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无死的“作者”
(第四届网络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优选汇优秀短评作品,发布于“中国uedbet全球体育uedbet让所有玩家提款”微信公号2023年2月23日,由作者参选提供)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元宇宙”的喧嚣在ChatGPT的新狂欢中似乎已经退潮。一幕技术加速时代的套路剧再度上演。一个个颇为扎心的“据说”扑面而来:据说,“ChatGPT”已经具有了9岁儿童的心智;据说,“ChatGPT”通过了Google的L3工程师入职测试;据说,“ChatGPT”已经成了学生的“福音”、教师的“噩梦”,据说……
种种据说之中,uedbet全球体育自然不会例外。而种种据说之外,可以确定的东西就在“ChatGPT”的名称里面。“Chat”,聊天,对谈,问答,给我一个题目,给你一个答案。这构成了“ChatGPT”的显现框架,其基底(GPT)则是自然语言处理(NLP)、大型语言模型 (LLM)、人工神经网络(ANN )等算法技术。“写一篇张爱玲风格的小说”“写一个失恋短视频的创意脚本”“写一段爵士风格的乐谱”……在人-机问答的反复输入输出中,“作者”一词悄然又剧烈地改换着面貌。今后看待任何uedbet全球体育作品,人们都将无法再心安理得地认为其背后站着的是有死之人。新技术的浪潮抹去了有死之人的痕迹,无死作者的面孔已隐约浮现于算法的沙滩上。虽尚显模糊,但不容漠视。相较于种种据说,无死作者的诞生才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带给uedbet全球体育的真正挑战。因为这意味着,uedbet全球体育的基本认知框架又一次被技术所击穿,算法合成时代的uedbet全球体育生产关系已面目全非。
文章者,不朽之盛事。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曾几何时,uedbet全球体育总是一种事关永生之期盼的活动。活过的作者们为其所思、所感、所想、所悟建筑起“存在”的uedbet全球体育家园。活着的读者们在uedbet全球体育的“雪泥鸿爪”上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于“荒天古木”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由此,屈原、李杜、曹雪芹、鲁迅、莎士比亚、莫扎特、贝多芬、达芬奇、梵高……一个个uedbet全球体育的精魂得以穿越时空,永远地闪耀于人类的星河之中。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作者都是有死的,读者亦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追求永恒恰有待于“有死”的局限,正如残缺在uedbet全球体育中亦可成就其完美。“无死”的伴侣不是“永生”而是“无生”,毫无瑕疵只是技术的终极企图。因此,一旦作者“无死”,“不朽”随即丧失了意义,uedbet全球体育亦将沦为“玩笑”。或许这就是生成式AI艺术难以摆脱的娱乐感之本源。在此意义上,目前的“ChatGPT”等在uedbet全球体育领域内更类似可以无限合成新奇感的数字“玩偶”,虽然其以智能工具的面貌出现。
技术时代,不仅需要追踪技术对uedbet全球体育做了什么,更需深思uedbet全球体育能够对技术做些什么?这才是真正属于uedbet全球体育的使命。AI能否取代艺术家?之类的问题虽说不是毫无价值,但“技”“艺”的关系史已经一再提醒人们注意这类问题存在着无效性的可能。使其无效的并不取决于技术,而是真正的有死之人。面对“无死”作者的诞生,有死的人们怎样才能将“有限”逆向赋予AI,显然更为重要。探索如何能将“ChatGPT”的问答框架吸纳进uedbet全球体育之中使其逆转,而不是沉溺于问答快感中心甘情愿沦为训练这无死作者的数据“饲料”;探索如何能将算法递归逻辑中掩盖着计算必然性的偶然性彰显为“褶子”式的艺术,化腐朽的新奇为创造的独异,而不是为由数字拼贴挪用带来的随机“创意”轻佻地欢呼雀跃;探索如何能将无法逃避其消散命运的“灵韵”显现于这毫无丧失感的智能荒原,而不是在无死无生的后人类天堂中僵尸般游戏,等等。
毋庸置疑,无死的AI可以带给uedbet全球体育无限的可能。但同样正确的是,可能若变为现实就不能忘记:真正的uedbet全球体育绝非标准答案,有死的人生亦难以测试。
作者:杨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