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章台青柳》近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剧作改编自刘斯奋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白门柳》,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李仙花领衔主演。全剧共六幕,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传奇女子柳如是心系社稷、坚守文脉的故事。通过对剧中人物尤其是柳如是、钱谦益的生动演绎,真切地向观众展示出家国动乱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矛盾的处境、挣扎的心理,并进而发出对人生的永恒思考和不懈追问:是坚守内心底线,超越于世俗束缚甚至生死,以求清白在人间,还是归顺于现实,以求苟且偷生,自足保命,乖乖做一个提线木偶? 《章台青柳》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有启发的答案。
剧作的发生背景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明清更替。社会制度、礼仪规范、生活习俗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难以抗拒的新统治者对于早已是文坛领袖的钱牧斋及妻子柳如是格外残酷,一切超前性的思考和行动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不亚于以卵击石。这从根本上注定了他们作为反抗者的悲剧性与无奈性。
(图片来源:“广东汉剧”微信公号)
柳如是:坚守气节的引领者
柳如是是全剧的核心,是民族气节的坚守者与引领者。柳如是出身青楼,幼年不幸,后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崇祯十四年嫁与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牧斋为侧室。她性格鲜明,不卑不亢,热爱书文,从未觉得自己的出身有什么差于别人的地方。面对朝野倾覆,满人入汉,柳如是无疑是刚毅与勇敢的,具有极深的道德感和原则性,心系社稷的她第一选择是以身殉国,没有丝毫犹豫,没有选择任何折中方案。同时她清醒地知道儿女情长不会成为她放弃自己国家的理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对钱牧斋劝说无果后,她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扮作男子四处为前线征集粮草,甚至挺身而出解救了深陷困境的光远,保得中华文脉传流,从中不难看出她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坚定的民族气节。当柳如是一袭蓝衣,身姿挺拔,手中握桨,在繁茂成荫的芦苇荡中与红晴一起戏耍前来“捉奸”的钱守训,现场音乐开始变得诙谐轻松,舞台灯光也由之前清冷的暗调转为活泼的暖调。柳如是肢体动作丰富而自然,给人一种平静而又松弛之感,侧面展现出柳如是聪明又富有生机的一面。而之后面对假意邀请钱柳二人前往京城,实为私查绛云楼捐献名单的多铎时,柳如是变为一袭黑色为裳、白色为袂、配以红色中衣的装扮,沉稳而大气,加上白炽的光亮,让柳如是显得尤为坚定与决绝,那一抹红色也与舞台上的火灼之光相得益彰。
位卑未敢忘忧国,柳如是对社会了解透彻,对时局的把握果断且清醒,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坚韧,是一位有担当、有魄力、有才气的奇女子。
像是《风雪夜归人》中的玉春对魏莲生的启发一样,柳如是在完成自身人格坚守的同时,始终用包容的姿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引领钱牧斋摆脱世俗的虚妄,重新审视自我价值,捍卫家国尊严。即使初期的钱牧斋愚钝且幼稚地应对发生的一切,她也没有放弃对钱牧斋的感化与教导,对待这段感情认真且忠诚,努力去感化钱牧斋,改变着钱牧斋的“奴性”思想,期盼他不要再犯“第二次错误”,等待他回心转意重振文坛。可惜这时钱牧斋寻救未果,只带回红晴,光远则遗憾牺牲了。当钱柳二人衣着素朴,洒酒祭奠光远时,现场清冷幽暗的圆形追光,单独包裹钱柳二人。加上演员精湛的表演和悲伤颤抖的唱腔,使得这种情感散发得愈发浓烈,惹人怜惜。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深深感受到了柳如是的痛心与无奈,钱牧斋的痛苦与悲愤。而后期清兵的咄咄逼人,绛云楼灼烧后变为废墟也让她更为悲悯与怜爱钱牧斋,指引着钱牧斋选择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民族气节。
柳如是的言传身教很大程度上成为钱牧斋性格转变,甚至在紧要关头做出重大决定的助推器,成为钱牧斋选择善与恶的引擎。在这种耐心的引导与细腻的情感往来中,钱牧斋也找回了自己的初心与操守,甚至勇敢奉献,摆脱世俗的附庸,再也不觉“水太凉”,双方目标也逐渐变得一致。虽然复杂的社会背景与难以改变的历史事实,让柳如是和钱牧斋最终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但永恒的家国情怀和不朽的人格气魄,也书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忠贞气节,对理想的追求是不可泯灭的。
钱牧斋:逐渐成长的觉醒者
钱牧斋地位显赫,诗文在当时极富盛名,东南一带奉为“文宗”和“虞山诗派”领袖,在事业方面是一个才华横溢、拥有一定话语权且声名远扬的成功者。身处聚光灯下自然风光无限,因此选择放弃这些荣耀对他来说更为艰难。当柳如是劝诫钱牧斋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牧斋沉思未果,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只言“水太凉,水太凉”。之后清政府准许钱牧斋担任礼部侍郎,但前提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中原地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法令对钱牧斋极具冲击力。尽管柳如是极力劝说钱牧斋不可剃发,否则失了汉人之根,更担不起这文坛领袖的盛名。但他在短暂的挣扎之后还是选择了剃发,他还为自己的行为找了一个说辞“为了自己的妾与天下百姓”。一场杀鸡儆猴的戏码显出此时钱牧斋这个人物自身立场的摇摆不定,一次次的懦弱与退让也让他透露出更为胆小、自私的一面。从他腼颜迎降,归顺清治,为自己的窝囊寻找借口,以逃避和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粉饰太平,甚至多了些“卖国”的意味。他放不下所拥有的一切,沉溺于歌舞升平的日子,他害怕柳如是真的跳水而亡。面对恐惧、悲伤,他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认为通过回避的方式能避免冲突变得更加激烈,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消极的思考与交流方式。
钱牧斋对待清兵的态度在解救被抓的红晴和光远时有了一定转变。他看到清兵花言巧语下的表里不一与虚情假意,开始对如今局面有了些许思考。能有这种转变,一是由于柳如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辞,对柳如是的感情是牵制他的柄。二是出于自己内心对学生与家仆的责任感和对未尽保护之职的愧疚。钱牧斋内心仍存的道德感是引导他的线。柳如是点醒了他,他开始对现实的傀儡生活进行叛逃与回击。
“青烟淼淼夜空尽,两情依依复归心,策动义民挽国运,绛云楼际起风云”。大火怒烧绛云楼时,整个舞台瞬间被大范围的红色包裹,音乐开始急转直上,尖锐而又急切。夹杂着家仆们大声呼喊的救火声,多铎气急败坏,下令追捕钱柳二人的呵斥声,以及钱柳二人毅然决定自戕的宣告声。混乱的场面、来回走动的人群、透露着危险的舞台灯光此消彼长,也让人们的心随其悬在空中。此时钱牧斋爱国之情涌动,对文人傲骨的坚守正是他人格进一步觉醒的象征,他开始为了人身的尊严和身逢乱世寻求自由的权利而奋斗,义无反顾地守护捐献名单,守卫国家尊严的意志终于超越自己的生命之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钱牧斋的逐步成长,在现实欲望与时代洪流的纠缠中逐步实现灵魂与精神的觉醒与超越,这与初期钱牧斋的人物形象形成极大的反差。而之后钱牧斋与柳如是的双双自戕更让这场人格与灵魂的洗礼有了更深一层的触动。
西汉名将陈汤在给汉元帝的上书中说:“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章台青柳》用一种唯美的表现方式对人性的挖掘与精神的探索赋予深层次的意蕴,举手投足间展现有现实意义的人生哲理思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世浮沉,世道更迭。人生而为人,必然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知道为什么活着,一定有一些信仰与坚守千金不换,这无疑也是《章台青柳》所要传达的命题所在。同时《章台青柳》立足于当下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主题,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相信它对于广东汉剧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推动广东汉剧走向更大更耀眼的舞台。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