权,标志着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大幕正式拉开。1992年6月,国家明确将电视剧划入第三产业,电视剧的产业属性得到正式确认。从此,市场机制开始在电视剧产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场化运作渗透到电视剧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生产主体、融资方式、题材选择、拍摄模式、交易体系、交易价格、收视率评价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京人在纽约》虽然由国有单位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摄制,但它通过企业赞助、贴片广告、商业贷款等方式来操作,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回报,是中国第一部按照市场机制制作完成的电视剧。而管理部门对于拍摄许可证相对灵活的管理与允许港台合作力量参与大陆电视剧制作的规定,也进一步推动了电视剧的产业化发展。
《北京人在纽约》海报
进入新世纪后,在电视行业整体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下,电视剧产业化发展速度加快。2003年和2004年,广电总局先后向24家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颁发了甲种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以政策形式开放了电视剧的生产,标志着非公有资本进入电视剧生产领域,电视剧制播分离制度获得确立,电视剧制作机构和电视台分别形成了卖方和买方市场。2004年,电视剧年产量突破了2万集大关,是2003年的两倍,电视剧交易规模达到43亿元。2006年,“电视题材规划立项审批”制度被“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制度取代,进一步开放了市场,提高了透明度,让市场调节从源头开始发挥作用。2009年开始,国有电视剧制作单位开始大规模转企改制,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占据了3000余家具有电视剧制作资质市场主体的80%以上份额,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企业挂牌上市,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也逐步建立。通过发展,电视剧产业基本形成了创作、生产、购销、消费四个主要环节,以及包含创作方、投资方、制作方、发行方、播出方(购买方)、观众和广告等多方参与的完整的产业链形态。与此同时,一些新的产业形态,如联合首播、植入广告、视频网站播出等也开始出现。
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电视剧也迎来了媒体融合环境中的产业繁荣期。国家对文化产业、媒体融合与uedbet全球体育政策的新战略,给电视剧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一些具体的监管政策,如黄金时间段的细化管理、取消电视剧插播广告、一剧两星新政、境外剧线上线下同标、网络剧先审后播、网台同标等,塑造了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剧产业环境。2017年,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即电视剧14条),具体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uedbet全球体育的意见》,对电视剧的创作、生产、购销、消费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国家互联网+产业政策的促进下,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全面介入视频网站后,改变了电视剧行业的竞争格局,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在博弈中相互融合,促进了台网共同投资、制作、发行剧集,催生了电视剧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出现了定制剧、自制剧、IP剧、周播剧等新形式,电视剧类型化和精品化发展趋向越来越明显,“现象级”作品和超级剧集不断涌现,剧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还在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融合中,培养了观众付费观剧新消费习惯,打破了“先台后网”的播出惯例,形成了“先网后台”“网台同步”“网台异步”等多种播出模式。在海外输出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出口遍及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日韩、欧美、非洲成为中国电视剧的四个海外主要市场,非洲是近年来中国电视剧最具潜力的新兴海外市场,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促进中非民心相通的有力桥梁。
新中国70年的光辉历史与伟大成就,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一道,为年轻的中国电视剧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故事源泉和价值支撑,电视剧也在60多年的发展中,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多元的美学表达,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足迹与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民族精神,向一代又一代的电视剧观众奉献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电视剧文化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电视剧会一如既往地以艺术的方式记录反映人民生活与社会实践,讴歌颂扬时代精神,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主流价值,弘扬多元文化,以影相伴,踏歌而行,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作者:张斌,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