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在北师大艺术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电影节。至今,大学生电影节已与中国电影共同走过了三十年岁月。追忆往昔,大影节从筚路蓝缕一路走来,从微弱到强大,我们始终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坚持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为特色,也因此成为支持中国电影发展的一股跃动的青春力量。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黄会林在营多杯首届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前剪彩仪式致辞
青春激情:打造中国电影的“练兵场”
大学生电影节的历史要追溯至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的创立,1992年,学校决定开办这个专业,我和五位老师受命调往艺术系,由我担任系主任。为了建设好这个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首开先河的影视学科,我们总结了一套学科构建的系统理念,即“一个目标、两个翅膀、三根支柱、四个特色”。
“一个目标”是指培养影视教育、研究、创作等复合型人才,要背靠北师大这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高文化水准、扎实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健全知识结构的人才;“两个翅膀”指艺术与传媒双翼飞翔,形成以“影视传媒”学科牵头,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个姊妹学科紧密融合发展的态势;“三个支柱”指教学、科研与实践,教学是高校第一任务和立身之本,科研是提升学科发展实力与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实践是影视学科所需要的独特环节,三者缺一不可;“四个特色”指的是整合建制、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品牌。
我始终认为,大学教育的使命应该培养“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践来印证所学理论与知识的价值意义。而大学生电影节的创立首先正是为了给学生们打造实践的平台,在评奖、展映、学术研讨等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电影的运作机制,更深切地感受中国电影的发展脉动。
大影节主要的支撑力量是大学生,这是与其他电影节最大的区别。创办之初,大影节便确立了“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的方针,“大学生办”指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团队以北师大在读本硕学生为主力,电影节各个环节均由学生筹划和执行;“大学生看”指电影节为大学生们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展映、交流活动,每年设立数十个分会场,辐射几十万大学生;“大学生评”指电影节评委会由来自全国高校的大学生代表组成,评选结果充分体现大学生的审美精神。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又加入了“大学生拍”,通过原创影像推选等活动鼓励大学生进行电影创作。
正是大学生们的青春激情,造就了大影节的独有特色,而大影节这个与电影业界交流互融的实践平台,也为业界输送了大量宝贵人才,成为中国电影的“练兵场”,很多当年参加大影节的学生们,如今已是业界知名的导演、编剧,或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高校教师、影评人等,在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中的大影节印记
学术品位:检验中国电影的“试金石”
三十年来,大学生电影节一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从大影节的银幕上,走出了《三毛从军记》《站直啰,别趴下》《赢家》《爱情麻辣烫》《集结号》《疯狂的石头》等许多受到大学生观众喜爱的影片,也走出了黄建新、霍建起、张杨、冯小刚、宁浩以及奚美娟、宁静、潘粤明、周迅、陈坤等一大批电影人,其中许多现在已经成名的导演和演员,是在大影节的舞台上拿到了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奖项。大学生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就像是一块试金石,因为在评选标准上,大影节历来坚持独立、不受商业侵袭的学术品位,推崇具有艺术特质、新锐表达的作品。
这份独立的底气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电影节从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在评选中不受资本的干扰和流量的裹挟。另一方面,北师大这所综合性大学实力雄厚的学科积淀和氛围浓郁的学术环境,为大影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滋养。
大影节从创始之初便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是由学术文化引导的电影节。每年大影节都会邀请很多专家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各类学术活动,围绕中国电影的前沿话题展开学术争鸣、思想交锋,提升广大青年学子对电影的审美水平和批判精神。同时大影节也通过映后交流、影人论坛等方式建立起业界和学界之间对话的通道。在这里,电影人可以面对中国最青春、最有潜力的观众,听到真实而有深度的观众反馈。
三十年来,大影节赢得了很多来自业界肯定的声音,也得到了广大电影人的认可与尊重。不少电影界的朋友们都表示:“大学生电影节一定要去。”这是对大影节的莫大嘉许。而这份嘉许背后是因为电影人们意识到了大学生电影节授予的并非只是一座专业奖杯,而是代表了一个年轻的、活跃的文化知识群体对中国电影和电影人的关注与评价。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需要年轻的大学生观众来关爱、支撑其发展,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也需要电影艺术的熏陶。大学生电影节架设起大学校园与中国电影的桥梁,一方面,借助电影节的学术品位和独立眼光,让电影业界聆听到来自青年学子的声音,从中获得启发与反思;另一方面,大影节也将大量优秀的电影人和电影作品引入大学,发挥电影节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作用,帮助他们获得艺术滋养和审美提升。
《向光而立》纪录片海报
文化意识:树立中国电影的“航向标”
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于中国电影的低潮时期,当时国产影片质量下滑,观众流失,以好莱坞为首的海外影片抢占国内市场,中国电影面临着本土文化主体性受到严重冲击的局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打造大影节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中华文化意识,瞄准提升中国文化自信与自觉的目标,致力于树立中国电影的“航向标”。
这种文化意识体现在我们对电影的推选标准中。大影节聚焦于国产电影,着眼于推动本土化、多元化的中国电影创作。纵观大影节每年的评选结果,往往鲜明地呈现出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鼓励民族化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手法,拒斥那些或许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过分西化、快餐化、庸俗化的作品。
这种文化意识也彰显在大影节开展的各类展映和学术活动中。多年来,我们设置各种论坛,探讨中国电影发展的各种命题,搭建起中国影视理论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影节也不断加强和海外大学的合作,设立海外分会场,或通过新兴的流媒体平台展映等模式,将优秀的中国电影推向海外,扩大中国电影文化的影响力。
这种文化意识还浸染在我们活动的各种细节里。例如我们电影节的吉祥物小飞虎来自古代文化的启发,是从汉代的画像石里面发掘的一只神采奕奕的小老虎,还有一对小翅膀,象征着欣欣向荣、潜力无限、蓬勃飞翔的小飞虎,恰似我们大学生的形象,也寄寓着我们希望中国电影腾飞的愿景。
过去三十年中,我国电影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电影人在创作中不断提炼并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创作了一批类型多元、风格多样的精品力作,努力在实践中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愿景。在这期间,大学生电影节也从蹒跚学步的“孩子”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青年”,伴随着中国电影的进步一路成长。我们坚信,只有那些彰显民族意蕴、回应时代呼声的作品,才能使中国电影成长为世界电影文化版图中的“第三极”,而发掘、推举这些优秀作品,是大学生电影节应尽的职责。
三十年来,大影节的青春锐气和学术锋芒从未改变,文化品格和人文水准始终如一,使其行进于主流之中而不失其独特,比肩于各大电影节而不掩其光彩,成为难以复制的优秀文化品牌。风雨三十年,大影节已成为我特别亲密的、不会轻易离开的事业,有幸与大影节携手共进,与青春学子们一路同行,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宝贵经历之一。
穿越时间,跨越山河,电影让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力量汇聚一堂。三十而立,大影节在一代代青年人的不懈努力和一代代电影人的倾力支持中走到了今天。祝愿大学生电影节能够守护初心、脚踏实地,坚持自己的宗旨,保护自己的品牌,不断发扬光大,持续发挥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衷心的期待,也是我坚信可以做到的。
(作者:黄会林,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首届顾问,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