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节点,喜庆与纪念氛围充盈着整个国庆假期。相较于电影市场上半年的平淡表现,国庆电影档可谓势如破竹,《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三足鼎立。在全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和观影兴趣加持下,整体票房成绩持续走高,屡破纪录。截至10月7日,2019年国庆黄金周综合票房累计突破50亿元,远超历年最佳的2017年国庆档总票房(26.55亿元)。也因为三部大片的强劲表现,10月3日晚,今年国内累计票房已经突破500亿元,比去年达到此数字提前了一天。
国庆档的大热,可圈可点之处在哪里?它又蕴含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哪些新变化?
国庆档的跃升式变迁
虽然1999年便有了国庆黄金周,但在电影市场,“国庆档”说法的出现最迟可追溯至2008年。于当年国庆前夕上映的《画皮》,最终票房突破2亿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亮眼的成绩,位列2008年年度票房第三。之后不少大片也瞄准这一档期,让国庆档渐成气候。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有限,加上国庆档不像春节档、暑期档那样具有时间上的绵延性,所以之后几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整体上“雷声大、雨点小”,缺乏一鸣惊人的表现。如2009年的国庆档票房冠军是《风声》,2.25亿元;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3亿元;2011年的《画壁》,1.83亿元;2012年的《太极1》,1.5亿元;2013年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6亿元。
2014年国庆档,宁浩的《心花路放》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方面是票房创新高,成为国庆档单片首次破10亿元之作;另一方面,它开启了喜剧电影在国庆档霸屏的格局。2015年徐峥的《港囧》、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双喜剧片角逐,票房双破10亿元。2017年开心麻花的《羞羞的铁拳》再创22亿元高票房。但去年开心麻花如法炮制的国庆档喜剧《李茶的姑妈》则“笑”得有点尴尬,票房远不及预期。
从迅速崛起到回归平淡,其一大背景是观片“口碑时代”到来,粗放型的喜剧片不再“一招鲜,吃遍天”。当然,电影市场最终还要看品质,而不是简单到可以“一个类型通吃天下”概之。今年国庆档喜剧电影缺席,票房却反而大大跃升,就是一种“反转“。
变迁之原因,既由于喜剧电影进入调整期(从纯喜剧向跨类型喜剧转变),也因为今年恰逢新中国70周年华诞,主旋律电影与国庆档属性更为契合,更加具有话题性与票房潜力。当然,这些还仅仅是造就“最强国庆档”的客观原因,如果没有更深层次赢得观众的艺术考量与市场策略,没有过硬的品质与口碑效应,没有一种“题材电影”能随随便便成功。
主旋律的“大片化”探索
不必讳言,在不少观众的印象中,某些主旋律电影总是与“说教味浓”“不好看”等联系在一起。但是,今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力作,以获得普遍称誉的口碑和票房,扭转了市场的认可度,激发了亿万观众走进影院的热情。
《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1987年,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被公认为是“主旋律”电影类型概念的首次提出。主旋律电影,主要指涉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以及表现党、国家和军队光辉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随着电影创作实践的深化,主旋律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它是新时代形势下的“文以载道”,既是自主创作,也是国家意志的一个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承担着塑造国家的正面形象、凝聚国人的共同情感的功能。
中国电影人对于主旋律电影的认知也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新世纪以前的很多主旋律作品,主要是官方主导拍摄和发行,相对突出政治宣传的主旨和意图,尽管产生过个别佳作,但整体而言,这一类型电影的艺术魅力还留有很大发挥余地,其市场运营与推介能力也较低。
进入新世纪后,主旋律电影也跟随着中国电影市场不断转型升级,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表现出更明确的商业化诉求。比如《集结号》《风声》《十月围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均获得了相当不俗的口碑和票房成绩。
《集结号》海报
从2014年徐克执导的《智取威虎山》开始,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迈入了新的车道,“主旋律商业大片”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它的创作逻辑是以商业类型片来拍主旋律,市场诉求是让电影首先好看。换句话说,创制方拍摄的是警匪片,就得先符合警匪片的基本美学规范;拍的是军事片,就请拿出军事片的“范儿”。要在“好看”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传递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念才能抵达观众。林超贤2016年执导的《湄公河行动》、吴京2017年执导的《战狼2》、林超贤2018年执导的《红海行动》、陈国辉2019年执导的《烈火英雄》,都是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典范。它们首先都是非常扎实的商业类型片,用一些影评人的话说,拿到好莱坞也是符合商业类型水准之作,在此基础上,它们也宣扬着主流价值观念,属于主旋律电影。
适逢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生的国庆档电影《攀登者》与《中国机长》,是对主旋律商业大片路线新的成功实践。从商业类型片角度看,《攀登者》是冒险片+奇观片。这就意味着,电影必须在视觉效果上为观众创造奇观,让他们直观感受珠峰的极寒、极陡、极险,凸显登山运动员不畏生死、不断攀登的精神。故此,《攀登者》前后共有几次大场面在银幕上呈现得惊险刺激、震撼人心。比如其中有一场,登山队在大风口遭遇十几级狂风,扎下的营地瞬间被狂风卷走,登山队员也被狂风刮起,性命堪忧。历经万难,所有队员将自己和梯子捆绑在一起,挂在一块山石上,这一排梯子就如同海啸中的一艘小船,在风暴施虐中被甩来甩去。这场戏既有现代攀登题材的惊险悬念感,又充满了东方武侠的想象力,成了电影最精彩的大场面之一。
《攀登者》剧照
再比如《中国机长》。从类型上看,它属于航空题材的灾难片。灾难片的核心美学是逼真再现险情场景,能够在视听语言上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和刺激;险情中最宝贵的是救援时间,主人公必须在封闭的空间和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冲突集中、悬念十足,攥紧观众的内心;最后成功救援或逃离,让观众完成情绪宣泄和审美满足,也对主人公博大情怀与精神意志力有更深入的体认。《中国机长》便出色地还原了灾难片的美学特征,让观众肾上腺素上升,身临其境;机长在如此险情中体现出的“专业成就伟大”的中国精神,也令人深深折服。
《中国机长》剧照
个人视角的鲜活化与感染力
如果说《攀登者》《中国机长》是让人心跳加速的视觉奇观,那么《我和我的祖国》的风格则更近于舒缓动人的抒情诗,走的虽不是普通商业故事片路线,却贵在以小视角出色驾驭宏大叙事,以拼盘的多元个性尝试超越一元式的表达,且完成度很高。
如果说《攀登者》《中国机长》是主旋律的“新类型”,《我和我的祖国》则是主旋律的“新视角”。它虽然攫取的是新中国时代浪潮中七个重要的时间点,但落脚点在于人千千万万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从小人物的故事出发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个体与时代的相遇与共振,唤起了普通观众的强烈共情。
管虎执导的《前夜》,视角聚焦于开国大典前夜,负责升旗仪式中电动升旗杆的林治远身上,以小人物惊心动魄的一夜,反映历史的伟大一刻。张一白执导的《相遇》,选取了一对恋人时隔三年后令人唏嘘、欲言不能的相遇,讴歌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背后,大量普通又伟大的科研人员默默无悔的付出。徐峥执导的《夺冠》,将上海弄堂一个小男孩的朦胧情愫与1984年女排奥运夺冠的瞬间结合,立意大胆又穿插巧妙。宁浩执导的《你好,北京》,借一名普通北京的哥与一张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的“奇遇”,串联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这两个触动所有中国人记忆的大事件……很少有呼喊与口号;避开正面平铺,突出人物际遇与命运感;不走高大全,不流于空泛抒情与礼赞,而扎扎实实地扣住一个情字,关注一个小字,开口小,收尾快,立意深。它们的集束呈现,成为如今主旋律创作追求鲜活化、感染力的表征,实实在在吸引了受众的目光,唤起了他们的真情,进而有实在的感悟与思考。
《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
“最强国庆档”,既有天时地利等因素,也与三部大片在主旋律创作中的进一步成功探索有关。这一国庆档改变的,不仅仅将是日后国庆档的排片策略(可以预见,主旋律电影在日后的国庆电影档将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进一步突破和创新着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模式。相信好看的主旋律会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好故事”“中国好人”,感人的中国心、中国情将愈发“声入人心”。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