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时隔18年后首登中国大银幕的日本动画《千与千寻》创下了该国影片在中国上映的首周票房纪录,比备受期待的《玩具总动员4》还高了一倍多。在电影工业“票房效应”与“资本为王”共同主导的消费时代,包括动画在内的所有电影类型如果要获得成功,除了制作精良的故事情节、设计流畅的角色场景、标的清晰的商业宣传外,其故事内核所传递出来的美学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等要素也不容忽视。当前,无论是火爆热映的《千与千寻》,还是被贴上“合家欢”冒险故事标签的“美式动画IP”《玩具总动员》系列,甚至相对小众但高度风格化的《养家之人》《追梦环游记》等动画电影,都是因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才获得成功。我们应通过对这些外国动画民族个性与审美特色的讨论,进一步深化对国产动画电影如何传承民族文化、体现传统审美价值观的冷静思考。
新世纪以来,在经历了此前长达十几年的低潮与瓶颈期后,国产动画逐渐有复苏迹象,诞生了部分佳作。经过了新世纪前十年的阵痛、模仿与积淀,近年来陆续诞生了一些现象级的国产动画电影,如口碑和质量俱佳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大鱼海棠》(2016)《大护法》(2017)《风语咒》(2018)《白蛇:缘起》(2019)等等。可以说,面对日韩系与好莱坞动漫的围堵,过去的十年中,国产动画在锐意进取和自主创新中,产生了“一年一佳作”的良好势头。但是,坐拥巨大消费市场的国产动画这种“挤牛奶”式的发展模式,仍然不能满足趋于理性的中国动画电影受众的观影“刚需”;同时,即使“一年一佳作”现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国动漫占据中国动画市场的困局,但仍然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主题和叙事存在短板,无法承载中国精神、体现中国气派与彰显中国风格的国产动画在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外国动漫面前“先天不足”,更不能代表优秀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我们看到,以日韩动漫和好莱坞商业动画为代表的外国动画电影的成功,除了得益于成熟的动画工业体系与数字媒介技术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充分地继承和发扬了各国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审美意蕴和艺术风格,因此可以在激烈的世界动画市场中以质量取胜,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树立其文化形象。在这方面我国也有成功的先例。中国动画也曾因为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风格特色并传递了时代精神而享誉世界,收获了“中国动画学派”美誉,产生了诸如《铁扇公主》《神笔马良》《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渔童》《济公斗蟋蟀》《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牧笛》《金色的海螺》《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九色鹿》《猴子捞月》《三个和尚》《天书奇谭》《金猴降妖》《葫芦兄弟》《山水情》《葫芦小金刚》等独具中国气派、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同时在品质和内涵上均能出彩的经典。但是,欧美及日韩动漫文化的涌入,对国产动画的制作、传播与受众等方面都产生了冲击,再加上老一辈动画大师(如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徐景达、特伟等)相继凋零,新生代动画从业者的创作后劲不足,对具有民族特色与美学风格的本土文化资源(特别是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的挖掘力度不够,造成了国产动画的停步不前。世纪之交,国产动画的创作和发展后继乏力,仅有《宝莲灯》一部作品问世,并仍因“吃老本”和糟糕的叙事而受到普遍诟病。稍后出现的《风云决》和《魁拔》系列,质量上虽有一定起色,但仍达不到此前国产动画的高度。在经历和国产商业电影类似的阵痛与复兴后,新世纪中国动画又将迎来怎样的崛起之路?新时代的动画电影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动画的民族风格和美学气象,承担起从文化上复兴中国动画艺术的重任?
首先,从“一年一佳作”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势头来看,国产动画在传承民族文化风格,展现中国艺术精神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为新时代国产动画创作实践提供了参照。成功的外国动画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民族精神的主动继承、对民族心理的构建和认同。《千与千寻》沿用了希腊史诗《奥德赛》第十卷的相关情节,但宫崎骏却对它作出了精彩的“本土改造”,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日本文化精神,如温泉、龙和精灵鬼怪的传说以及勤劳善良的美德等,对观影者来说,是很好的民族情感“黏合剂”,传达了美好的民族认同和国族情感归属,《龙猫》《幽灵公主》《天空之城》等也都是这种创新型“拿来主义”的典范。在“一年一佳作”现象中,《大鱼海棠》通过颇具“中国风”的人物场景设计和生动曲折的叙事把庄子寓言的神秘世界、亲近自然与互助友善的价值观呈现了出来,观影的视听体验与凝思的心理活动有机结合,产生了朦胧优美的审美接受效果。《白蛇:缘起》则另辟蹊径,对民间口耳相传的“白娘子故事”进行“逆推”,“生造”了一段与“源故事”紧密相关但又新奇感人的“新故事”;特别是高超的数字技术打造的场景和画风,在传递出科技质感的同时,又完美地复现了观众对于“白蛇娘娘”和许仙情牵几世的爱恋的瑰丽想象;更重要的是,电影还通过阿宣之口表达了“长尾巴的妖怪并不可怕,人世间两条腿的恶人才可怕”的观点,深化了“白娘子故事”的主题思想。
其次,国产动画要担负起承载民族文化的重托、复兴民族艺术的使命,还应该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神话传说、武侠文化、佛道文化、儒学精神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特别是对关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题材进行深度创作,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动画电影。此前,国产动画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很大的原因也在于此,例如《哪吒闹海》取材于《封神演义》,《大闹天宫》取材于《西游记》,《九色鹿》取材于佛教的鹿王本生故事,《天书奇谭》取材于《平妖传》,但它们都在原著基础上做了大胆的艺术改造:《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的脸谱造型与色彩渲染,《九色鹿》《女娲补天》的壁画风格与异域情调,《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的水墨风格与灵动之美……作为代表中国形象的艺术符号,它们很好地把中国气派与中国精神展现了出来。新世纪以来,能够把这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因素很好地展现出来的,仅有《秦时明月》系列和《风云决》等为数不多的作品。因此,在新时代复兴民族动画,仅依靠“一年一佳作”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很好地挖掘本土神话、寓言、民间传说和武侠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建,制作出既能体现民族风格又能与新时代的文化需求接轨的动画形象和“动画宇宙”(如好莱坞电影“DC宇宙”与“漫威宇宙”),“中国动画学派”才能重新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第三,中国动画的复兴与重新崛起,还应该努力把深挖传统文化资源、重构中国美学精神与走向世界舞台、树立现代生活意识的内在追求结合起来。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动画也如此,与其他艺术相比,它更应该立足于对现实生活的“漫画化”。所谓“漫画化”即通过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深入剖析与凝思,构建出亦庄亦谐又具有深度批判精神的“卡通形象”,借以抒怀喻理,洞悉人生百态。成功的动画电影如《疯狂动物城》在呈现动物界的丛林法则的寓言时,仍以审慎态度去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伪与残暴;《功夫熊猫》在构建作为“他者”的异国形象中,仍不忘浓墨重彩地呈现美式家庭生活的温情、正义与友爱;《玩具总动员》在俏皮诙谐的故事情节中,仍坚持为观众树立英雄主义价值观。在“一年一佳作”现象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艺术诉求:《十万个冷笑话》(2014)在对港式无厘头和日韩系动漫“二次元文化”的借用中,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东方文化意识与西方价值理念的对接;《白蛇:缘起》则在为观众呈现具有唯美的“古风”意味的人妖相恋故事的同时,无情地批判了社会中的人性丑恶,讴歌了真情、友爱与至善……面对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动画仍要把继承民族文化资源和努力接轨现代生活的双重诉求统一起来,以此完成复兴重任。而如何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中寻找平衡,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文化诉求的动画作品,对于当代动画人来说则任重道远。
最后,中国动画的复兴与崛起,还要善于借鉴和利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资源,打造新时代“中国动画宇宙”,重新构建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一是要继续开掘以《西游记》《封神演义》《山海经》等为代表的神话IP资源,结合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发新的中国动画“IP家族”;在这一方面,《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成功的尝试,但广度和深度仍有不足。二是着力改变主打神话IP资源过度开发的窘境,努力创造新的、符合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神话、寓言和民间故事资源,构建新的动画“IP家族”。相对于《西游记》等“超级IP”,《平妖传》、庄子寓言、“白蛇故事”“侠岚传说”“武侠文化”是小众化资源,但仍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大鱼海棠》《风语咒》《白蛇:缘起》《风云决》的异军突起显然与此相关。面对这些非主流、小众化、受众少的动画资源,我们应该学习好莱坞对“热门动画IP”开发的成熟经验,打造“热门动画IP”家族,如《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玩具总动员》系列等,以此与外国动画电影开展竞争。三是借鉴优秀网络文学资源,努力转化蕴含传统文化要素的网文作品。例如,在动漫改编和运营中获得成功的《秦时明月》系列、《画江湖》系列等都有做成品牌的潜质;而像《全职高手》《斗罗大陆》《星辰变》等网文动漫改编作品也有制作成“动画大电影”、代表中国动画走向世界、重建“中国动画学派”荣光的可能性。四是对欧美和日韩动漫“二次元”文化的合理扬弃,融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动画受众接受口味与期待视野的数字动画;在这一方面,《魁拔》《十万个冷笑话》《大护法》等作品显然具有代表意义。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