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想象力消费”(陈旭光)_电影评论_影视评论_艺评现场_中国文艺评论网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中心/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电影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正文

互联网时代的“想象力消费”(陈旭光)

2020-07-16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旭光 收藏

  这是一个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时代。网络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同时极大地改变了影视的美学形态、生产方式与传播格局,也引发了学界对想象力新美学和“想象力消费”等问题的思考。

《流浪地球》剧照

  电影想象力的本质

  一般而言,想象力是指人的一种主观能力,是创造事物新意义的一种精神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艺术领域,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的原创力就突出表现为艺术想象力——一种主动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进行艺术加工的有创新性的艺术活动,这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

  想象力的内涵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美学角度看,电影想象力的本质是关于对电影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涉及想象主体或接受主体的世界观与物质观、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关系等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电影可以借助数字制作技术,将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转化为一种类似蜡烛与影像的关系。比如,魔术师操作手里的蜡烛,扑朔迷离的影子为观众提供各种对于所看到的影像的理解,观众被这种光影深深吸引,乃至相信影像的真实存在。

  更进一步地看,在互联网时代,影像可以虚拟,它可以“无中生有”,可以与现实相隔甚远,甚至毫无关系,完全可以是一种虚拟或拟像的想象。当下,想象力大多表现为对“拟像”的仿造、生产之后的仿真,进而成为完全没有现实摹本的超现实拟像。近年来,随着“后假定性”美学的崛起,“拟像”时代想象力的内涵特征与现实主义甚至浪漫主义的想象力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虚拟现实的特点。

  想象力消费是跨界融合的产物

  互联网时代,电影对想象力的弘扬和创造,不仅为人们开拓了想象世界的无限空间,也是对人的某种精神需求,比如“想象力消费”“虚拟性消费”等心理需求的满足。

  顾名思义,“想象力消费”就是指受众(包括读者、观众、用户、玩家)对于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的巨大需求。互联网时代的“想象力消费”,不同于人们对现实主义作品的消费需求,它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受众对于超现实、后假定性美学类、玄幻、科幻、魔幻类作品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

  文化理论家约翰·费斯克曾经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经济”理论,认为文化产品可以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即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中同时流通。金融经济流通的是财富,而文化经济流通的是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在文化经济中,受众可以成为意义生产和消费的主体。

  因此,“想象力消费”这一新术语,是艺术学与经济学的跨界融合,它既是艺术生产、艺术消费,也是经济消费和意识形态的再生产。“想象力消费”的实现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实现三种主要功能。其一,满足消费者对奇观梦幻、视听震撼等场景的审美消费需求,是一种与艺术鉴赏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有关的美学呈现。其二,它是一种消费经济,拥有“想象力消费”功能的影视作品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其三,它正逐渐成为青少年社群身份认同的象征性符号或代码,同时发挥着意识形态再生产、青年亚文化的生产与表达等功能。

《魔兽》剧照

  想象力消费呼唤电影新美学

  近年来,互联网影视企业加入电影制作,互联网创意成为电影内容题材,互联网用户转化为电影传授群体,充分表明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当下中国电影的气质。而“网生代”导演和“网生代”电影观众的崛起,也成为电影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电影“想象力消费”的发展体现了“网生代”的互联网思维,“想象力消费”所具有的超现实想象、拟像思维等特点,也呼唤着新导演、新观众与电影新美学的诞生。

  当下,电影观众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生代”青少年观众与超越现实、充满想象力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同体共生。媒介变革所形成的互联网思维也体现在电影思维中,例如,玄幻、魔幻、科幻等“幻想类”电影;具有数字化思维特点的“谜题电影”“高智商电影”或“数据库电影”等,都体现了“网生代”导演的电影思维,透露着年青一代对电影新体验、新美学、新文化的审美渴望。

  眼下,“影游融合”正以其巨大的艺术与产业潜力成为电影生产的新样态,也成为电影“想象力消费”的一种重要模式。影游融合类电影想象力素材的重要来源是电子游戏或视频游戏。它不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而是来源于技术生成的虚拟现实。这使得影游融合类电影的想象实质是一种无实体化的技术幻觉,与现实社会相距较远。它更多地体现为操纵游戏群体对自身理想生活方式的文化消费诉求,年青一代对于拟像环境的依赖与想象力消费在此得到了实现或满足。

  总体来看,想象力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尺度。具有“想象力消费”功能的影视作品因其“假定性美学”和想象力特征迎合了新一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互联网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生一代,与拟像化、“类像化”的互联网新媒介相互依存,他们拥有超越现实、肆意放纵的想象力。未来,中国电影“想象力消费”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想象力新美学和“想象力消费”的学术研究空间也同样开阔,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探索。

 

  (作者: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家协会纵览

  论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宗白华经验”(陈旭光)

  面对“互联网+”的电影美学新表达: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陈旭光)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