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编者的话
中国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优秀传统戏曲跨越时代,不断焕发魅力。戏曲为何能持续吸引不同时代的观众?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同时,当代戏曲艺术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创新和创造?古老戏曲的有效传播,带来了什么启示?弄清这些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青春版《牡丹亭》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长荣——
培养观众需积极主动
我至今记得25年前,上海京剧院举办“京剧走向青年”的活动。我们带着《曹操与杨修》《盘丝洞》《智取威虎山》《歧王梦》这四台极具风格的新编剧目进京为首都高校学子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我们每一位演员都深受激励和启发: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拥有了他们,京剧艺术也就拥有了未来、拥有了希望。
立足当下,戏曲要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时代虽然变了,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始终在发扬光大。戏曲传递的是真善美,是忠孝节义,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些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在艺术观上,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因为与时俱进,戏曲方能从勾栏瓦舍中发展为成熟的舞台艺术,方能集众家之所长形成成熟的美学体系。作为当代戏曲人,首先要清楚,我们不是为“博物馆艺术”服务的,我们面对的应当是21世纪的广大观众,应当跟上时代的节奏和审美。
面对众多的艺术门类,我们也应当有充分的自信。对于传统剧目必须精排精演,提升文本的整体质量。对于新编剧目,一定要有深邃的内涵、明快的节奏、抓人的情节,服化道和音舞美等都需要全方位提升。我们既不能走西方大歌剧的路子,也要跳出一味重复过去个别成功剧目模式的路子,必须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年轻人爱看昆曲、京剧、梨园戏、南音等戏曲剧种,视之为时尚,究其原因,一来是这些戏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剧种个性;二来,有别于西方许多艺术类型,它们都是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些特质符合时代的审美和个性追求,必然会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与热爱。
近年来,戏曲艺术涌现了不少实验作品、跨界作品,引起了一些争议。以前,大师们也常有反串,常与其他艺术门类合作,比如谭鑫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是才艺的展示,也是灵感的迸发,未尝不可。但跨界存在的前提,是作为主流的传统作品牢牢守住戏曲的根。京剧得姓“京”,昆曲得姓“昆”,戏曲的“底线”得经得住考验。这个“根”要是不在了,“跨”也就说不上了。
另一个现象是传统艺术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如今,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很多网站、APP成为戏曲展示平台。许多戏曲院团和戏曲人都在上面开通账号,以短视频的形式普及推广戏曲。信息时代,戏曲人不应墨守成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小的一方舞台。网络上短平快的传播手段,也的确能快速拉近与网友的距离、培养潜在的观众。我们不应排斥,但同时也要注意尺度和分寸,万不可恶搞,偏离戏曲传播的初衷。
培养观众是传统艺术的恒久之道。戏曲人不能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事,而应当主动出击,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地去传播弘扬,去赢得更多人的了解与热爱。
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
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龚和德——
越是传统越是时尚
现在一些年轻人,对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过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的,越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去观赏,竟成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的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和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对戏曲的疏离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厌新”。趣味不能划一,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我亲见过两个场面。一个是1995年冬,京剧《曹操与杨修》在北京海淀剧院作“走向青年”的巡演,那个真是轰动啊!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有位大学生发言说:“京剧若能启迪人的心灵,使人从自身的弱点和疏忽中解放出来,就不是危机问题,而是对人类文化的高级贡献。”另一个场面是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1700多个座位,黑压压一片,大多是年轻人。一个是新编历史剧,一个是古典名剧,一新一旧,年轻人都接受。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有了古典美,还有现代美,戏曲的道路才宽广。
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情性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
青年戏曲演员王珮瑜——
舞台演出是最好的传播
欣赏传统戏曲是有一定门槛的,很多年轻人不感兴趣,只是因为他们对戏曲还不够了解、看不懂。这也是我十余年来一直坚持戏曲传播工作的原因。我希望将自己变成人们通往戏曲世界的阶梯。戏曲艺术就在那里,受众就在那里,只是需要更好的方式让二者相遇。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追剧、听歌?因为这些作品讲述的故事与生活紧密相关,触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戏曲传播也一样,关键是要找到与大众的更多连接点。比如讲京剧的唱念做打,可以引导观众去感受仪式感的美妙。从经典老戏的人物关系,可以看到超越时空的人文理念。讲到戏曲的语言演变,可以联想到方言,让人们记住乡愁。
十余年来,每一次讲座、每一次公开的节目表演都能看到年轻人最直接的反馈,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比如,我之前做2个小时的演讲,到40分钟时,发现有些观众坐不住了。于是我们就在一次次实践中复盘和总结规律,哪个点观众反响好、哪个时间段观众产生疲惫。戏曲传播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平台”这个阶段,需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去探索和改进。
此外,要根据平台特点不断调整内容,寻找不同切口。举办清音会,我就一边唱戏,一边告诉观众如何欣赏,注重互动感;开设课堂,要带领人们了解剧目背后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唱腔配乐,注重知识性。同样是录节目,在故宫,可以讲清宫对京剧起源的作用;在天津,就结合说唱、相声、天津民俗来谈京剧发展,或讲京剧流派的形成和地域的关系。总之,不同语境下的传播要排列组合出新东西。
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保护好戏曲本体,回归内容。无论传播媒介和手段如何变化,都要保证专业底线。专业是戏曲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不管我走到哪里,怎么去跨界,我能回到舞台,这是我自己觉得有底气的根源。戏曲艺术是角儿的艺术,靠人来传承,靠人来传播,两者并不矛盾,只有传承得好,传播才有力量。这些年,我在传统骨子老戏的整理、复排、传承上同样投入很多心血,完成了共四季的“余脉相传”系列展演。舞台演出,本身就是最好的传播。
越来越多快餐文化受到质疑,传统艺术正强势回归。戏曲传播的希望就在这里,在人们渴望意义的追求里。
王佩瑜《瑜你台上见》演讲
(文中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uedbet全球体育”微信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网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
“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